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5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湖北省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失访与死亡情况,为减少失访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管患者随访数据及失访(死亡)患者登记表进行整理,了解失访患者的失访原因、病种,以及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结果 2013年较2012年失访与死亡患者增加1.17倍,除其他(37.3%)和死亡(13.3%)外,外出打工、迁居他处、连续3次失访和走失患者合计49.4%;精神分裂症占失访患者84.2%;躯体疾病所致死亡患者占53.6%.结论 加强对精神分裂症和躯体疾病患者的随访,及时流转患者随访信息是预防患者失访和死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2.
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我院精神科向其他科住院患者提供的286例次会诊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我院2006年住院患者约36800例次,向精神科提出会诊(简称会诊)共286例次,会诊率0.78%。其中急会诊108例次,普通会诊178例次;男154例次,女132例次;平均年龄(47.8±20.8)岁。  相似文献   
203.
口吃是一种常见的言语流畅性障碍,也是一种复杂的言语障碍,可分为习得性口吃和获得性(神经源性)口吃两类.习得性口吃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而获得性口吃常伴有脑器质性功能障碍.本文分析1例心境障碍合并习得性口吃及恋物癖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  相似文献   
204.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蒿甲醚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弓形虫抗体阳性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5例精神分裂症伴弓形虫抗体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常规应用利培酮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联合蒿甲醚治疗,对照组联合安稳剂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8周末,检测血清弓形虫IgG、IgM抗体水平;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精神症状改善状况,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周末,实验组弓形虫抗体阳性转阴率达80.0%,对照组仅为12.0%;治疗第8周末,实验组未出现抗体阳性反弹,对照组转阴率为36.0%,实验组弓形虫抗体阳性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各时段两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差异均无显著性,但治疗第2周、4周、6周末实验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弓形虫感染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部分临床症状有关,蒿甲醚能显著改善弓形虫感染所引起的部分精神症状;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蒿甲醚治疗能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5.
206.
目的:探讨壮阳胶囊对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方法:将76例符合DSM-Ⅳ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联合壮阳胶囊(试验组,n=39)和利培酮联合安慰剂(对照组,n=37),治疗8周。于基线及治疗第8周末测定血清催乳素浓度。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壮阳胶囊治疗8周后血清催乳素浓度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慰剂治疗8周后血清催乳素浓度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壮阳胶囊治疗后血清催乳素浓度平均降低26.51μg/L,安慰剂组平均增加15.56μg/L,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壮阳胶囊对男性、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阳胶囊能有效降低由利培酮引起的血清高催乳素水平。  相似文献   
207.
In recent years,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role of the glutamate transporter 1 (GLT-1, EAAT2)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However, experimental data on brain GLT-1 levels are, to some extent, inconsistent in human postmortem and animal studies, These discrepancies imply that the role of GLT-1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MDD and the action of antidepressants remain obscure. This work was designed to study the impact of 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 (CUS) for 2 ses- sions per day for 35 days and four weeks of fluoxetine (FLX) on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in rats, as well as the concomitant expression of the GLT-1 protein in the hippocampus. Behavioral changes were assessed by the sucrose preference and open field tests. GLT-1 level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 chemistry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Our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animals exposed to CUS showed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and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GLT-1 expression in the hippocampus. Chronic FLX treatment reversed the behavioral deficits and the CUS-induced decrease in GLT-1 levels.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support the reduction of GLT-1 in human postmortem studies in MDD and suggest that GLT-1 may be involved in the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of FLX. Our studies further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GLT-1 is an attractive candidate molecule associated with the fundamental processes of MDD and may be a potential, and novel pharmacological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MDD.  相似文献   
208.
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探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常见的伦理问题,即个人隐私权、保密原则遵从不够,知情同意意识淡化,双重关系的负面影响等。提出的应对策略有: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和来访者充分沟通,注意保密原则的运用;清晰解释咨询有关问题,坚持知情同意原则;尽量避免双重关系。  相似文献   
209.
目的:观察盐酸氟西汀对抑郁模型大鼠胃窦黏膜肥大细胞胰蛋白酶-1(MCP-1)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不可预见性、非同质性应激原作为抑郁模型,通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及RT-PCR技术研究盐酸氟西汀对抑郁模型大鼠胃窦黏膜MCP-1分泌的影响。结果: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模型组和生理盐水+抑郁模型组大鼠胃窦黏膜组织MCP-1平均免疫荧光强度值分别为(37.4±7.7)和(39.9±5.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4.8±5.6)(P<0.01);盐酸氟西汀+正常对照组和盐酸氟西汀+抑郁模型组分别为(23.1±3.4)和(26.1±3.6),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抑郁模型组和生理盐水+抑郁模型组大鼠胃窦黏膜组织MCP-1mRNA表达分别为(0.759±0.357)和(0.781±0.45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476±0.029)(P<0.01);盐酸氟西汀+正常对照组和盐酸氟西汀+抑郁模型组分别为(0.460±0.027)和(0.488±0.030),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对抑郁模型大鼠具有下调胃窦部免疫反应的作用,对胃窦部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10.
本文综述了妊娠期抗抑郁药使用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