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目的:探索骨碎补及其主要成分对胚泡着床障碍模型小鼠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I(补佳乐组)、西药组II(阿司匹林组)、骨碎补组、骨碎补总黄酮组、骨碎补柚皮苷组,以GnRHa+HMG+HCG方法造模,干预后检测各组相关指标的表达量。结果:骨碎补组及总黄酮组小鼠子宫内膜同源盒基因10(HOXA-10)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骨碎补组、总黄酮组及柚皮苷组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明显增加(P<0.05);骨碎补组整合素ανβ3表达明显增加(P<0.05),总黄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积分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骨碎补可能通过调节胚泡着床期子宫内膜HOXA 10、LIF、整合素ανβ3的表达,有利于胚泡对子宫内膜的黏附,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总黄酮作为骨碎补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亦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432.
目的:探讨特发性嗓音震颤(EVT)的嗓音变化及声学特征。方法:对18例EVT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嗓音进行了观察及声学分析。结果:18例EVT的患者中。女性占72%(13/18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7岁,89%(16/18)无神经系统异常。临床表现为嗓音颤抖、发声困难,甚至频繁出现语音中断。喉体出现不自主的规律性颤动,双声带、室带及杓状软骨呈规律性开闭样颤抖,同时均伴有构音器官(软腭、舌及咽侧壁)的颤动。嗓音震颤的频率为4~6Hz。嗓音的声学分析特征为振幅微扰明显升高,软发声指数、无声度、嗓音中断度及嗓音震颤等参数出现特异性改变。结论:EVT的嗓音变化是一种频率较低的规律性震颤,严重者表现为发声困难、频繁出现语音中断。  相似文献   
433.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与喉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EN)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与喉癌的关系。方法:采用过甲基化特异性PCR和RT-PCR法分析喉癌(喉癌组)及正常喉组织(对照组)PTEN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及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喉癌组有16例(40.0%)PTEN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对照组未发现过甲基化。对照组PTEN基因mRNA的高、中、低表达率及阴性率分别为77.8%(7/9)、22.2%(2/9)、0和0,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26.7%(4/15)、33.3%(5/15)、26.7%(4/15)和13.3%(2/15),两组比较,PTEN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高分化PTEN基因mRNA高、中、低表达率及阴性率分别为60.0%(6/10)、30.0%(3/10)、10.0%(1/10)和0,病理低分化mRNA分别为16.7%(2/12)、25.0%(3/12)、41.7%(5/12)和16.7%(2/12),两者比较,其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PTEN基因在喉癌组织中,mRNA呈现低表达的10例中有7例(70.0%)出现启动子过甲基化,mRNA呈现高表达的17例中仅有4例(23.5%)出现启动子过甲基化;PTEN基因mRNA高表达与低表达在启动子过甲基化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PTEN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是该基因在喉癌中失活的原因之一,PTEN基因表达下降与喉癌淋巴结转移及病理低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434.
豚草一种野生恶生杂草。属菊科植物,原产北美。近年来在南京郊区路旁、旷野可见。它是一年生草本,高达1.5米,叶羽状分裂,雄头状花序有细短梗,排成总状花序,总苞碟形,有波状圆齿;雌头状花序无梗,在雄头状花序下面或上部叶腋单生成2~3聚生。瘦果倒卵形。  相似文献   
435.
目的 探寻三间穴的实体解剖结构。方法 (1)检索读秀学术搜索、《中华医典》古籍数据库,查阅包含三间穴定位的古籍,整理归纳古人对三间穴定位的描述。(2)检索中国知网包含三间穴的文章,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名称与定位》中关于三间穴的描述,整理归纳今人对三间穴的定位。(3)选取30名志愿者,对古今文献中三间穴的不同体表定位点进行指尖按压,确定出现“穴感”位置。(4)选取10名志愿者,参考古籍与现代文献整理归纳的穴位定位,在第2掌骨颈区域多个部位与不同深度用毫针针刺穴位,确定针刺出现“穴感”时针尖所在的解剖位置。(5)选取新鲜成人上肢解剖标本10侧,根据手指按压与针刺所确定的三间穴位置进行显微解剖,探寻穴位的实体解剖结构。(6)选取10名志愿者,针刺三间穴出现“穴感”时,用B超确认针尖所在位置。(7)选取10名志愿者,超声显像仪找到解剖所发现的三间穴实体结构,B超引导下针刺验证三间穴位置。结果 (1)古籍描述三间穴位于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陷者中。(2)现代文献描述三间穴在第2掌指关节桡侧近端凹陷中。(3)指尖按压出现“穴感”位置在第2掌指关节近端,桡掌侧凹陷处。(4)针刺第2掌指关...  相似文献   
436.
目的 探寻合谷穴的实体解剖结构。方法 (1)检索读秀学术搜索、《中华医典》古籍数据库,查阅包含合谷穴定位的古籍,整理归纳古人对合谷穴定位的描述。(2)检索中国知网包含合谷穴的被引用量最高的前100篇文章,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名称与定位》中关于合谷穴的描述,整理归纳今人对合谷穴的定位。(3)选取30名志愿者,对古今文献中合谷穴的不同体表定位点进行指尖按压,确定出现“穴感”位置。(4)选取10名志愿者,参考古籍与现代文献整理归纳的穴位定位,在虎口区多个部位与不同深度用毫针针刺穴位,确定针刺出现“穴感”时针尖所在的解剖位置。(5)选取新鲜成人上肢解剖标本10侧,根据指尖按压与针刺所确定的合谷穴位置进行显微解剖,探寻穴位的实体解剖结构。(6)选取10名志愿者,针刺合谷穴出现“穴感”时,用B超确认针尖所在位置。(7)选取10名志愿者,超声显像仪找到解剖所发现的合谷穴实体结构,B超引导下针刺验证合谷穴位置。结果 (1)古籍描述合谷穴位于第1、第2掌骨间。(2)现代文献描述合谷穴在第1掌骨、第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桡侧的中段。(3)指尖按压出现“穴感”位置在第1掌骨尺侧缘和第2掌骨的...  相似文献   
437.
目的 建立口腔溃疡糊剂微生物限度及控制菌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常规法、稀释法和薄膜过滤法对口腔溃疡糊剂进行微生物限度和控制菌检查的方法学研究。结果 口腔溃疡糊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检查可采用常规法,需氧菌总数采用薄膜过滤法,用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至少500 ml/膜;控制菌检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孢菌检查可采用常规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需用培养基稀释法(600 ml)。结论 口腔溃疡糊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微生物项目检查要进行方法适用性验证,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