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间隙SFT患者的CT表现及病理,包括良性SFT 3例,恶性SFT 3例,脂肪瘤型SFT1例.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54.7岁.6例行平扫与增强,1例平扫.结果 (1)7例中,盆部腹膜外间隙4例,腹腔腹膜后间隙3例.(2)CT表现为肿块境界清楚,内部密度欠均匀,见多发灶性或不规则形稍低密度区;增强动脉期见迂曲扩张血管影,实性部分不均匀斑驳样强化,实质期强化较均匀,囊变坏死区无强化.恶性SFT3例均伴有大面积出血、坏死.(3)病理表现为肿瘤细胞由梭形细胞组成,细胞间富有束状胶原纤维和分支状薄壁血管.免疫组织化学除1例恶性SFT的CD34及CD99阴性表达外,其余病例CD34、bcl-2、CD99、Vimentin均阳性表达.结论 腹膜后间隙SF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但缺乏特异性,最终诊断需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大脑胶质瘤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大脑胶质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者,24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黑蒙和发作时意识丧失性癫瘸症状,以及随后出现的不能缓解的剧烈头痛。MRI显示左侧颞顶叶.基底节区弥散性不规则稍高信号,局灶信号不均匀,无明显占位效应;MRS显示病灶区Cho/NAA比值明显升高。手术切除部分左侧颞叶及海马组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轻至中等密度增生,弥漫性浸润;呈星形胶质细胞样形态,胞核为长梭形或纺锤形,染色质轻度深染;核分裂象罕见;未见微血管增生和坏死;肿瘤细胞排列形成明显的继发性结构,包括软脑膜下和室管膜下肿瘤细胞密集生长、血管周围肿瘤细胞聚集及神经元卫星现象等;灰质与白质分界不清,但神经元分布结构基本保留。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S-100蛋白表达阳性,少突胶质细胞系转录因子-2、突触素和神经元核抗原表达阴性;TP53过表达,约8%;Ki-67抗原标记指数约为10%。结论大脑胶质瘤病为临床少见、可累及多个脑叶的弥漫浸润性肿瘤,影像学上无明显占位效应,MRI和MRS检查可提示诊断。肿瘤细胞弥漫性浸润并形成明显的继发性结构,需与多中心,多灶性胶质瘤和脱髓鞘病变等相鉴别。TP53和Ki-67抗原标记指数可资与非肿瘤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43.
肝脏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郁红  张声  王行富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98-100,F0003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断标准。方法对1例恶性病例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征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肿物切面灰红灰黄色,质软易碎;镜下见梭形-上皮样瘤细胞围绕薄壁血管放射状排列,核异型深染,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瘤细胞Vimentin、SMA和MelanA阳性表达,HMIM5和CD117阴性表达,Ki-67指数10%。结论肝脏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异型显著,可见核分裂象,CD117阴性表达,Ki-67指数高。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含有鳞状细胞癌成分的乳腺化生性癌(MCSC)的声像图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MCSC患者的二维声像图及CDFI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7例MCSC病灶均为单发;最大径2.6~5.1 cm;6例为混合回声,1例为低回声,6例病灶内均可见大小不一的无回声区;7例形态均呈微小或小分叶状、边缘模糊。CDFI显示病灶实性部分有较丰富血流,4例为Ⅲ级血流信号,2例为Ⅱ级血流信号,1例为Ⅰ级血流信号,频谱显示为高阻力动脉血流(阻力指数0.75~0.97)。术后病理大体标本示6例为囊实性,1例为实性,镜下病理5例表现为腺鳞癌,2例表现为纯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显示雌、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均为阴性者(三阴乳腺癌)4例。结论 MCSC声像图特征为体积较大、囊实性混合回声、瘤体后方回声增强、实性回声内血供丰富且动脉阻力高。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脊索样脑膜瘤(chordoid meningioma,CM)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CM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5例CM中女性占多数(女:男=11:4),年龄1 5~7 1岁,平均4 7.4岁。主要发生部位为额顶叶凸面、蝶骨嵴。以头痛、视力模糊、肢体乏力、面部感觉异常和言语含糊等为主要表现就诊。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典型脑膜瘤特征,如界限清楚、脑膜尾征以及粘液成分引起的高低混杂信号等。组织病理学除表现典型脑膜瘤外,见不同比例(20%~100%)的脊索样成分,即嗜碱性的黏液背景中肿瘤细胞呈条索状、筛网状、假菊型团样或巢团状排列,细胞呈上皮样或胖梭形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性,部分含脂滴样空泡。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化学染色显示Vimentin、EMA、PR及PAS阳性,S-100、CK和D2-40局灶阳性,GFAP阴性,K i-6 7增殖指数1%~1 0%,平均3%。1 3例行全切手术,其中1例术后辅助放疗,另外2例行次全切除。随访时间1~120月不等,结果显示2例肿物次全切除者术后复发,其余均无瘤生存。结论:CM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临床症状多样。影像学对具有典型影像特征的脑膜瘤有提示作用,反之易误诊,诊断及鉴别诊断依赖镜下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肿瘤切除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对于次全切除患者建议术后进一步辅助放疗。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型的多模态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型患者的MR平扫+增强、DWI、动态磁敏感PWI(DSC-PWI)表现,观察肿瘤位置、大小、瘤周水肿、信号特点、扩散情况及强化特点等。结果 10例中,8例病变位于丘脑,1例位于下丘脑,1例位于延髓及颈髓;肿瘤最大径为(5.56±0.42)cm,瘤周水肿范围为(1.33±0.34)cm。T1WI病灶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部分病灶内见散在小斑片状短T1短T2信号,3例肿瘤内见囊变,7例见坏死,7例见出血。增强后9例病变出现明显强化,其中5例为环形强化,3例为结节样强化,1例为斑片状强化;1例未见强化。9例可见不同程度脑积水。DWI显示8例病变不同程度扩散受限,相对平均ADC值为1.26±0.12;相对最小ADC值为1.12±0.12。5例接受DSC-PWI,3例病灶表现为高灌注,1例表现为等灌注,1例表现为低灌注;相对最大脑血容量为2.92±0.49。结论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型MRI表现多样,但符合高级别胶质瘤MRI表现,确诊需结合分子病理学结果。  相似文献   
47.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肿瘤,近些年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等技术的发展,对其认识逐渐加深,因而2021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SFT的命名及分级标准改变较大。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对中枢神经系统SFT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76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组织学资料,行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结果 176例血管母细胞瘤主要位于小脑,其次位于脑干。22例表现为多灶性。6例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患者,其中1例出现肿瘤—肿瘤转移(肾透明细胞癌转移至血管母细胞瘤)。组织学上由富于脂质的泡沫状细胞和丰富的血管构成,其中4例伴有髓外造血,形态学与胚胎血岛形成显著相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a-抑制素、D2-40、波形蛋白、性别决定区域Y相关的高迁移率族框(SOX)9和SOX2等呈阳性表达,而细胞角蛋白、CD1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等呈阴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低。随访144例,随访时间为1~288个月,27例复发,其余病例无瘤生存。结论 血管母细胞瘤是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可伴髓外造血,应注意与中枢神经系统中其他肿瘤及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等进行鉴别,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9.
<正>巨细胞病毒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宿主肺部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之一,临床起病急、进展快,如不能及时诊断和干预,可在短期内发展为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其病死率高,预后差~[1]。因此,肺部巨细胞病毒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但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临床常表现为持续不断的发热,影像学通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促纤维增生性非婴儿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表现,以及诊断与鉴别诊断特点.方法 与结果 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岁和10岁.例1临床表现为反复神志不清伴四肢抽搐,MRI显示左侧颞角内侧占位性病变,术中可见肿瘤位于颢叶底面皮质,大小约3.00 cm×3.50 cm×3.50 cm,剖面呈黄色、血供中等,肿瘤边界尚清楚,于显微镜下手术全切除;例2以反复头痛伴呕吐发病,MRI显示右侧额颞叶侧脑室内巨大囊实性占位性病变,术中可见肿瘤位于皮质下1 cm,瘤体内抽吸出黄色囊液约80 m1.肿瘤大小约为11.00 cm×10.00 cm×10.00 cm,剖面黄色,质地较脆,血供丰富,与脑室壁界面脑组织粘连紧密,手术全切除.组织病理学观察肿瘤组织主要由间质纤维增生伴肿瘤性星形细胞成分所组成.可见小灶性原始神经上皮细胞;表达波形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蛋白和巢蛋白,不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神经元核抗原,但原始细胞仪表达突触素;Ki-67抗原标记指数分别为6%和10%;可见网织纤维围绕肿瘤细胞.术后分别随访18和52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促纤维增生性非婴儿星形细胞瘤为临床罕见的幕上神经上皮肿瘤,患者预后良好,但需注意与其他肿瘤,尤其是恶性胶质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