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正鞍区原发的节细胞瘤罕见,大多数由节细胞和垂体腺瘤两种成分构成,形成所谓的混合性节细胞瘤-垂体腺瘤。大多数节细胞瘤-垂体腺瘤具有内分泌相关临床表现,主要为肢端肥大症,罕见者有库欣病和高泌乳素血症。该研究评估了10例混合性节细胞瘤-生长激素腺瘤的细胞分化程度和谱系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模式。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表达垂 相似文献
33.
王行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23(4):45-47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复杂的多基因、多步骤的过程,肿瘤组织病理形态表现极其多态性,同一肿瘤不同病例病理变化多样,甚至同一切片视野中肿瘤细胞成分、形态也表现出复杂的多态性.从分子水平,当然其基因表达谱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胸膜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各种炎症性病变或肺内病变累及到胸膜时,影响脏/壁层胸膜间皮细胞的液体和蛋白的重吸收及间皮下淋巴管内液体循环,均会导致胸膜腔内液体积聚而形成胸水[1].恶性胸水呈肉眼血性,含有不同数量的红细胞,掩盖肿瘤细胞,对样本的形态学诊断及后续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分子检测等辅助诊断均造成困难.本研究拟探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中国福建地区汉族人群中ZO- 1 基因TJP1 4 个已知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胃癌遗传易感性及进展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LDR法检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 例健康体检个体及220 例原发性胃腺癌患者TJP1基因4 个SNP 位点的基因型。结果:福建地区汉族人群中,TJP-1 SNP rs 7179270 位点稀有等位基因C 的频率为0.2,而其他三个位点(rs 34771010,rs 28578444和rs 41280058)稀有等位基因频率为0.0。TJP1 基因SNP 位点rs 7179270 200 例对照组等位基因C、T 的频率分别为20% 和80% ,胃癌病例组等位基因C、T 的频率为32.6% 和67.4% ;CC、C/T和TT的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分别为4% 、32%和64% ,而在病例组为10.9% 、43.2% 和45.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 1.953,95%CI 1.425~2.677,P<0.001)。 TJP1 rs 7179270位点基因型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手术后生存时间无显著相关(P>0.05)。 结论:TJP1rs 7179270 位点携带等位基因C 的CC和C/T基因型个体的胃癌患病风险提高,提示检测该位点基因型有助于评估胃癌的遗传易感性;TJP1 rs 7179270 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及胃癌患者手术后生存时间无显著相关性,提示TJP1 rs 7179270 位点多态性可能不参与胃癌的进展和预后;TJP1 rs 34771010、rs 28578444和rs 41280058稀有等位基因频率为0.0,推测中国福建地区人群可能无这三个位点的多态性分布。 相似文献
39.
王行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7,(10):708-716
室管膜肿瘤是临床较少见的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组织分化谱系多样,除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承认的亚型和变异亚型外,尚有许多特殊变异亚型或组织分化模式,如巨细胞型、黑色素型、印戒细胞型、脂肪/空泡化生型、软骨化生(伴或不伴骨形成)型、嗜酸细胞型、上皮样等。病理科医师应注意上述特殊变异亚型的识别和鉴别诊断。基因组学和DNA甲基化谱系研究将室管膜肿瘤分为9种分子亚型,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被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作为室管膜瘤的独特分子亚型。尽管分子亚型对预后的评价优于传统组织学分级,然而如何将分子遗传学特征与组织分化谱系整合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间隙SFT患者的CT表现及病理,包括良性SFT 3例,恶性SFT 3例,脂肪瘤型SFT1例.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54.7岁.6例行平扫与增强,1例平扫.结果 (1)7例中,盆部腹膜外间隙4例,腹腔腹膜后间隙3例.(2)CT表现为肿块境界清楚,内部密度欠均匀,见多发灶性或不规则形稍低密度区;增强动脉期见迂曲扩张血管影,实性部分不均匀斑驳样强化,实质期强化较均匀,囊变坏死区无强化.恶性SFT3例均伴有大面积出血、坏死.(3)病理表现为肿瘤细胞由梭形细胞组成,细胞间富有束状胶原纤维和分支状薄壁血管.免疫组织化学除1例恶性SFT的CD34及CD99阴性表达外,其余病例CD34、bcl-2、CD99、Vimentin均阳性表达.结论 腹膜后间隙SF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但缺乏特异性,最终诊断需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