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86篇 |
免费 | 133篇 |
国内免费 | 8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篇 |
儿科学 | 17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143篇 |
口腔科学 | 19篇 |
临床医学 | 322篇 |
内科学 | 181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36篇 |
特种医学 | 11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85篇 |
综合类 | 813篇 |
预防医学 | 232篇 |
眼科学 | 16篇 |
药学 | 227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328篇 |
肿瘤学 | 1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62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105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95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113篇 |
2009年 | 86篇 |
2008年 | 130篇 |
2007年 | 138篇 |
2006年 | 124篇 |
2005年 | 137篇 |
2004年 | 142篇 |
2003年 | 129篇 |
2002年 | 75篇 |
2001年 | 101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61篇 |
1996年 | 72篇 |
1995年 | 67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4篇 |
1961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CCTA)前瞻性单时相扫描联合低管电压、对比剂低流率及低用量方案(简称前瞻性“三低”方案)在冠心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招募2019年8~10月进行集中检查符合标准的86例自愿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传统性多时相扫描组(传统组,46例)及前瞻性单时相扫描组(前瞻组,40例)。传统组使用碘帕醇370对比剂,前瞻组使用典迈伦400对比剂。以BMI=25 kg/m2为界限,分别采用80kV(BMI>25 kg/m2,<28 kg/m2)及70kV(BMI<25 kg/m2)管电压,四种不同的固定对比剂用量及流速方案。通过CT值及对比噪声比比较客观图像质量;基于Likert分级评分法进行主观图像质量比较,配对分析两组最终诊断结果的人数构成比差异及有效辐射剂量。 结果 两组客观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低于传统组,且有1例扫描失败,但整体图像质量能达到诊断要求,两组诊断结果敏感性相似。前瞻组辐射剂量更低,对比剂用量更少,流率更慢(P<005)。结论 前瞻性“三低”方案存在扫描失败风险,但在保证设备可靠性、受检者心率<80 bpm及BMI<28 kg/m2的前提下, 辐射剂量可低至04 mSv左右,使CCTA检查范围可扩大至对高危、无症状冠心病人群的体检。 相似文献
22.
肾移植患者细菌谱的调查及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肾移植患者常见致病菌株分布特点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的规律,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肾移植后感染患者的成功率。方法:1997年4月-2000年5月间,对拟诊为呼吸系和/或泌尿系细菌感染的肾移植患者进行,取其痰,咽拭子或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作24种常用抗生素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653份标本培养结果阳性,其中痰标本233份,咽拭子173份,中段尿247份,主要阳性菌株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敏感率较高的抗生素有万古霉素,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等,耐药率较高的有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苯唑西林和头孢唑林等。结论:(1)肾移植后感染的主要菌株种类与其他患者有所不同;(2)肾移植患者的感染菌株对抗生素敏感率最高的依次为万古霉素,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但耐药性也正在逐渐增强(3)肾移植患者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呼吸和泌尿系统,其他部位的感染少见;(4)痰和咽拭子来源的细菌株对抗生素更敏感,中段尿来源的细菌则耐药株相对多见。 相似文献
23.
高志银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1999,8(4)
资料:16例腱鞘囊肿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8~39岁;共19个病灶,病程6个月至6年。发生于手背及腕部11个,足背部6个,膝及肘关节各1个。有1例发生于足背部者为串囊囊肿。病灶1cm×1cm~3cm×3cm。方法:常规消毒囊肿表面皮肤,以囊肿最高处注射2%利多卡因作阻滞麻醉。左手拇、食指分别于囊肿两侧固定囊肿及表面皮肤。右手持CO2激光刀(输出功率10W,光斑直径0-2cm)对准最高点进行烧灼,至囊肿表壁破坏。用力挤压囊肿,使囊内容物全部流出。再用激光沿原烧灼点进行烧灼,破坏囊肿基底膜… 相似文献
24.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大黄、赤芍进行了定性鉴别 ;用消化—配位滴定法对硫酸锌进行了含量测定 ,方法简便 ,专属性及重现性好 ,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25.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22例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重症ARDS患者应用ECMO治疗,同时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及各项生命指标的监测等。结果ECMO治疗24h后,患者氧代谢情况明显改善;住院治疗25~43d,治愈16例,死亡6例。结论严密监测和有效的护理是ECMt)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6.
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微血管密度(MVD)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纤维腺瘤、普通乳腺增生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及PCNA蛋白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MVD。结果HIF-1α蛋白在乳腺纤维腺瘤、普通乳腺增生组织中不表达;在乳腺导管内原位癌中表达阳性率为55.0%(11/20),浸润性乳腺癌中为85.0%(51/60);HIF-1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状态有关(P<0.01)。乳腺癌中PCNA高表达率为75.0%(60/80),其中导管内原位癌中为65.0%(13/20),浸润性癌中为78.3%(47/60)。乳腺癌中HIF-1α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r=0.693,P<0.01),与导管内原位癌中MVD亦呈正相关(r=0.682,P<0.05),与浸润性癌中MVD无相关关系。结论HIF-1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与肿瘤细胞增殖、血管形成、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状态相关,提示HIF-1α对乳腺癌的肿瘤细胞增殖、血管形成、生长和侵袭、转移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中药肾衰合剂口服基础上联合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肾衰合剂口服基础联合高位结肠透析治疗,对照组予以药用炭口服,总疗程8周。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血红蛋白( Hb)、血脂分析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8周末BUN、Scr、Ccr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肾衰合剂联合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有较好疗效,可以有效的延缓CKD的进程。 相似文献
28.
黃银弟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81)
目的为了研究中医辩证治疗急诊眩晕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过的60名急诊眩晕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收治过程中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收治期间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中医辩证治疗急诊眩晕患者有助于对症下药,增强急诊眩晕症的质量效果,提高急诊眩晕患者的满意度。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急诊眩晕患者对于分析急诊眩晕患者的病情和病因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辩证分析提高中医治疗的确切效果,有助于从根源上治疗急性眩晕症,对于降低急性眩晕患者的反复眩晕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急性眩晕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究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体素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of 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参数与脑胶质瘤患儿肿瘤标志物水平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进行诊断的疑似脑胶质瘤患儿89例,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最终确诊脑胶质瘤患儿62例为观察组,其余27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DWI技术、IVIM技术检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水平,对比不同病情患儿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spersion coefficient, ADC)、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 rCBV)、真实水分子弥散系数(true water molecular dispersion coe... 相似文献
30.
河南新乡2008年手足口病病原分离鉴定及病毒基因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8年分离自河南新乡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同相关毒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和进化分析,以了解新分离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及可能的传播来源.方法:将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标本接种敏感细胞进行分离传代培养,制备抗原片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采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将病毒基因组分为8个片段进行RT-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PCR测序.通过末端重叠序列拼接成全长病毒基因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绘制进化树.结果:测序获得的3株EV71病毒基因组全长均为7 405 nt,VPI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100%.Blast分析表明F3(F8)-Henan-08毒株均与安徽阜阳2008年分离的EV71毒株同源性最高,而F4-Henan-08毒株与我国台湾省2004年分离的EV71毒株同源性最高.序列进化分析表明,新分离毒株属于C4基因亚型.结论:新分离的河南EV71毒株与安徽阜阳分离的毒株可能具有相同来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