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目的 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表达水平.方法 连续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门诊就诊的CVA患者(CVA组)35例和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哮喘组)21例,另有18例同期参加体检结论健康者为对照组.3组对象同期接受了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 Treg和CD4+ CD25+ Foxp3+Treg)和辅助性T细胞(CD3+、CD4+、CD8+、CD4+/CD8+)检测.结果 CVA患者外周血CD4+表达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都明显高于哮喘组(P<0.05,P<0.01).CVA患者外周血CD4+CD25+ Treg和CD4+ CD25+ Foxp3+Tre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都明显高于哮喘组(P<0.05,P<0.01).CVA咳嗽程度重组外周血CD4+、CD4+CD25+ Treg、CD4+ CD25+ Foxp3+Treg表达水平及CD4+/CD8+比值都明显低于咳嗽程度轻组(P<0.05,P<0.01).结论 CVA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异常表达,且随着症状加重这些异常表达趋于显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中老年男性戒烟10年者与吸烟10年以上者及同龄不吸烟健康者的肺功能情况与一氧化氮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24名健康男性吸烟者.按1∶1配对筛选24名健康同龄男性戒烟者(戒烟时间达10年以上),24名健康同年龄男性不吸烟者.受试者在1个月内每10天做1次肺功能、血清NO含量测定,连续3次.结果吸烟10年以上者与不吸烟者、戒烟10年以上者肺功能相比,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残气量(RV)、残气量/肺总量(RV/TLC)有显著性差异;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最大通气量(MMV)、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功能残气量(FRC)、肺总量(TLC)有显著差异;血清NO含量变化有显著性差异.戒烟10年以上者与健康不吸烟者肺功能相比,VC、FVC、TLC、FEV1无显著性差异;RV、RV/TLC、FRC、MMV、MMEF有显著性差异;血清NO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大量吸烟可严重损害肺通气功能并形成某些不可逆病理变化,戒烟10年后仍不能完全消除吸烟对肺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构建嗜热吸水链霉菌cDNA文库并进行表达序列标签(EST)测序,从中筛选具有毒力作用的基因进行体外克隆并诱导表达.方法 利用RNA转录5’末端转换技术构建致农民肺嗜热吸水链霉菌的cDNA文库,将平板内克隆进行编号,取前1020个克隆提取质粒,进行EST测序.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EST测序结果并预测基因功能,从中筛选出可能引起人体免疫反应的毒力因子.将这些目的基因亚克隆入pET-28a载体,将重组子转化大肠杆菌BL21,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相应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较高质量的嗜热吸水链霉菌cDNA文库,得到有义序列978个,获得单一基因347个,其中2段基因分别与胸膜肺炎放线菌外膜蛋白、转铁蛋白B的同源性为51%和42%,其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1554 bp和726 bp,分别编码517和241个氨基酸.将2段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中,IPTG诱导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3 000和30 000.结论 所构建的嗜热吸水链霉菌cDNA文库符合构建基因文库的质量要求,文库中的EST数据将有助于农民肺特异性毒力分子的进一步筛选.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综合分析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方法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估方法,综合分析我国2005-2011年累计涉及810例的11篇关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的文献研究。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2005-2011),其中病例组408例,对照组402例。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FEV1:合并SMD值并计算95%CI结果为0.53(0.10,0.95),总体效应检验有统计学意义(Z=2.43,P=0.02);FEV1/FVC:合并SMD值并计算95%CI结果为0.47(0.31,0.63),总体效应检验有统计学意义(Z=5.72,P<0.00001);FEV1%:合并SMD值并计算95%CI结果为1.33(0.68,1.98),总体效应检验有统计学意义(Z=4.02,P<0.0001)。结论和一般治疗相比较,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急性期、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中的CD 4+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变化,分析Treg细胞与各期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探讨Treg细胞在老年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①随机选取2010年2~12月就诊我院呼吸内科的急性期老年COPD患者30例、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35例,分别设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选取同期进行社区流行病学调查的健康人25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填写统一的调查问卷,了解他们的一般情况、吸烟史等99个变量,并完善肺功能检查;②各组受试者空腹6 h后于清晨8时肘正中静脉抽取静脉血2 ml,应用细胞内染色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③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内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方差齐)和Games-Howell法(方差不齐),Treg细胞的比例与肺功能关系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①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2.62±0.68)%、(0.86±0.46)%和(1.45±0.70)%,三组结果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外周血CD4和CD25双阳性细胞比例为(3.90±1.64)%、(3.01±1.40)%和(3.78±1.83)%,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比(FEV1%prep)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均无相关性(r=-0.158、-0.188,P值分别为0.136、0.076);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与年龄之间无相关性(r值为0.014,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失调,Treg细胞可能参与了老年COPD的发病和急性加重过程;外周血中的CD 4+Foxp3+Treg细胞的比例与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COPD急性加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气道湿化,对照组用常规灭菌用水湿化液气道湿化,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气道湿化可以提高临床疗效(P<0.05),减少痰痂形成(P<0.01),减少患者刺激性咳嗽(P<0.01),减少气道出血(P<0.01),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P<0.001)。结论对于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灭菌用水湿化液气道湿化。  相似文献   
107.
新型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型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类对该病毒缺乏免疫力,普遍易感,全球的发病人数及其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不断增加。现对我院治愈出院的39例感重症和危重症甲型流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1例IPA的基础疾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特征、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11例IPA患者确诊2例,临床诊断9例。3例患者无特殊病史,其余8例均有基础疾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咯痰、咯血、胸闷和气喘。痰涂片3例、痰培养1例、肺泡灌洗液1例、胸水1例均查见曲霉菌。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及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试验)阳性6例。1例支气管镜活检、1例经皮肺活检病理形态学及特殊染色结果符合曲霉菌感染。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11例患者均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目前仍在治疗中2例,7例随诊,失访2例。6例选用伏立康唑、3例选用伊曲康唑、2例选用卡泊芬净作为初始治疗,均有疗效。结论 IPA与基础疾病及长期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诊断有赖于病理学及病原微生学结果,但随着高分辨率CT及G试验与GM实验在临床中的开展,使早期拟诊成为可能,早期予以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可明显提高IPA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9.
赵明静  马列  王群  凌媛  王笑歌   《中国医学工程》2011,(7):27-29,32
目的从循证医学角度综合分析M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与肺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预测肺癌化疗的预后。方法采用Meta分析对有关MRP与人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MRP在低分化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是高分化组织的1.62倍[OR=1.62,95%CI(1.29,2.04)];在Ⅲ-Ⅳ期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是Ⅰ-Ⅱ期的1.54倍[OR=1.54,95%CI(1.23,1.93)];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OR=0.84,95%CI(0.55,1.27)]。结论 MRP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提示MRP可能成为一项判断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53、FHIT、K-RAS基因突变异常表达与吸烟相关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网)、美国国立图书馆PubMed数据库,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论文集,辅以手工检索;检索时间段为1990年-2010年。检索出p53、FHIT、K-RAS基因突变与吸烟关系研究的文献197篇,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6篇。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Meta分析专用软件Review Manager 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6个研究,分别对有相同统计内容且可以合并统计的p53、FHIT、K-RAS基因突变与吸烟关系合并OR值并计算95%CI。分别为:吸烟人群p53基因突变率较高,表现为低表达,[OR=3.50,95%CI(2.45-5.00),总体效应检验Z=6.88,P〈0.0001];吸烟人群K-RAS基因突变率明显偏高,表现为高表达,[OR=4.50,95%CI(3.00-6.75),总体效应检验Z=7.26,P〈0.0001];吸烟人群FHIT基因突变率较高,表现为低表达,[OR=2.99,95%CI(1.01-8.88),总体效应检验Z=1.98,P=0.005]。结论:吸烟与p53、FHIT、K-RAS基因突变率呈正相关,其中p53、FHIT基因高表达为保护性因素,K-RAS基因高表达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