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6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血脂异常的发病率日益攀升,其发病具有隐匿性,且疾病过程具有慢性、长期性,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带来的疾病结局不容乐观,将其防控关口前移至关重要。中医体质学三级预防理论的提出,为血脂异常的防治提供了可操作、易执行的方法,结合现有的防控手段探讨血脂异常体质三级预防方案,以求在血脂异常的防治中做到调体拒邪、调体防病、调体防变。  相似文献   
282.
目的探索我国西藏自治区人群棘球蚴病空间分布特征。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西藏自治区74县进行人群B超筛查,分析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与海拔的相关性,对各县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对西藏自治区7个地(市)70个县(区)364个调查村的77 049人开展B超检查。结合2012年调查数据,累计对西藏全区74个县(区)80 384人开展B超筛查,检出棘球蚴病患者1 371人,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为1.71%。每个调查县(区)均有病例分布,检出率居前5位的县分别为昌都市左贡县(7.82%)、山南市措美县(7.13%)、那曲地区安多县(6.00%)、那曲地区巴青县(5.47%)、日喀则市仲巴县(4.03%),检出率最低的为山南市洛扎县(0.11%)。经正态性检验,以县为单位的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与平均海拔均不符合正态分布(P0.05)。两者Spearman相关系数r为0.435,两者呈正相关关系(P0.05),即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可随平均海拔的增高而逐渐升高。全局Moran's I指数为0.069(Z=2.096,P0.05),西藏自治区各县(区)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在空间上呈聚集性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安多县、聂荣县、巴青县呈现H-H关联模式,而措美县、左贡县呈现H-L关联模式。结论西藏自治区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在空间上具有聚集性,可对聚集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283.
目的探索以牧业组为基础单位的包虫病防治模式在疾控实践中的可行性,评价该模式的防治效果。方法在四川省壤塘县随机选择康隆村和壤塘村分别作为包虫病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结束后,通过KAP问卷调查、犬粪抗原检测、人群B超筛查等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两村共查出51例包虫,其中50例为泡型包虫病,1例为囊型包虫病。实施干预后干预村人群包虫病知晓情况比对照组有了更为明显的积极转变;干预村犬驱虫覆盖率为83.73%,约为干预前的7倍;对照村覆盖率为37.42%,较之前增加1倍。干预后干预村犬驱虫覆盖率与对照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4,P0.01);干预村和对照村犬粪抗原阳性率分别为4.93%和11.64,与干预前26.8%和29.4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81和P0.05);干预后干预村与对照村比较犬粪抗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0.05)。干预村完成全村犬驱虫需422人·h,对照组要1 393人·h。结论壤塘县为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混合流行的包虫病重流行区。以牧业组为基础单位的包虫病防治模式能够促进疫区包虫病防控工作的落实,显著降低环境的传播风险,有利于遏制包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84.
咽喉反流性疾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咽喉反流与许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密切相关,引起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症状受多种因素影响,但目前国内外缺乏统一的诊断及治疗标准。本文就咽喉反流性疾病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幽门螺旋杆菌、胃食管反流病和甲状腺疾病等关系,对近年来咽喉反流性疾病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5.
我国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的作用与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标准(GB15976-1995)的制订,对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此,卫生部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广泛征求多方面专家、管理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原标准的修订工作,制订了新的控制和消灭血吸虫标准,以更科学地指导我国今后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本刊刊登了卫生部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撰写的关于修订标准的4篇论文,对我国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的作用与演变、技术指标的探讨、实施中的注意问题等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将有助于各地对新标准的学习、理解和执行。  相似文献   
286.
医院门诊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门诊病人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制定护理服务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调查员追踪询问门诊病人,共调查1914人。结果:调查对象应答率99.3%。门诊病人对护理工作总体评价较高,满意率高于95.0%。但对就诊环境、护理设备、候诊秩序及候诊时间的满意度低于对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操作的满意度。对护理工作中尚不满意的问题主要是设备条件差、就诊环境差与候诊等待时间较长。结论: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的服务宗旨,继续强化质量第一和优质服务观念;重视护理设备建设;合理配备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28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阻滞对股骨头置换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股骨头置换的老年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行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阻滞然后再行静脉全身麻醉;对照组只行静脉全身麻醉。分别于入院检查时(基础值)、手术开始后1 h、术后24 h抽取肘静脉血进行血栓弹力图分析;离心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皮质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记录患者术后6 h(T1)、24 h(T2)、48 h(T3)安静和运动时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的血栓弹力图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延长,最大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凝集块形成速率(α)、凝血综合指数(coagulation index,CI)降低(P<0.05)。...  相似文献   
288.
为掌握全国棘球蚴病防治进展,对2021年全国棘球蚴病防治工作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370个棘球蚴病流行县(市、区、旗) 30 421个流行村,流行乡常住人口4 758.41万人。2021年全国流行县(市、区、旗)现有棘球蚴病患者26 773例,平均患病率为0.06%(26 773/47 584 117),其中细粒棘球蚴病16 625例,多房棘球蚴病8 327例,混合感染311例,未分型1 510例;新发现棘球蚴病患者1 346例,其中细粒棘球蚴病1 075例,多房棘球蚴病86例,混合感染7例,未分型178例;<12岁人群147例,≥12岁常住人群1 199例。2021年,全国棘球蚴病流行省(自治区)共开展人群腹部超声筛查447.17万人次,其中,<12岁人群筛查87.15万人次,≥12岁常住人群筛查360.02万人次;血清学检测11 358人次。2021年370个监测点<12岁人群超声筛查患病检出率为0.02%(72/336 959),其中新发现患者占检出患者数的58.33%(42/72);≥12岁常住人群中,Ⅰ、Ⅱ类流行县(市、区、旗)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