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特点,分析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我校为了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对毕业生开展了临床技能考试。在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探索了临床技能考试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著此文与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73.
Bid基因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Bid基因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通过建立新生大鼠HIBD动物模型 ,采用RT PCR技术检测缺氧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缺血侧脑组织中Bid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正常组中无Bid基因表达 ,缺氧缺血组Bid基因表达明显上调 ,且随着缺氧缺血后时间的延长 ,Bid基因表达呈动态变化缺氧缺血后 6h其表达开始增加 ,2 4h达高峰 ,48~ 72h有所回落。结论 脑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Bid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细胞凋亡抑制蛋白1(cIAPl)的变化。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动物模型,采用RT-PCR技术检测缺氧缺血(HI)后不同时间点缺血侧脑组织中cIAP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组中有cIAPl基因表达,HI组cIAPl基因表达明显下调,且随HI后时间的延长,cIAPl基因表达在HI后6h开始下调,24h下调最明显,48-72h有所回升。结论脑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clAPl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7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白细胞介素10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血清IL-10水平(HIE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标本均取自本院,分为HIE治疗前组、治疗后组和对照组)。结果HIE治疗前组IL-10水平中位数为31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53pg/ml和治疗后组123.5pg/ml;对照组和治疗后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L-10在新生儿HI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期缺氧缺血引起的新生儿脑损伤性疾病.  相似文献   
7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10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期缺氧缺血引起的新生儿脑损伤性疾病。细胞因子参与HIE病理生理过程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白细胞介素-10(IL-10)是细胞免疫反应的抑制剂,属  相似文献   
78.
79.
地塞米松对脑缺氧缺血大鼠bid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bid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地塞米松(DEX)对其的调控作用,从而阐明DEX预处理对缺氧缺血新生动物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7d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DEX组、9g/L盐水组(NS组)、HIBD组、健康对照组。DEX和NS组在缺血缺氧前12h腹腔内分别注射DEX、等量NS。通过建立新生大鼠HIBD动物模型,取实验侧大脑半球,采用RT-PCR技术检测脑bid基因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正常组无bid基因表达,HIBD组bid基因表达明显上调,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与HIBD组比较,DEX组bid基因表达明显下调,而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脑缺氧缺血引起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bid基因表达明显上调有关。DEX能通过下调bid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苁蓉调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化的原则,将21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9例,对照组107例。治疗组服用苁蓉调脂胶囊,对照组服用洛伐他汀,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肝功能、尿素氮、血肌酐,比较两组疗效,并观察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脂异常均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对照组无明显肾功能损害,但有肝功能损害,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苁蓉调脂胶囊有较好的调脂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适于高脂血症患者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