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61篇
  1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申祥  孙鹏  鲁凯凯  王磊  王炎  许越  刘强 《医用生物力学》2023,38(6):1205-1210
目的 研究球扩式主动脉瓣膜支架植入后的抗迁移力学行为。 方法 建立球扩式瓣膜支架介入主动脉瓣膜后的抗迁移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瓣环椭圆率、摩擦因数、瓣膜支架材料及自体瓣叶钙化情况对瓣膜支架抗迁移力的影响规律。 结果 当主动脉瓣环椭圆率为 0. 2、0. 3、0. 4、0. 5 时,对应的最大抗迁移力分别为12. 37、10. 94、8. 50、4. 75 N;当摩擦因数为 0. 1、0. 2、0. 3 时,瓣膜支架的最大抗迁移力分别为 8. 98、11. 00、13. 10 N;L605 钴铬合金制成的瓣膜支架的锚定性要优于 316L 不锈钢制成瓣膜支架的锚定性,其对应的最大抗迁移力分别为 13. 10、9. 82 N;当自体瓣叶发生钙化时,最大抗迁移力为 13. 1 N,而未钙化时最大抗迁移力仅为 5. 51 N,相比而言降低了 57. 9% 。 结论 随着主动脉瓣瓣环椭圆率不断增大,瓣膜支架的锚定性逐渐降低;随着瓣膜支架与组织间的摩擦因数不断增大,最大抗迁移力也不断增大;L605 钴铬合金制成的瓣膜支架比 316L 不锈钢制成瓣膜支架的锚定性能优异;瓣膜发生钙化情况下瓣膜支架的锚定性要优于未发生钙化时的锚定性。 研究结果为抗迁移瓣膜支架的结构设计和临床选择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对人胃癌MKN45细胞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pGL3-Basic-COX-2-promoter)活性的影响和健脾解毒方对其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构建的pGL3-Basic-COX-2-promoter转染MKN45细胞,观察H.pylori对其活性的影响。运用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观察H.pylori对MKN45细胞COX-2启动子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健脾解毒方对H.pylori感染的MKN45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及其下游激活转录因子-2(ATF-2)表达的影响。结果:H.pylori可增加COX-2启动子活性;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后,COX-2启动子活性明显下调;健脾解毒方能够抑制H.pylori诱导的p38MAPK及ATF-)的活性。结论:H.pylori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上调胃癌细胞COX-2启动子活性;健脾解毒方通过调控p38MAPK/ATF-2信号通路,抑制COX-2启动子活性,是其防治H.pylori诱发胃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氨氯地平组40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厄贝沙坦组40例,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的血压、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结果:2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24h尿蛋白排泄率及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组,一氧化氮、内皮舒张功能均明显高于氨氯地平组,内皮素水平低于氨氯地平组(P<0.05~P<0.01);2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均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血压,但在改善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方面,厄贝沙坦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4.
大肠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演进过程,基因表达异常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证实microRNA(miRNA,微小核糖核酸)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与大肠癌相关基因表达调控密切相关.这些发现极大地扩展了大肠癌的发病机制,为大肠癌的诊断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75.
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日趋衰退,在饮食调养上要时刻牢记“二十为”:节食为优,慢食为顺,暴食为害,偏食为缺。适口为佳,合理为益,素食为主,荤食为辅,淡食为宜,杂食为常。干稀为妙。熟食为腹,温食为好。凉食为忌,因人为定,黏食为远,  相似文献   
76.
背景与目的:血管新生是导致大肠癌向其他脏器组织侵袭、转移的重要原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但其过表达机制尚不清楚。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大肠癌发生中存在过度激活,故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肠癌VEGF表达的调控作用,揭示大肠癌血管新生的部分机制。方法:分别采用GSK-3β抑制剂SB-216763激活人肠癌HCT-116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β-catenin/tcf抑制剂FH-535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表达。结果:GSK-3β抑制剂SB-216763作用人肠癌HCT-116细胞后,β-catenin在细胞总蛋白、细胞质蛋白和核蛋白中的表达均明显升高,12 h达到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组的4.3、3.6和3.7倍(P<0.01);同时,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够上调人肠癌HCT-116细胞VEGF表达水平,并在24 h时差异最显著,是对照组的1.85倍(P<0.01);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够显著下调VEGF表达,是对照组的0.68倍(P<0.01)。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够调控人肠癌细胞VEGF表达。  相似文献   
77.
心理衰老的表现千变万化,一些老年心理学家归纳出以下几条较为明显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8.
<正>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在维持肠道生理功能、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参与能量代谢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1-2]。当人体内外环境改变时,会造成肠道菌群的失调[3-5]。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6-8],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失调状态可降低结直  相似文献   
79.
王炎 《自我保健》2010,(3):25-25
对于前列腺炎的饮食治疗,不管是急性前列腺炎还是慢性前列腺炎,在食物的选择上都应多选用清凉、清补的食品。忌食或少食煎炒油炸、辛辣燥热之物,咖啡、可可、烈酒等饮料和香烟都在戒禁之列。可选用以下药膳进行辅助治疗和调理。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电针针刺锥体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锥体区组、常规针灸组、西药组、非经非穴组各30例。锥体区组针刺锥体区(玉枕至天柱连线),常规针灸组双侧常规取穴,非经非穴组针刺锥体区旁开2寸,均予电针,8~20 m A,2/100 Hz疏密波,每次30 min,每日1次;西药组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每次50 mg,每日2次,口服。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分析临床疗效。结果锥体区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常规针灸组(86.67%)、西药组(70.00%)和非经非穴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40,P=0.004)。与本组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后VA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锥体区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西药组及非经非穴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非经非穴组SDS评分及其他3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锥体区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电针针刺锥体区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可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