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2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16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7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4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通过与青年哮喘病人的对比,评价老年哮喘病人的气道可逆性变化情况。方法 对56例老年哮喘病人与61例青年哮喘病人分别进行FEV1%测定,并吸入舒喘灵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对其FEV1改善(△FEV1%)<15%者,再进行口服1周的糖皮质激素试验,然后对比分析。结果 青年组哮喘病人吸入舒喘灵后的△FEV1%及舒张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3.1±10.1和39.3%),均高于老年组(分别为7.2±12.31和17.9%)。但急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病人口服激素后的△FEV1%及阳性率,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按病程≤5年和>5年,分为长、短病程两组,青年组中的短病程组△FEV1%及阳性率,均高于长病程组,而老年组中的病程长短对其未见影响。结论 年龄和病程均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气道可逆性产生影响,老年哮喘的气道可逆性较青年人低,但对口服激素的反应却与青年人无明显差别,老年哮喘的病程对气道可逆性的影响比青年人小。 相似文献
32.
目的对比七氟醚、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应用在疝气修补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74例疝气修补术患儿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前组采取异丙酚+氯胺酮的麻醉方案,后组实施七氟醚+氯胺酮的麻醉方案。将两组各时间点的生命指标、术后的疼痛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各时间点生命指标都未发生较大改变(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疼痛得分(3.21±0.25)分更低(P0.05)。结论七氟醚、异丙酚分别与氯胺酮联合应用在疝气修补术麻醉中都可获得比较好的麻醉效果,但七氟醚联合氯胺酮更有利于术后的镇痛,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3.
1蛋白质组学的概念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科学家们提出了后基因组计划的概念,并将研究要点转移到功能基因组学方面。而生物功能的主要体现物质是蛋白质。1994年,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的Wilkins和wiuiams首先提出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并将其定义“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目前,对蛋白质组的确切定义是:一种细胞、组织或完整的生物体所拥有的全套蛋白质。这是一动态的概念,它不仅在一个机体的不同组织和细胞中不同,而且在同一机体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及不同外界环境下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34.
35.
肺癌患者放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放化疗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肺癌患者放化疗后肺部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240例行放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放化疗后肺部感染及对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40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46例,感染率为19.17%,且经血培养发现,感染患者均为复合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长期大量吸烟史、联合≥2种药物化疗、≥3种基础疾病、化疗时间、化疗后白蛋白<30g/L、化疗前体力状况评分(KPS)和复合感染等与肺癌患者放化疗后并发肺部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联合≥2种化疗药物、化疗时间、化疗后白蛋白<30g/L、化疗前体力状况评分(KPS)和复合感染是肺癌放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癌患者在放化疗期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且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在大鼠脑梗死发生48 h后移植人梗死核心区,是否能够存活并且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方法 小鼠胚胎干细胞去除滋养层后培养,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堵塞脑梗死模型,成模48 h后将胚胎干细胞移植入梗死核心区.移植21 d后切片观察.结果 植入的胚胎干细胞可在梗死区的边缘存活,并且大量分化成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植入细胞所分化出的神经细胞中,表达Neu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比例分别达到(83.0±3.2)%和(22.0±3.6)%.结论 在脑梗死后48 h于核心区植入胚胎干细胞可能成为新的移植方式. 相似文献
38.
39.
2007年5月-2008年5月,我们对8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5月~2008年5月,我们对8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6例,均为女性,年龄18~65岁,平均45岁.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上12例,高中61例,高中以下13例.患者均为乳腺癌术后,病理确诊,无其他转移病灶,无其他合并症,均采用CEF方案进行化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