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目的对桦甸市829名儿童的抗HAV、HBsAg和AL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健康人群。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3年级学生和学前班儿童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选择既往无甲肝病史和甲肝疫苗接种史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液中抗HAV、HBsAg和ALT的情况。结果通过对829名学生进行检测,3项均为正常者为710名。结论通过检测,确定了健康人群,为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比较儿童接种不同类型甲肝疫苗后不同时间抗体水平变化,以及应急接种方案确定了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352.
摘要:目的:探讨武汉地区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的突变特征。 方法:对76例MTB临床分离株包括rpoB核心区域81 bp碱基在内的428 bp碱基进行PCR测定,并进行DNA序列分析。 结果:76例临床分离MTB中利福平耐药株56例,敏感株20例。耐药株中92.9%(52/56)存在突变,共涉及10个密码子的18种突变类型。 531、526为常见突变位点,其突变率分别为57.7%(30/52)、19.2%(10/52);联合突变率为13.5%(7/52);同时发现了509位(AGC→AGA)新的突变类型和国内少见的517位CAG缺失类型。 结论:rpoB基因突变在武汉地区利福平耐药MTB中广泛存在,并存在新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353.
回顾与评述《伤寒论》附子汤的源流发展、实验研究以及临床应用概况,以期对附子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参考文献24篇。  相似文献   
354.
目的  分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65例潜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的临床资料。所有供者均行气道分泌物、尿液和血液培养。总结供者感染发生率、病原菌来源和构成比,并进行主要革兰阴性和阳性菌耐药性分析。结果  465例供者中330例存在感染,感染率为71.0%。供者阳性培养标本中,下呼吸道标本占63.8%(292/458)、血液标本占18.6%(85/458)、尿液标本占17.7%(81/458)。共分离5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5.0%(384/512),革兰阳性菌占18.2%(93/512),真菌占6.8%(35/512)。革兰阴性菌中占比前3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对头孢菌素的敏感性较差;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及氨基苷类敏感性均较高; 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及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对其余各类抗生素普遍耐药。革兰阳性菌中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分离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钠耐药率分别为36%和87%,对青霉素和红霉素普遍耐药; 屎肠球菌对喹诺酮类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达到90%及以上,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达55%。结论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革兰阴性菌是最主要的分离菌株,部分菌株呈现多重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355.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一般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6月22日有关中医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全部病案,分别采用Excel 2019、SPSS 21.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用药频次、药物归经、常用药物等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共得到28篇文献,37则病案,41首方剂,113味中药,根据频次统计结果,将使用频次≥8次的药物确定为高频药物,共计16味,药物性味以苦、甘,寒、温为主,多入肝、脾、肾经。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6味高频药物分为7组,主要包括补益脾肾组、利水渗湿组、活血化瘀组等。箱型图显示核心药物为黄芪,依患者实际症状与体征,可酌情灵活增减的药物为茯苓、丹参。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出的高频药对有黄芪-丹参,黄芪-茯苓-山药,黄芪-丹参-白术,黄芪-白术-茯苓等。[结论]中医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本虚”“标实”两手抓,寒温并用,补泻共施,常用药物以补益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  相似文献   
356.
萆薢是中医使用已久的传统药材,在其利尿还是缩尿的观点上,历代医家却多有争论,不利于研究。历史上萆薢药材来源混乱,早期多杂于菝葜、狗脊,明朝后常与土茯苓相混。考据文献发现,明清时期是萆薢利尿缩尿争论产生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调节脾肾说”“疏泻水道说”等新观点。现代研究认为萆薢降尿酸、保肾脏,可缓解急性痛风性肾病加重期的少尿、无尿,减少慢性痛风性肾病早期多尿、夜尿,但尚未发现较明确直接利尿或缩尿作用,其混用品土茯苓则能剂量依赖地直接利尿。分析药材来源与文献论述演化,发现争论的发生发展与其药材来源变化具有相关性,结合现代药理后推测争论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一是药材来源混乱导致萆薢与土茯苓的功用混淆,二是医家对痛风性肾病不同病理类型、发展阶段产生的不同认识,其利尿缩尿争论并非二元对立而是辩证统一,实质是对萆薢功效认识的发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357.
目的 根据肝内胆道分支的模式描述其解剖变异,并确定每种变异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 55例活体肝移植供者,均采用术中胆道造影,根据其右前段和右后段胆道的分支模式,对肝内胆道解剖变异进行分类,并与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 肝内胆道解剖为Ⅰ型的有37例(67.3%),Ⅱ型的有7例(12.7%),Ⅲ型有10例(18.2%),Ⅳ型有1例(1.8%),Ⅴ型有0例(0%)。Ⅰ型中35例见单一胆道开口形成单一吻合口,2例形成2个胆道开口,经成形后形成1个吻合口;Ⅱ型中5例见2个胆道开口,其中4例形成2个吻合口,1例两个开口成形后形成1个吻合口,2例形成1个胆道开口,1个吻合口;Ⅲ型中9例见2个开口,其中3例经成形后形成1个吻合口;1例见3个开口(包括1支尾状叶胆道开口),成形后形成2个吻合口。Ⅳ型1例,2个胆道开口,2个胆道吻合口。所有病例都完成活体右半肝切取术。结论 32.7%的病例肝内胆道分支模式是不典型的。最常见的两种变异是Ⅲ型(18.2%)和Ⅱ型(12.7%)。Ⅰ型多能形成单一胆道开口和单一吻合口,最适合活体右半肝移植,其他胆道变异类型常形成多个胆道吻合口,使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术中肝内胆道解剖变异不是活体右半肝移植的手术禁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