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7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1 毫秒
81.
应用ELISPOT(Enzyme-likedimmunospotassay)单细胞检测技术,研究了淋巴因子在诱导CD4,45RO和CD4,45RAT细胞向IL-4产生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影响,在存在PMA和ionmycin的情况下,IL-2和IL-4均可以诱导CD4,45ROT细胞分化为IL-4产生细胞,但是只有IL-4可以诱导CD4,45RAT细胞向IL-4产生细胞分化,IFNγ既不能诱导CD4,4  相似文献   
82.
观察了抗CD4抗体(anti-CD4)在体外对CD4T淋巴细胞亚群CD4,45RA^+和CD4,45RD^+T细胞的辅助性功能及T细胞受体调节的细胞内Ca^2+_信号的影响,anti-CD4主要是通过影响T-B淋巴细胞相互作用早期而影响CD4,45RDT细胞的辅助性功能,anti-CD4对TCR/CD3调节的T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是由于抑制了细胞内Ca^2+信号的传导,并且CD45的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
人类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后,经30天左右的潜伏期,表现为显性发病的临床型或不显性发病的亚临床型.亚临床感染除自觉症状不明显和不出现黄疸外,从粪便中排出HAV.血清特异性免疫反应等均与临床型感染相似.无论是甲型肝炎的临床型还是亚临床型,病毒血症均是短暂的,一过性的.人体实验证明,于接种HAV后的第12天后即出现毒血症,于潜伏期末或临床症状出现前病毒检出率高,至出现黄疸或血清谷雨转氨酶达高峰后几天病毒血症消失.由于病毒血症主要在临床症状出现前短暂存在,因此,它很少被应用于临床诊断.HAV主要在肝细胞内复制,随胆汁排泄聚集于胆囊  相似文献   
84.
探讨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如何提高病人对护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加强对在职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素质,实现在院病人健康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来源于护士,促进护理服务的高水平发展.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  相似文献   
85.
为探讨不同基因型HCV及HCV、HBV重叠感染者对α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及胸腺肽治疗的反应 ,对171例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HCV感染及HCV、HBV重叠感染者进行基因型调查 ,并分析对Ⅱ /1b型HCV感染的疗效。结果发现 ,Ⅳ /2b型HCV感染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应答率最高 (5 7 78% ) ,Ⅱ /1b型应答率最低 (11 76 % )。联合胸腺肽治疗的Ⅱ /1b型患者应答率高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组 (P <0 0 5 ) ;Ⅱ /1b型HCV无论单独感染还是与HBV重叠感染均表现出更低的应答率。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胸腺肽治疗有助于提高Ⅱ /1b型患者的应答率  相似文献   
86.
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分类及其与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已被广泛用于研究人类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发现CD4^ T细胞在炎症性肠病免疫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Thl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介导炎症的病理变化类似于人类克罗恩病;Th2细胞因子IL-4介导的炎症病理特征类似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的存在及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缺陷在诱发肠道炎症病理过程中也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7.
戊型肝炎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主要发生在亚洲、非洲和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多因水源被污染引起,在发达国家也有散在发生.患者多有到流行区的旅游史,但也有的患者发病前并未到过流行区.  相似文献   
88.
2018年10月欧洲肝脏研究协会组织专家在意大利陶尔米纳举行了一个专门针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的研讨会,回顾现有的关于OBI的知识,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突出现有的争议和新出现的观点,对2008年的共识意见进行了更新。  相似文献   
89.
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00-01-01—2004-05-31期间收治的147例胰腺癌患者和同期住院的294例非肿瘤患者,按照美国糖尿病学会(ADA)1997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新建议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分析糖尿病对胰腺癌患病率的影响。结果合并糖尿病者患胰腺癌的OR值为27.26(P<0.05),其中男29.56,女25.29,性别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糖尿病病程<2年者患胰腺癌的OR值为23.98,病程2~5年者患胰腺癌的OR值为17.04,病程>5年者患胰腺癌的OR值为33.32(P均<0.05)。肿瘤发生部位与糖尿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可能是胰腺癌的首发症状,对病程<2年的"糖尿病新患者",尤其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应当注意排查胰腺癌。对病程>2年的糖尿病患者,随着糖尿病病程增加,患病危险性增加,而在不同性别糖尿病患者之间患胰腺癌的风险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90.
白细胞介素Ⅱ(IL-2)是一种由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它具有增殖因子、分化因子、效应细胞活化因子和淋巴因子诱导因子的机能。作为分化因子,IL-2可促进细胞毒T淋巴细胞前身分化为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作为效应细胞活化因子,IL-2能活化自然杀伤(NK)细胞,而CTL和NK细胞均具有抗肿瘤、抗病毒作用。近年来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