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9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2篇 |
内科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17篇 |
外科学 | 22篇 |
综合类 | 49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15篇 |
中国医学 | 12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目的:本总结101例有咯血、气促症状的Ⅲ型肺结核病人常肺规功能改变。方法:气促按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方法评级,其中21.78%为气促1级,19.80%为气促2级以上。45.54%病人有咯血症状。结果:常规肺功能表明气促2级及以上病人P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PFEV,(1秒量占预计值%)、PMMF(最大中期流速占预计值%)、FEV1%G(FEV1/FVC)、PPEF(峰流速占预计值%)均显低于气促0级或1级病人、且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有关(P<0.05或0.01)。有咯血病人的PMMF、PFEV显低于无症状(P<0.05)。结论:Ⅲ型肺结核病人的气促症状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肺功能丧失程度。有咯血症状的病人较无症状具有更严重的阻塞性通气功能不良。 相似文献
42.
目的:将眼结膜激发试验(Conjunctival provocation test,CPT)技术用于诊断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方法:根据《临床医学研究原理与方法》制定出蚕丝诱发呼吸道变态反应的评分标准及观察CPT敏感性、特异性和有效性的计算公式。选择连续就诊的初诊呼吸道变态反应患者569例,经用蚕丝皮内试验筛选出119例阳性患者,全部采用一次激发法的CPT。结果:CPT的阳性率为84.9%、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93.4%、有效性为92.2%。结论:CPT技术对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有效性,可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基层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的前列腺癌患者临床代谢综合征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21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红细胞压积(HCT)、血压、甘油三脂、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癌分级和Gleason评分。按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55岁),中老年组(56~75岁)和高龄组(≥76岁)。按照不同的分组方法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照年龄分组:青年组6例(2.8%),平均年龄(54.17±1.17)岁;中老年组108例(49.5%),平均年龄(68.49±5.24)岁;高龄组104例(47.7%),平均年龄(79.88±3.08)岁。中老年组与青年组比较,前列腺癌分级、Gleason评分、胆固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高龄组比较,舒张压、HCT、前列腺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青年组与高龄组之间前列腺癌分级、Gleason评分、舒张压、胆固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前列腺癌分级、Gleason评分、舒张压、胆固醇、PSA、HCT和前列腺体积有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前列腺癌的分级、Gleason评分及PSA增加,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4.
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对诊断老年人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5项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的相关性,从而为多指标联合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取确诊肺癌老年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测定CEA、CA125、NSE、CA199、CA242与非肺癌患者对照。结果肺癌各组的CEA、CA125均值均高于正常参考值,肺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健康对照组及肺癌各组CA199、CA242的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健康对照组及肺癌、肺鳞癌的NSE在正常参考值内,只有小细胞肺癌的NSE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各项标志物的特异性均较高,但灵敏度不同。肺腺癌的CEA、CA125、CA242的灵敏度较高,小细胞肺癌的CEA、CAl25、NSE的灵敏度较高。选择两项阳性作为诊断指标,则肺癌、肺腺癌、小细胞肺癌的阳性率均达50%以上,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CEA、CA125、CA242可作为肺腺癌;NSE、CA125、CEA可作为小细胞肺癌较好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中两项阳性率对肺癌诊断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海水浸泡人肺泡上皮A549细胞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KA)的影响,并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将A549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NG组)、STS组(STS组)、海水组(SW组)、海水+STS组(SW+STS组)、海水+STS+ ERK抑制剂组(SW+ STS+ U0126组).分别以海水、STS及U0126按各组要求浸泡A549细胞,通过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NKAα1,NKAβ1,ERK1/2蛋白的表达,水解比色法检测NKA活性.结果 SW组的NKA表达及活性均较NG组明显下降,SW+ STS组的NKA活性、NKAα1及NDKβ1蛋白丰度较SW组明显增高,而SW+ STS+ U0126组NKA活性及表达均较SW+ STS组明显下降.结论 STS可抑制海水浸泡A549细胞后导致的NKA活性、NKAα1及NKAβ1蛋白表达的下降,而ERK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下治疗肾上腺醛固酮瘤的临床应用及手术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行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肾上腺醛固酮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
结果21例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4例,左侧12例、右侧9例,均行保留肾上腺手术,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10.54±29.21)min,出血量(25.12±10.01) ml,住院时间5.15~1.21 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0.5~2年,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1年的血压、血钾、血醛固酮/肾素、降血压药物种类等指标,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1例患者中血压恢复正常6例(28.6%),15例(71.4%)术后仍持续高血压,其中13例(86.7%)患者减少降血压药物使用。
结论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肾上腺醛固酮瘤切除术安全有效,是肾上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外科手术治疗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复习了国内外有关根治性直肠癌治疗中TME的概念和原则,并与传统手术进行了比较。结果:Heald总结了112例根治性切除术表明,5年内复发率为2.7%,5年生存率为87.5%。Enker报告了246例可治疗的Dukes B和C级病例中,局部复发仅18例(7.3%),5年生存率74.2%。但与传统手术相比,TME手术瘘的发生率较高。结论:选择TME术,使直肠癌手术后局部复发的控制和生存率明显改善。降低了预防性结肠造口、阳痿的发生等。提高了保肛率。 相似文献
49.
Itwasrarelyreportedaboutthebroncho-hyperreactivity(BHR)inpatientswithpulmonarytuberculosisinChina.Accordingtomea-surementvalueofBHRin103patietswithactivepulmonarytuber-culosis,weinvestigatecorrelationbetweenBHRandobstructionoflittleairway.TheobjectivewastostudyeffectofincreasedBHRonpulmonaryrehabilitationinpatientswithactivepulmonarytubercu-losis.1Subjectandmethods1.1Subject103patientsconsistingofoutpatientsandinpatientsparticipatedinourstudy.Amongthesepatients,58… 相似文献
50.
上皮间质转化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PCa)是一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2010年美国癌症协会估计每年新发病例在各种肿瘤中最多,死亡率仅次于肺癌。未发生远处转移的PCa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接近100%,但是,发生转移的PCa患者的预后很差。因此研究肿瘤转移的机制尤其是肿瘤细胞如何从原位脱离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目前最流行的转移机制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其在PCa转移中的潜在作用。我们也将进一步讨论了间质上皮转化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最后是两者的相互作用在肿瘤转移全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