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8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又称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是一组起源于骨髓细胞的恶性肿瘤 ,有着相似的临床表现 ,同时又具有各自独特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的特征。AML可能继发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当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鉴别诊断后 ,就可确定AML的治疗方案。一般把AML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 :诱导治疗和缓解后治疗。1 诱导治疗诱导治疗的目的是达到完全缓解 (CR) ,通常需要经过一段骨髓抑制期 ,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例外。完全缓解率一般为 60 %~ 85 % ,在 60岁以下的原发性AML患者 ,CR率通常可达到…  相似文献   
302.
患者女性,36岁。因低热、骨痛1周于1988年10月住院。查体除中度贫血貌、左腰部皮肤2cm×3cm紫癜、胸骨压痛外,余无阳性体征。Hb70g/LWBC 5.3×10~9/L,原淋0.06,幼淋0.14,淋巴0.40,BPC80×10~9/L。骨髓检查增生明显活跃,原淋0.21,幼淋0.67,原始细胞以小细胞为主,粒、红、巨三系受抑。POX(-),PAS(+),积180分。按FAB分型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L_1型)。  相似文献   
303.
<正> 血小板生成系统包括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和循环池中血小板两大部分,是造血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巨幼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临床上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表明DNA合成障碍时,不仅影响到红系统和粒系统,也引起血小板生成系统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长期以来,国内外血液工作者对骨髓巨核细胞形态学、巨核细胞DNA多倍体化、血小板生成动力学以及血小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04.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镜对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瘤细胞进行了观察,比较了骨髓瘤细胞与正常浆细胞的异同点。不同患者的瘤细胞形态变化不尽相同,可能导致不同的临床过程。对瘤细胞释放异常球蛋白的形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05.
应用改良Undritz法对129例成人急性白血病进行甲苯胺蓝染色(TBS)及半定量分析,试提出当白血病细胞TBS的阳性率和积分分别大于30%和60%时,为考虑诊断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ABL)的标准之一。129例中有4例修正诊断为ABL,原诊断均为AM-M3。通过在不同细胞中TBS阳性和阴性对照的观察,认为该法对识别ABL,尤其在与AML-M3鉴别时,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6.
本文用透射电镜对1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瘤细胞进行了观察,试将瘤细胞分为四种类型:淋巴样、过渡型、浆细胞样以及典型的瘤细胞,从形态学方面探讨了其分化过程和瘤细胞分泌病理性免疫球蛋白的彤式,并对其病理机理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307.
为观察4种重组人类集落刺激因子(rh-CSF)即白细胞介素3(IL-3)、粒巨噬细胞CSF(GM-CSF)、粒细胞CSF(G-CSF)和巨噬细胞CSF(M-CSF)和两种联合时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对21例AM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在体外增殖能力及4种造血生长因子刺激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麦明,4种CSF能诱导或促进2/3患者的AML细胞的增殖,以IL-3刺激作用最强(53%),G-CSF  相似文献   
308.
本文报道了16例急性白血病、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接受非净化自体骨髓移植。移值过程中有4例并发了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为23.5%.4例均为应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后2~4天发生,血尿持续时间为5~40天,中位数8天,经过治疗均痊愈。  相似文献   
309.
胸腔穿刺辅助诊断和治疗维甲酸综合征1例王椿许莲蓉张金梅冉家彦乔振华张辉何军华患者女,34岁,因“间断发热伴牙龈肿痛20天”于1994年2月26日就诊于当地医院,查WBC38×109/L,分类见早幼粒细胞占44%。2月28日骨髓象检查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  相似文献   
310.
目的观察以氟达拉宾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惰性淋巴瘤的疗效及临床耐受性。方法予133例惰性淋巴瘤患者氟达拉宾联合环磷酰胺(FC方案)或氟达拉宾联合米托蒽醌及地塞米松(FMD方案)治疗2~6个疗程,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初治患者完全缓解(CR)率为55.6%(25例),部分缓解(PR)率为42.2% (19例),总体有效(OR)率为97.8%(44例)。复发难治患者的CR、PR和OR率分别为48.9%(43例)、40.9% (36例)和89.8%(79例)。完成2~4个疗程者的CR率为24%~47%,完成5~7个疗程者的CR率达59%~100%。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结论以氟达拉宾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初治及复发难治惰性淋巴瘤患者的缓解率高,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