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言语不利、  相似文献   
72.
73.
本文探讨滚法教学重点三阶段,难点两关键的教学规律.并探讨了滚法发力形式、力的传导及两力交汇点的概念及对滚法教学的帮助作用.滚法是上海推拿名家丁季峰老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在一指禅推法的基础上创造发明而成.此法一成,即独树一帜,盛行天下,成为推拿界使用范围最广、使用最多的一种手法.如何搞好滚法教学,抓住滚法教学的重难点,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出滚法教学重点三阶段,难点两关键的教学规律,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脑胶质瘤中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表达与胶质瘤细胞恶性程度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脑胶质瘤和7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cyclinD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观察并分析各病理等级中两者表达的阳性率和标记指数。结果 脑胶质瘤组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率60、9%(28/46),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组的14.3%(1/7)(P〈0、05)。随着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增高,cyclin D1的阳性率明显升高,在高、低恶性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4.2%vs45.5%,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cyclin D1与PCNA的平均标记指数呈明显正相关(r=0.576,P〈0、05)。结论 人脑胶质瘤中cyclin D1的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和病理学分级关系密切,可能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恶性转化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5.
王新军  赵普学 《铁道医学》2000,28(2):105-106
目的 探讨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患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定期随访。结果 肿瘤全切率84.2%(64/76),面神经解剖保留率87.1%,术前有听力者听神经保留率51.7%,无手术死亡。平均随访4.6年未见复发。结论 采用显微技术行大型听神经瘤经枕下乙状空运入路切除术,是提高肿瘤全切率和面、听神经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6.
垂体腺瘤术后复发可以再次手术治疗,但复发性垂体腺瘤的手术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001年3月至2005年7月,作者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应用德国BrainLAB公司生产的VectorVision2神经导航系统经鼻蝶手术治疗61例复发性垂体腺瘤,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肿瘤的全切率,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牵引推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牵引推正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后疗效指数与X线片下颈椎失稳的改善情况的相关性,探索牵引推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方法:依据纳入标准收集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用牵引推正法进行治疗,对每一病例手法治疗10次后依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确定疗效指数;同时记录治疗前后颈椎X线片下椎体水平位移值,统计分析牵引推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后疗效指数及X线片下颈椎失稳的改善情况的相关性,对两者进行一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30例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判断(VAS评分)及主要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结果显示牵引推正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失稳)的有效方法,且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曲线拟合优度较好,R2=0.448,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疗效指数=0.629+0.184×X线片显示的位移改变。结论:牵引推正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失稳)的有效方法;牵引推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失稳)的疗效与X线片下颈椎失稳的改善情况呈正相关;牵引推正法手法作用机制是通过整复前后移位的颈椎关节,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且疗效的优劣与X线片下颈椎前后移位的改善情况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常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sy drugs,AEDs)对癫痫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影响,以及多维生素补充疗法对癫痫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癫痫发作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依据服药种类,将105例患者分为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MZ)组25例、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组23例,苯妥英钠(phenytoin,PHT)组30例、托吡酯(topiramate,TPM)组12例,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组15例,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并选择同期就诊的未口服AEDs的癫痫患者30例为癫痫对照组,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Hcy、叶酸(folacin,Fol)、维生素B12(vitamin B12,VitB12)水平测定,比较各AEDs药物组与健康对照组、癫痫对照组患者间各指标的差异;从HHcy患者中随机选取32例进行叶酸和VitB12补充治疗,随访观察6月,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6月的Hcy、Fol及VitB12水平;比较维生素辅助治疗患者和单一AEDs治疗患者间癫痫发作改善情况。结果:CMZ组、PHT组、TPM组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癫痫对照组(FHcy=31.581,P=0.000),VPA组、LTG组Hcy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和癫痫对照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077,P=0.782);癫痫对照组、VPA组、LTG组发生HHcy症患者均为2例,分别占6.67%、8.70%和13.33%,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CMZ组、PHT组、TPM组HHcy患者分别为20例(占80.00%)、20例(占66.67%)、8例(占66.67),发生比例均高于癫痫对照组(χ2=30.556,P=0.000);30例接受AEDs药物治疗的HHcy患者服用维生素干预后不同时间点Hcy、Fol和VitB12水平有统计学差异(FHcy=482.541,P=0.000;FFol=48.123,P=0.000;FVitB12=26.286,P=0.000),服药后血浆Hcy明显下降,Fol和VitB12则明显升高;给予维生素干预治疗的30例HHcy患者中,12例完全控制癫痫的发作,13例显效,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3.33%,1例无效,1例恶化;仅给予AEDs治疗的22例患者中,7例完全控制发作,9例显效,3例有效,总有效率84.34%,2例无效,1例恶化,2组间疗效经非参数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26,P=0.001)。结论:服用AEDs可引起HHcy,维生素补充疗法可有效减低癫痫患者Hcy水平,减少患者癫痫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室出血并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方法报告96例原发性脑室出血,38例采用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早期注射尿激酶(1组),58例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早期注射尿激酶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2组)。结果两组死亡分别为10例(26.3%)、5例(8.6%);颅内感染分别为3例(7.9%)、1例(1.7%);脑积水分别为9例(23.7%)、2例(3.4%)。在死亡率、颅内感染率、交通性脑积水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0.01,<0.01)。结论侧脑室外引流、早期注射尿激酶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并阻塞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六法配合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SA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均给予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腹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腹部推拿六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并检测IGF-1、TNF-α、IL-10表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3%,显著高于对照组76.27%(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和工作、心理和社会适应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A、RVA、BA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F-1、IL-10表达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NF-α表达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推拿六法配合腹针能够有效改善CSA患者临床症状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