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0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目的 :分析颈椎射频消融术后颈椎感染的翻修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6年7月在我科接受翻修手术的9例颈椎射频消融术后颈椎感染患者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51.8±4.3岁(34~61岁),均在接受颈椎射频消融术后1周内(3~7d)神经症状再次出现或加重,其中5例患者神经症状加重程度超过射频消融术前,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提示存在颈椎感染,9例均存在椎间隙感染,3例伴有硬膜外脓肿,1例伴有椎体感染。入院后行翻修手术治疗,均行颈椎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其中3例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6例行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测量评估射频消融术前患者手术节段椎间隙的高度和椎间盘退变情况,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翻修手术前后的颈部及上肢疼痛情况,用JOA评分评估翻修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射频消融术前,接受射频消融的11个节段椎间隙相对高度为0.19±0.07(0.14~0.25),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为Ⅲ级4个节段、Ⅳ级7个节段。翻修术后所有患者颈部及上肢疼痛VAS评分及神经功能JOA评分较翻修术前明显改善(P0.05)。平均随访2.8年(1~3.6年)。末次随访时,患者颈部及上肢VAS评分由翻修术前的6.3±1.2分和5.8±2.1分改善到1.6±1.0分和1.5±0.9分(P0.05);JOA评分从翻修术前的9.5±3.8分改善到13.5±3.6分(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植骨不融合等其他并发症。结论:颈椎翻修手术是处理颈椎射频消融术后严重颈椎感染的有效方法。严格控制颈椎射频消融术适应证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测量颈椎病前路减压撑开植骨融合术后颈前柱高度变化,探讨其对术后功能改善率的影响. 方法 采用 SigmaScan Pro 5软件包测量 60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前后颈椎 X线侧位片的前柱高度,按 40分法对其手术前后脊髓功能进行评分,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后颈前柱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其高度增加的百分数与术后改善率呈显著相关性 (r=0.76, P< 0.01). 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撑开植骨固定融合技术可有效恢复颈前柱高度,从而提高颈椎病的功能改善率.  相似文献   
143.
狂犬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狂犬病在我国的流行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狂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为此,就近年来有关狂犬病的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4.
背景: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D,L-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具有可吸收、细胞毒性小及硬度可调性的特点,符合作为人工硬脊膜材料的基本条件。但由于PLGA的表面缺乏功能性基团,生物相容性难以达到满意的要求。目的:通过加入Ⅰ型胶原和壳聚糖对PLGA进行表面改性,观察其作为人工硬脊膜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5/12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材料:多孔PLGA膜由济南岱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Ⅰ型胶原蛋白由美国Sigma公司提供,壳聚糖由上海其胜生物制剂医疗器械公司提供,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细胞所提供。方法:制作多孔PLGA膜、PLGA/Ⅰ型胶原复合膜(简称PG膜)、PLGA/Ⅰ型胶原/壳聚糖(9∶1)复合膜(简称PGC9∶1膜)、PLGA/Ⅰ型胶原/壳聚糖(5∶5)复合膜(简称PGC5∶5膜)。主要观察指标:各膜接触角、吸水率测定。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1,3,7d后纤维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毒性。结果:接触角分别为:PG膜0.05)。第3,7天,多孔PLGA膜与PG膜、PGC9∶1膜各组间,PGC9∶1膜与PGC5∶5膜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GC9∶1膜可进一步改善复合膜的细胞黏附及增殖,PGC5∶5膜可抑制细胞增殖与分化。结论:PLGA膜的表面复合Ⅰ型胶原和壳聚糖可提高复合膜的生物相容性;PLGA/Ⅰ型胶原/壳聚糖(9∶1)复合膜在生物相容性方面基本符合人工硬脊膜的材料要求。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总结应用前路齿突拉力螺钉或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技术治疗成人新鲜齿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成人齿突骨折患者,男29例,女17例;年龄19-68岁,平均40.5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其中7例患者伴有神经功能障碍,术前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9-14分,平均12.7分。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骨折33例(71.7%),Ⅲ型骨折13例(28.3%)。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寰椎前脱位,术前寰齿间距(atlanto-dens interval,ADI)3-7 mm,平均4.3 mm,术前进行颅骨牵引术,均可复位。采用前路齿突拉力螺钉或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观察寰枢椎复位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共置入25枚齿突螺钉和84枚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术后X线片及三维CT检查显示25枚齿突螺钉位置均较好,3枚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倾角不够,螺钉部分穿破椎动脉孔内侧壁,椎动脉造影未见椎动脉损伤;1枚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倾角过大,螺钉部分穿破椎管内侧壁,未出现新的神经损伤症状;其余螺钉位置满意。术后ADI为1-2.5 mm,平均1.6 mm。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为14-17分,平均16.2分,平均改善率为89.3%。1例行前路齿突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齿突骨折端硬化,有明显的骨不连发生,其余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7.8%;随访期间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螺钉断裂和寰枢椎再移位、失稳现象。结论选择前路齿突拉力螺钉或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技术治疗成人新鲜齿突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6.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肝细胞癌辅助治疗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果,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抑制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然而其总反应率仍不尽如人意,因此目前急需寻找合适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PD-1抑制剂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本文就PD-1抑制剂治疗肝细胞癌的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7.
目的研究及观察苦参素对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及纤维化状态的影响程度,为乙型肝炎治疗方法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乙型肝炎治疗(对照组)35例和常规治疗加苦参素(观察组)35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细胞免疫、红细胞免疫及血清纤维化指标进行比较,检验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红细胞免疫及血清纤维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的CD3+、CD4+及免疫黏附促进因子(FEER)、促肿瘤红细胞花环率(ETE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CD8+、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及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则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可有效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状态,且对于患者的纤维化状态也有积极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回顾颈椎前路手术中相关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手术治疗859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及颈椎外伤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对术后出现脊髓损伤症状加重及相关神经损伤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9例患者中共5例发生脊髓损伤,发生率为0.58%;1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12%;1例发生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12%.术后血肿发生脊髓损伤4例,经过清除血肿、甲基强的松龙等药物、高压氧及时治疗,均逐渐恢复至正常;术后发生脊髓损伤症状加重1例,经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治疗及激素、高压氧治疗后脊髓损伤症状逐渐恢复至原有水平.术后发生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患者2例经过激素、脱水等药物保守治疗,术后3个月内均恢复至正常.结论 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及颈椎外伤患者行颈椎前路手术中均可能发生脊髓损伤及相关神经损伤,如能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relevant causes for and treatment of nerve injuries in the anterior cervical surger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8 to December 2009,859 cag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ossification of cervical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and cervical spine trauma were treated by anterior cervical surgery.This study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seven cases who were with worsened symptoms of spinal cord injury and related nerve injury. Results Of 859 cases,five cases(0.58%)were with spinal cord injury,one(0.12%)with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jury and one (0.12%)with laryngeal nerve injury.Hematoma occurred in four cases after surgery caused spinal cord injury and all the four patients recovered to normal after removal of the hematoma and timely treatment with mythylprednisolone and hyperbaric oxygen.Cervical spine trauma was worsened in one patient after the anterior cervical surgery.The patient restored to its original level of spinal cord gradually through some measures such as tracheotomy,ventilator support,hormone therapy and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Laryngeal nerve injuries in two cases recovered to normal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with hormone,dehydration and other drugs within three months after surgery. Conclusions Anterior cervical surger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ossification of cervical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and cervical spine trauma are likely to induce the related nerve damage.The good prognosis can be obtained under timel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49.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7(IL-17)在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椎间盘退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相对定量PCR(RQ-PCR)方法检测42例退变椎间盘组织(26例来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例来自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及8例正常对照椎间盘组织(来自4具新鲜尸体)中IL-17和孤独受体(retinoid-relatedorphanreceptor,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入选标本CD4表面抗原、IL-17表达水平.[结果]退变组椎间盘组织IL-17、RORγT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相对表达量(P<0.05),且腰椎间盘突出组和腰椎管狭窄组IL-17、RORγr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9,P=0.507,T=421,p=0.38);IL-17mRNA和RORγTmRNA相对表达水平呈线性关系(r=0.381,P=0.013);退变组椎间盘组织IL-17、CD4细胞表面抗原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腰椎间盘突出组和腰椎管狭窄组IL-17、CD4细胞表面抗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P=0.265,t=1.459,P=0.152).[结论]IL-17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显著升高,说明IL-17参与椎间盘退变的病理过程,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可能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0.
[目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使用两种植骨重建钛网,评价两者临床及影像学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09年12月行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手术113例.其中现有钛网63例:男33例,女30例;平均年龄52岁;新型钛网50例: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4岁.术后3、6、12个月随访颈椎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的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系统进行神经功能评价,比较两种钛网手术前后上述方面的差异.[结果]随访观察至术后12个月,现有钛网组椎间高度平均丢失(1.7±0.4)mm,颈椎曲度平均丢失4.9°±0.6°,新型钛网组椎问高度平均丢失(0.4±0.5)mm,颈椎曲度平均丢失0.9°±0.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现有钛网组患者术后JOA评分神经功能恢复率平均64.9%±3.7%,新型钛网组为67.1%±3.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现有钛网组长期颈肩部疼痛8例、神经症状复发2例、螺钉断裂2例;新型钛网组仅有2例长期颈肩部疼痛.[结论]新型钛网在维持术后椎问高度和颈椎曲度方面优于现有钛网,而在JOA评分改善率方面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