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和易患因素。方法 64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50例(年龄≥60岁)和对照组14例(年龄<60岁)。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多数患者表现为腹痛、便血、腹泻三联征,两组腹痛、血便、腹泻症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②结肠镜下以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为主要表现,病变主要发生于左半结肠,两组间病变部位比较无显著差异;③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老年患者,多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多数患者预后良好;④老年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老年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便血、腹泻;病变部位主要累及左半结肠。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是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好发因素。贫血、低白蛋白血症是缺血性结肠炎重要的危险因素。CRP增高提示炎症反应也可能是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2.
中药复方丹参(861冲剂)治疗肝纤维化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应用861冲剂治疗慢活肝、慢迁肝和早期肝硬化60例,结果表明861冲剂连服2半以上可明显改善症状,ALT保持正常而不再波动者占70%,并使白蛋白保持在正常水平,对升高的球蛋白有使其下降趋势.治后半年、2年其PⅡP均值较治疗前下降至接近正常和回到正常范围,LN则回到正常范围内。腹部B超检测门脉正常患者97.4%维持正常宽度,对已增宽的门脉有61.9%宽度下降;已肿大的脾脏40.7%有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93.
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于1990年5月14~17日在上海举行。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于会前收到论文286篇,其中3篇列为大会发言,其余在分组小会上报告,内容如下。一、有关中西医结合辨证、发病机理的基础研究1.临床病理研究为了研究肝炎黄疸高峰与消退不同阶段血清乙肝病毒标记物(HBVM)表达方式与肝脏病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解放军302医院进行了研究,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对患者行肝脏活组织检查及血清乙肝病群标志物检测。其结果表明:(1)HBeAg 阳性率中、重型患者明显高于轻型。(2)治疗后 HBVM 除 HBeAg 阴转外,其余6项均无明显变化。说明 HBVM 并不因肝脏病理变化的改善或消失而发生有意义的转变。(3)肝  相似文献   
94.
美国消化疾病1989年年会于5月13日至19日在美国华盛顿区举行,在这为期一周的消化系疾病周(DDW)期间,美国胃肠病学会(AGA)美国胃肠内镜学会(ASGE),美国消化外科学会(SSAT)和美国肝病学会(AASLD),分别举行了学术会议,共收到论文4191篇,在大会宣读145篇,大字报公布1242篇,另有2784篇收入论文集。笔者有幸参加此次会议,现将有关ERCP的报告及进展,摘要综述如下:一、梗阻性黄疸的内引流(Stent)Dowsett,Williams等对于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胰腺恶性肿瘤所致低位胆道梗阻进行了内镜治疗463例回顾性分析,表明低位胆道梗阻的姑息治疗,可以通过外科旁路手术或内镜内引流来完成;在回顾性的研究中,内引流管置入术的结果已被证验与外科手术一样有效。经内镜的内引流管置入与经皮经肝引流管置入比较,合并症较少。Mid  相似文献   
95.
酸相关疾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评价国产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入选97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6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和善宁注射液,用法均为0.1mg静脉推注,随后以0.6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q12h,24h内出血停止者,再连续用4d.结果:24h止血试验组53例,止血成功率为80.30%;对照组止血27例,止血成功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381 5).治疗期间再出血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7.0%和7.4%,差异无显著性(P=0.225 2).试验组3,6,12,24h止血率分别为6.06%,27.27%,48.48%,80.30%;对照组分别为0%,23.33%,50.00%,90.00%,差异无显著性(P=0.599 3).试验组给予输血31例,最大输血量为2 800mL,平均输血量为725.16mL.对照组输血人数为17例,最大输血量为800mL,平均输血量为480.00mL,差异无显著性.在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国产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7.
目的:临床验证枯草杆菌、屎肠球菌(美常安)治疗急慢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盲法、平行对照研究.其中急性腹泻95例,慢性腹泻48例;急性腹泻疗程5d,慢性腹泻疗程14d,观察腹泻缓解时间及腹泻伴随症状(腹疼痛、腹胀、里急后重等)变化.结果:急性腹泻于疗程结束时,试验组腹泻缓解率为91.67%(44/48);大便成形率为78.05%(32/41);腹泻伴随症状积分明显下降,腹泻综合疗效评估显效78.72%(37/47),有效率为10.64%(5/4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腹泻组3d时腹泻缓解率为37.50%(9/24),起效比对照组迅速,2组比较P=0.039 5;疗程结束时腹泻缓解率为91.67%(22/24),大便成形率为62.50%(15/24),腹泻伴随症状明显下降;综合疗效评估显效66.67%(16/24),有效25.00%(6/24).安全性研究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成人急慢性腹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8.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良、恶性溃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I)、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II),探讨胃溃疡及胃癌患者血清PGI、血清PGII及血清PGI/血清PGII的变化规律。方法研究了2005年5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者171例,并设正常人对照12例:用免疫放射法(IRMA)测定了其血清PGI及PGII并计算PGI/PGII即PGR。171例胃病患者分组情况:①消化性溃疡组105例;②胃癌组66例。结果①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I及PGII升高(P<0.05)。在溃疡组的分层研究中,血清PGI及PGII升高在活动组更为明显,而在愈合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②胃癌患者血清PGI降低、PGR降低(P<0.01)。在胃癌组的分层研究中:早期胃癌患者PGI及PGR明显降低;进展期胃癌患者PGI及PGR亦降低,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测定血清PGI、PGII水平及PGR值对胃溃疡及胃癌患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
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口服三联活菌和二联活菌前后肠道菌群、粪便pH、粪氨、血氨及血浆内毒素的变化。方法 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共 7种进行培养和计数。 5 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 2组 ,分别予三联活菌及二联活菌治疗 14d。测定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菌落计数、粪便 pH值 ,粪氨、血氨 (干片法 ) ,血浆内毒素 (改良鲎试验法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肝硬化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 ,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减少 (10 .0 4± 0 .78比 9.4 8± 1.13,P <0 .0 5 )。治疗后 ,三联活菌组双歧杆菌由 9.4 6± 1.0 9增至 10 .30± 1.11;二联活菌组由 9.81± 0 .6 2增至 10 .4 4± 1.0 8,差异均有显著性 (P值均 <0 .0 5 )。且血氨、粪氨和粪便 pH值降低 (P <0 .0 5 )。二联活菌可降低合并内毒素血症的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 [(0 .0 876± 0 .0 117Eu/ml比 (0 .0 6 85± 0 .0 2 4 6 )Eu/ml,P <0 .0 5 ]。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 ,并降低血氨、粪氨和粪便 pH值。  相似文献   
100.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溃疡及胃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I、血清胃蛋白酶原Ⅱ,探讨胃溃疡及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Ⅱ及血清胃蛋白酶原I/血清胃蛋白酶原Ⅱ比值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PGⅠ及PGⅡ并计算PGI/PGⅡ的比值即PGR.结果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I及PGⅡ升高.在溃疡组的分层研究中,血清PGI及PGR升高在活动组更为明显,而在愈合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胃癌患者血清PGI降低、PGR降低.在胃癌组的分层研究中:早期胃癌患者PGI及PGR明显降低;进展期胃癌患者PGI及PGR亦降低,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测定血清PGI、PGⅡ水平及PGR值对胃溃疡及胃癌患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