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调查克拉玛依市农业综合开发区内的蚊虫。方法用人帐诱法、扫网法进行调查。结果克拉玛依市农业综合开发区采集制作蚊虫标本6 381份,采获蚊虫3属6种,按蚊属1种,伊蚊属3种,库蚊属2种;季节消长呈坡型,蚊虫于4月下旬开始出现,10月以后逐渐消失,以7月为活动高峰。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49.97%,米塞按蚊(15.04%)、刺扰伊蚊(12.85%)、里海伊蚊(10.95%)所占比例相当,为该地区侵扰人类的重要蚊种。结论淡色库蚊、米塞按蚊、刺扰伊蚊、里海伊蚊是该地区危害人类的主要蚊种,本调查为蚊虫防制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对蚤类幼期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蚤类幼期研究较为薄弱的状况 ,作者等在 2 0多年实践中 ,对 4 8种蚤的幼期进行了形态学、生物学及培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探索 ,建立了幼期分段培养法和幼期全平皿培养法 ,它不仅可为研究卵、幼虫和蛹的形态提供丰富的标本材料 ,而且为观察生活史提供了准确、无污染、不依赖基础的简便方法。蚤卵的表面结构 ,幼虫破卵器形态、刚毛毛序和形状 ,裸蛹的培养及其形态学研究结果 ,已在蚤类分类、生物学和系统发育等方面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幼期培养方法的改进和完善 ,必将对蚤类成虫的研究和疾病防治起到推动作用。作者对蚤类幼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蚤蛹的形态描述 ,蛹期计算以及“茧蛹”等不当术语的使用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对新疆碘缺乏病严重流行、经济文化发展滞后、土盐资源丰富地区目标人群的碘需求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定性调查,寻找影响碘缺乏病严重流行区碘利用的主要障碍,为制定碘缺乏病严重流行区碘市场和传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土(滩和岩)盐资源丰富,碘盐普及率较低的吐鲁番地区的吐鲁番市、阿克苏地区的乌什县、和田地区的策勒县与墨玉县为现场研究。结果:多数成人知道缺碘能引起甲状腺肿大,少数知道缺碘造成儿童智力损害;严重流行区的碘油匮乏,碘盐价格过高,农村销售网点不完善,土(岩)盐销售商贩走街串村私售现象普遍存在;容易接受的宣传方式是相关人员的现场讲解、看电视、领导宣传。学生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掌握较快,宣传挂画及图片对提高碘缺乏病的认识有促进作用。结论:新疆四县(市)碘缺乏病严重流行区的经济、文化程度、土盐资源丰富与食用土盐传统习惯是影响居民碘盐需求及改变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评估新疆北部地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为完善可持续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结果 触诊法检查8~10岁儿童480名,甲状腺Ⅰ度肿大者38人,甲肿率为7.9%;居民盐碘中位数为33.8 mg/kg,居民碘盐食用率为97.9%,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7.7%;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28.45 μg/L,低于50 μg/L的为7.6%,低于100 μg/L的占11.8%;家庭主妇和五年级学生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及格率分别为87.0%和80.0%.结论 新疆北部地区消除碘缺乏病的各项指标有所改善,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成果继续得到巩固,处于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