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5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260篇
内科学   26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96篇
综合类   577篇
预防医学   204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361篇
  4篇
中国医学   291篇
肿瘤学   9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3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β含量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 1β(IL 1β)含量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6 6例SARS患者血清IL 1β含量,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进展期SARS患者血清IL 1β含量为0 2 9±0 2 0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型SARS患者血清IL 1β含量为0 76±0 37ng/ml,显著高于普通型SARS患者;重型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IL 1β含量变化多样。结论:SARS患者存在免疫反应异常,血清IL 1β含量变化可能是SARS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2.
目的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及手术制备全层皮肤缺损的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创面模型,观察肉桂醛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并基于PTEN诱导假定激酶(PINK)1/帕金森病蛋白(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探讨肉桂醛对糖尿病大鼠创面的治疗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糖尿病组36只,糖尿病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肉桂醛组和贝复新组,每组12只,空白组与模型组创面常规消毒后予生理盐水,肉桂醛组创面局部外敷含4 μmol·L-1肉桂醛的聚乙二醇400(PEG 400)凝胶,贝复新组创面外敷贝复新凝胶,每日换药1次。观察各组创面愈合率,取干预后7、14 d大鼠创面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局部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IHC)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胶原纤维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IF)、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PINK1、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腹腔注射STZ后,与空白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随机血糖值显著升高(P<0.01),均高于16.7 mmol·L-1,且在造模后一段时间持续保持高血糖状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愈合情况较差,创面愈合率显著降低(P<0.01);干预后7 d,空白组创面已有鳞状上皮覆盖,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创面仅创缘少量结痂,创面中大量炎细胞浸润,组织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PINK1、Parkin、LC3Ⅱ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干预后14 d,空白组创面肉芽组织成熟,愈合良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创面炎细胞浸润和红细胞渗出尚未完全消退,组织VEGF、胶原纤维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INK1、Parkin、LC3Ⅱ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肉桂醛组和贝复新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较好,创面愈合率显著升高(P<0.01),干预后7 d组织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INK1、Parkin及LC3Ⅱ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干预后14 d组织VEGF、胶原纤维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PINK1、Parkin、LC3Ⅱ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肉桂醛能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上调创面愈合率,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的水平,增加VEGF、胶原纤维蛋白的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INK1/Parkin信号通路表达,激活线粒体自噬,抑制炎症反应,增加血管新生和胶原合成,从而达到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3.
医院评审是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对泰国医院评审认证的发展历程、核心理念和标准框架、评审员遴选和培训、评审流程与评审周期、评审结果等进行梳理,指出其具有注重持续改进和风险管理、评审的多元性、融入大爱理念、广泛开展评审标准细化项目等特点。在全面了解泰国医院评审认证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医院评审工作的思考,如:与医保支付体系对接,加强评审员体系建设,注重体现医院功能定位等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合体细胞滋养层细胞外囊泡(STB-EV)阻止母体恶性肿瘤侵袭、转移至胎儿的相关机制。 方法选择2015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进行剖宫产术分娩的1例妊娠合并宫颈癌(CCP)患者被肿瘤侵犯的胎盘组织为研究对象。宫颈癌细胞系SiHa细胞和人滋养层细胞系HTR-8细胞,均由本院西部妇幼医学研究院-分子与转化医学实验室馈赠。其中,本例CCP患者被肿瘤侵犯的胎盘组织制作组织切片后,于光学显微镜(×400)和电子显微镜(×2 000)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STB-EV及合体细胞滋养层(STB)旁宫颈癌细胞自噬性死亡情况等;而SiHa细胞与HTR-8细胞培养后,用于Transwell迁移实验与细胞划痕实验。将SiHa与HTR-8细胞共培养,纳入研究组;单独培养的SiHa细胞,纳入对照组。对2组细胞进行Transwell迁移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2组Transwell小室穿膜细胞数、细胞迁移率等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对本例CCP患者被肿瘤侵犯的胎盘组织制作组织切片后,于光学显微镜(×400)下观察结果显示,与STB相邻宫颈癌细胞自噬性死亡、凋亡和固缩性坏死显著。电子显微镜(×2 000)下观察结果显示,宫颈癌细胞累及胎盘绒毛组织时,STB分泌的STB-EV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胎盘组织。②2组细胞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穿膜细胞数为(597.6±87.7)个/视野,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 358.4±203.0)个/视野,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90、P<0.001)。③2组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划痕后48 h时,研究组细胞迁移率为(26.6±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9±3.7)%,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2、P=0.035)。 结论STB分泌的STB-EV可能参与母体肿瘤细胞广泛自噬性死亡,从而阻止母体肿瘤细胞侵袭胎盘、影响胎儿发育。  相似文献   
35.
药物流产(MA)是早孕期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主要药物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二者联合使用,可使早孕期孕妇完全终止妊娠率达到90%。但是,MA导致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长、量多,甚至阴道大流血,而需采取急诊刮宫术治疗等,尚未被彻底解决。如何安全、有效终止早孕期妊娠,保护女性生殖健康是目前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美国妇产科医师学学会(ACOG)发布的《2020 ACOG实践简报:孕龄≤70 d药物流产(No.225)》对早孕期孕妇终止妊娠,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笔者拟就该简报对MA用于孕龄≤70 d孕妇的临床效果评估,MA用药方案、禁忌证、适应证,MA前咨询和检查,MA疼痛管理,MA后观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随访管理、避孕措施9个方面基于循证医学推荐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6.
目的:为了了解不同类型肺结核治疗前后的免疫状况是否有变化。方法:C地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涂阳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以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做了淋巴巴细胞转化率、T细胞亚群分类、LAM-IgG和TNF水平测定。结果表明: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病人LTT、CD4、CD4/CD8降低,治疗后上述接近正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除上述指标异常 外TNF水平明显升高,结核组血清LAM-IgG水平升高,治疗后抗体反应程度减弱,这可能反应了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阐明神经束支定位法在远端尺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 4 2例远端尺神经损伤病例 ,进行神经内束支分离 ,双极电刺激定位后束膜吻合 ,与 17例外膜吻合组对照。结果 :束支分离定位法在远端尺神经损伤修复中的成功率为 90 .5%,治疗组较对照组感觉恢复率有提高 ,但无明显差异 ( P>0 .0 5) ,运动功能恢复率显著提高 ( P<0 .0 1)。结论 :神经内束支分离定位应用于远端尺神经损伤修复是可行的 ,并能提高其功能恢复率。  相似文献   
38.
新兵及学员肺结核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新兵及学员肺结核病人的临床特点和转归,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有效地加强部队对肺结核的防治工作,采用历年住院病人病案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入伍1年以内新兵肺结核及学员肺结核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met在乳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为寻求抗人乳腺癌血管生成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80例乳腺癌、20例乳腺纤维腺瘤的微血管密度和c-met蛋白表达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乳腺癌组织微血管计数、c-met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显著相关(P<0.01)。高微血管计数与c-net阳性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原癌基因c-met激活参与调控乳腺癌的肿瘤血管生成,是一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0.
患者,男,29岁.因发热、咳嗽5天,巩膜皮肤黄染4天入院.原有呕血、黑便史.查体:体温37.4℃,呼吸20次.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肝上界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肋下未触及.肝区轻叩痛.脾肋下2cm,质中,无叩痛.移动性浊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