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1篇 |
内科学 | 133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13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7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背景:目前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惟一有效手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供体短缺、价格昂贵及免疫排斥反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避免以上缺点.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和慢性重症患者改善作用.方法:纳入纳入终末期肝病患者39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2例,慢性重肝衰竭患者7例.分离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行肝动脉插管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后1,2,4,8周进行生化检测,并观察其移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分别计算出CTP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观察各个时间段分值的变化.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2,4,8周,37例(93%)患者丙氨酸转氛酶逐渐降低,白蛋白、胆碱脂酶活力、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均升高(P < 0.01).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移植后8周内腹水减轻32例(80%),食欲改善34例(85%),乏力好转37例(93%),腹胀减轻34例(85%).CTP-B级和CTP-C级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均降低.所有移植患者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提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2.
我院自1996年8月至1999年9月应用 α_1b干扰素联合中药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6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3.
174.
我们采用中药虎金汤配合微量元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9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按就诊顺序随机 相似文献
175.
大黄对黄疸型肝炎患者Fas/Fas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ity Tlymphocyte cell,CTLs)介导的细胞免疫在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主要机制是通过FasL介导Fas阳性的肝细胞凋亡,因此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与肝炎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大黄为常用中药,具有泻下、保肝、利胆、消炎、清除内毒素、调节免疫等作用,本实验通过分析大黄对黄疸型肝炎肝坏死后肝组织及血清中Fas/FasL的表达变化特点,阐述大黄保肝、抗炎、退黄的作用机制。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解放军第180医院临床肝病中心2001年3月-2006年10月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03例(均出现黄疸),随机分为A、B两组,A… 相似文献
176.
我们2000年3月-2002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AsC 12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本组222例全部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56例,女66例,年龄12~63岁,平均48.5岁。所有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及临床表现,无其他慢性疾病,肝功能均正常。所有病例血清HBV-M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HBsAg、 相似文献
177.
178.
重型肝炎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基本核心启动子及前C区突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重肝)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及前C区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对52例重肝和52例慢性乙肝(CHB)进行HBV基因分型。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随机对15例B型和15例C型重肝患者的BCP区和前C区进行序列测定,分析HBV基因型与BCPT1762/A1764及前C区A1896突变的关系。结果泉州地区重肝的基因型以B型为主(48.08%),其次为C型(30.77%)和B/C混合型(17.31%),无A、E、F型存在。与CHB组比较,重肝组B型检出率明显降低,而C型和BIC混合型检出率明显升高。C型重肝患者BCPT1762/A1764双突变率显著高于B型(P〈0.05),而前C区A1896突变率在B、C型感染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型感染易引起较重肝损伤,而B/C型混合感染可能是导致重肝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C型重肝患者BCP T1762/A1764双突变率显著高于B型。 相似文献
179.
茵栀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8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4年1月~1999年1月收治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20例,其中80例应用茵栀汤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0例高胆红素血症病人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80例,男66例,女14例;年龄17~65岁,平均36.5岁。对照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平均年龄37.6岁。所有病例均按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标准确诊。每例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100μ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治疗组亚急性重型肝炎36例,慢性重型肝炎16例,淤胆型肝炎28例;对照组亚急性… 相似文献
180.
自体LAK细胞回输联合α-IFN或Ara-AMP治疗CHB疗效追踪观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南京军区临床肝病研究中心周佳彦,王崇国近年来在寻找治疗慢性乙肝(CHB)的理想药物中,我们试用重组α干扰素(IFNα-2a)或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