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酒石酸布托啡诺在妇产科手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酒石酸布托啡诺在妇产科手术后采用的不同镇痛方法,为临床用药提供选择.方法对60例全子宫切除术或剖宫产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持续镇痛组和临床按需静脉自控镇痛组,分别记录术后4、24、48h疼痛镇静评分,观察并记录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调查患者及家属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结果 硬膜外持续镇痛组疼痛镇静评分低于静脉自控镇痛组,各时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满意度分级硬膜外持续铁痛组优于静脉自控镇痛组.结论 硬膜外罗哌卡因、酒石酸布托啡诺混合液连续镇痛是一种完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一种新的滤过性手术小切口无巩膜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 86眼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 3mm的结膜小切口 ,距角膜缘前界 2mm做弧形板层巩膜切口行隧道式分离 ,用直径 1mm的环钻经隧道口切除小梁。 69例 73眼行传统小梁切除术作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随访 6~ 12月 ,平均 8个月 ,实验组眼压正常者 82眼 ,占 96% ,对照组眼压正常者 5 7眼占 78%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小切口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式相比具有手术范围小 ,降压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3.
玻璃体腔硅油注入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应用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结合硅油充填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对30例30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R),即玻璃体切除、膜剥离、应用重水、氩激光、冷凝、重水—硅油交换或气—液交换,以及硅油眼内充填。结果 30例30眼近期有效25眼(83.3%),失败5点眼(16.7%)。结论 玻璃体腔硅油充填可使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在短时间内复位,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破坏。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应用巩膜扣带术治愈的视网膜脱离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是否会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及其视力预后如何。方法:对21例23眼有视网膜脱离病史并经巩膜扣带术治愈的患者行超声乳化后房人工晶体植入,观察其术后的并发症及视力情况。结果:21例23眼行超声乳化后房人工晶体植入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发现一例视网膜脱离复发。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对于经巩膜扣带术治愈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产科门诊常规筛查糖尿病的孕妇3100例,按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MI)、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妊娠史分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妊娠史与GDM发病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对大龄、超重、有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妊娠史的孕妇应加强糖尿病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96.
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氩激光对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氩激光光凝术治疗 3 2例 44只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早期治疗组 14只眼 ,晚期治疗组 3 0只眼 ,随访 3~ 2 0月 (平均随访 6月 )。结果 :早期治疗组视力提高明显 ,且无一例视网膜新生血管出现 ,晚期治疗组可以有效封闭视网膜无灌注区 ,防止玻璃体积血的出现 ,改善其预后 ,激光治疗可有效防止或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结论 :采用氩激光治疗静脉周围炎早期较晚期有效 ,安全且并发症少 ,根据眼底荧光造影表现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及定期随访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真武汤含药血清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探讨真武汤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分别观察于3 h、6 h、12 h三个时间点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活性的影响,测定细胞存活率,选择建立体外心肌细胞损伤模型所需异丙肾上腺素的最佳时间及剂量。筛选真武汤含药血清的最佳浓度。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异丙肾上腺素(10-6mol/L)]、西药组[异丙肾上腺素+卡托普利(10-6mol/L)]、真武汤组(异丙肾上腺素+10%含药血清)。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细胞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的含量来衡量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免疫荧光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应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培养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1、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2、异丙肾上腺素10μmol/L作用6 h后,细胞存活率降低较明显;3、TBA法检测MDA含量:与异丙肾上腺素作用相比,真武汤使心肌细胞内MDA含量减少,使心肌细胞受损伤的程度降低;4、免疫荧光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变化,而真武汤与西药组较模型组线粒体荧光表达有所下降;5、TUNEL分析心肌细胞凋亡率:异丙肾上腺素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卡托普利组及真武汤10%含药血清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与异丙肾上腺素组相比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6、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异丙肾上腺素组心肌细胞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真武汤10%含药血清组和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真武汤能有效降低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够保护心肌细胞内线粒体,调节Bcl-2和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咳嗽变异性哮喘78例患者均使用糖皮质激素(普米克都保100μg,2次/d)吸入4周。结果72例症状明显缓解:用药后1周15例,2周22例,3周26例,4周9例,4例失访,5例用药4周仍有咳嗽症状,予以哮喘常规治疗,症状改善,1例为支气管内膜结核。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较好疗效,而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本病可以防治哮喘,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检测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与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实验组纳入105例AF患者,其中永久性房颤48例,阵发性房颤30例,持续性房颤27例.对照组为110例同期住院无房颤患者.所有纳入者均检测血浆H-FABP,同时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高敏肌钙蛋白(hs-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并做统计学分析.房颤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和3个月分别检验H-FABP浓度.结果 (1)H-FABP指标比较:AF组及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hs-cTnI指标比较:持续性房颤及永久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CKMB指标在各组间比较未见差异(;2)AF患者治疗后H-FABP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以阵发性AF组下降最明显.结论 H-FABP是检测AF患者存在心肌损伤较敏感指标,经过治疗后H-FABP水平下降,可能成为改善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全氟丙烷气体(C3F8)充填术后高眼压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43例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填充术后高眼压者采取观察和应用局部、全身降眼压治疗,并对6例采取穿刺术处理.结果 10例未用降眼压药物,眼压1周内恢复正常(10 ~21 mm Hg),27例应用药物治疗眼压恢复正常,6例经前房和或玻璃体腔穿刺,眼压恢复正常.术后随访2~4个月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C3F充填术后高眼压经过及时恰当的降眼压治疗,眼压均能恢复正常,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