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泽泻汤治疗痰浊型眩晕的量效关系.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颈部注射硬化剂建立痰浊眩晕模型,按照均匀设计原则将48只家兔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泽泻汤配比1,2,3组和西比灵组,每组8只,3个泽泻汤配比组分别按5∶2(泽泻50 g,白术20 g),1∶1(泽泻20 g,白术20 g),1∶1(泽泻35 g,白术35 g)组方投药,均按煎剂6 g·kg-1·d-1 ig,2次/d,连续ig给药2周,10周后分别观察舌苔、眼震持续时间及颈动脉血液动力学.结果:模型组比正常组体重明显增加(P<0.01),出现厚腻舌苔,眼震持续时间明显变长(P<0.01).与模型组相比,配比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下降(P<0.05),甘油三酯(TG)水平有更为明显的差异(P<0.01);配比1,3组TG,TC,LDL-C水平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配比2组相比,配比1,3组TG,LDL-C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 <0.05,P<0.01).配比3组左侧椎动脉(LV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较模型组加快(P<0.05),其右侧椎动脉(RVA)的Vs,Vd和Vm较模型组明显加快(P<0.01),基底动脉(BA)的Vs,Vd,Vm较模型组有明显加快(P<0.05或0.01).与西比灵组比较,配比3组实验动物RVA,BA的Vd有明显加快现象(P<0.05).结论:泽泻汤不同配比均能调节血脂代谢,改善眩晕模型的眼震症状,其中1∶1(泽泻35 g、白术35 g)配比能获得优于其他配比组和西比灵组的疗效.  相似文献   
42.
针对目前传统鉴定方法在中药鉴定过程中的不足(如多来源药材品种鉴定),结合分子鉴定的技术优势与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较为精确的中药鉴定方法,中药系统鉴定法.文章介绍了中药系统鉴定法的概念、原理及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中药系统鉴定法的提出,不仅从性状、显微、化学等“表型性状”方面揭示中药“种”的特征信息,还从其遗传物质DNA信息(基因型)的角度,更深层次的揭示“种”、“亚种”、“居群”等分类及演化关系等,为中药鉴定学科的深入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丹参功能基因表达水平与有效成分积累之间的关系,为揭示丹参药材质量差异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产地丹参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采用自己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3个功能基因SmAACT,SmCMK,SmIPPI的表达量,探讨功能基因表达水平与丹参酮类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丹参质量差异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道地产区河南、山西产丹参中有效成分含量及SmAA CT与SmCMK的表达水平相关系数相对较高,相关性明显,北京栽培丹参的这种相关性则较低.结论:SmAACT,SmCMK基因表达水平与丹参酮类成分积累具有一定相关性,而SmIPPI基因表达则对成分积累影响不大,说明丹参酮类成分的积累受上游途径SmAACT,SmCMK基因调控作用明显,SmAACT,SmCMK基因及其表达可作为丹参植物质量差异分析的分子靶标之一.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共聚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42例42眼,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同时行角膜病灶组织刮片染色检查。结果:真菌性角膜炎患者42例42眼,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观察到真菌菌丝为39例39眼,检出阳性率93%(39/42),行角膜病灶组织刮片染色镜检,观察到真菌菌丝为30例30眼,检出阳性率71%(30/42)。统计学分析表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4,P<0.05)。结论: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无创、高效、直观的检查设备,对真菌性角膜炎的初步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制一种野战手术车外接门斗,以满足战时伤员外科手术对环境的需求.方法:外接门斗主要由支撑杆、固定绳及地钉、篷布、地布组成.支撑杆为空心铁管,固定绳包括尼龙绳和木质紧固片2个部分,地钉上部焊接配套铁环防止固定绳滑脱,篷布和地布均采用防水面料.结果:该外接门斗可连接在手术舱室侧门,在手术舱室与外部环境之间构建一个密闭...  相似文献   
46.
1 烧伤外科发展简史与其它学科相比 ,烧伤外科起步相对较晚 ,但发展比较迅速。我国烧伤治疗水平现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已形成一套完善的治疗方案 ;基础研究亦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我国烧伤专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95 8年由于土法上马 ,全民大炼钢铁 ,致使烧伤病人骤然增多 ,上海瑞金医院首次成功救治了烧伤面积达 98%、3度烧伤面积占体表面积 2 3%的钢铁工人邱财康 ,这一史无前例的医学奇迹震惊世界 ,也鼓舞了国人 ,迅速掀起了烧伤救治的热潮。各地相继诞生了烧伤专业组织。这 10a被称作开始起步与经验积累阶段。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 …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筛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2月行OPCABG的患者2379例,记录术前、术中与急性心功能失代偿可能有关的因素.根据是否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分为2组: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组和非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组.采用1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中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368例(发生率15.5%),无一例患者死亡.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室壁瘤、术中房颤、术中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术前射血分数<40%、术前室性期前收缩、合并瓣膜病、心肌梗死史、入室心动过速、急诊手术、左主干病变为术中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合并室壁瘤、瓣膜病变、左主干病变、心肌梗死史、术前室性期前收缩、射血分数<40%,术中房颤、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入室心动过速和急诊手术为OPCABG患者术中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8.
位点特异性PCR方法的建立及对近源种鹿茸药材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针对正品鹿茸与近源种鹿茸药材饮片鉴别的难点,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近源种鹿茸药材分子鉴别方法.方法:根据鹿科鹿属种动物cytb全序列比对分析,设计1对能准确鉴别正品鹿茸(包括梅花鹿和马鹿)和其他近源种鹿茸的引物,在此基础上建立鹿茸药材位点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并对影响PCR结果的主要因素退火温度、Taq用量、循环次数以及模板用量和重复性等进行方法学考察和优化.结果:在方法学考察的基础上,在μL PCR反应体系,退火温度为65℃的条件下,能准确扩增出约323 bp大小的阳性DNA条带,经测序验证结果表明,系正品鹿茸原动物的Cytb基因序列片段,而伪品鹿茸未扩增出条带.结论:所建立的位点特异性PCR方法,能将正品鹿茸与其他近源种鹿茸药材鉴别开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重复性,可广泛应用于鹿类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49.
甘草β-香树酯醇合成酶的编码区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甘草β-香树酯醇合成酶(β-amyrin synthase,bAS)编码区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方法:根据已报道的光果甘草bAS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以甘草主根总RNA为模板扩增出甘草bAS基因的编码区序列.结果: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bAS基因编码区长为2 289 bp,编码762个氨基酸残基,命名为GubAs(GenBank注册号:FJ627179),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光果甘草、光叶百脉根、豌豆、截形苜蓿、大豆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达99%,92%,90%,90%,89%.结论:首次报道了甘草bAS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为进一步研究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机制及为甘草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0.
王学勇  崔光红  黄璐琦  高伟  袁媛 《药学学报》2008,43(12):1251-1257
本文首次从丹参毛状根中克隆得到了丹参4-(5′-二磷酸胞苷)-2-C-甲基-D-赤藓醇激酶(简称为SmCMK)的编码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注册号:EF534309。KEGG软件分析表明:SmCMK位于二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上游途径——非甲羟戊酸途径(DXP),是DXP途径上唯一的激酶。所克隆的SmCMK基因序列全长1 493 bp,包括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frame,ORF),推测编码396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质量为43.302 kDa,等电点(pI)值为6.78;含有71 bp的5′非转译区(5′ UTR)和232 bp的3′非转译区(3′ UTR)。末尾具有完整的AATAA加尾信号和PolyA结构,说明所克隆基因的序列较为完整。经序列比对分析表明,SmCMK与其他植物CMK激酶家族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受茉莉酸甲酯(MJ)诱导后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丹参酮类成分含量受MJ诱导后的增加趋势一致,初步证明了SmCMK基因表达量与丹参酮类成分的积累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丹参酮类成分的次生代谢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