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药用植物功能基因克隆新方法——成分差异表型克隆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目前大多数药用植物遗传背景薄弱,有效成分复杂,一般克隆方法难以获得有效成分生物合成相关功能基因的困境,笔者提出并实践了"成分差异表型克隆法",介绍了其概念、原理及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指出该方法尤其在有效成分次生代谢途径不明确、相关功能基因背景信息未知的情况下,进行功能基因克隆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为中药功能基因克隆研究探索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将为深入开展药用植物基因工程、道地药材形成机制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2.
胃“炎癌转化”是从胃的相关性炎症发生、发展到胃癌(GC)的一个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在我国,GC无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较高,预后较差,对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构建GC的防治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胃“炎癌”链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关键环节,现代医学对于CAG的治疗一般以去除病因及改善临床症状为主,这些治疗虽短期疗效较好,但往往缺乏明显的逆转性且易复发。中医药防治从“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出发,并且结合现代医学对“炎癌转化”的认识,对CAG及GC实施个体化防治原则,防治并重是控制胃“炎癌转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基于CAG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关键提出“脾虚宛滞”理论,认为脾虚是“炎癌转化”之根本,宛是“炎癌转化”之重要因素,滞是“炎癌转化”之关键,“脾虚宛滞”与胃“炎癌转化”进程息息相关。治疗上运用“健脾去宛”之法,其目的是健脾以培元,改善胃腑供血及调节机体免疫力;去宛以通滞,减少非可控性炎症的发生,改善炎性微环境,对胃的相关性炎症进行早期干预,控制胃“炎癌转化”进程,阻断、延缓甚至逆转胃黏膜病变,为CAG的临床诊疗及GC的预防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