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1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99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54篇
内科学   176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482篇
预防医学   157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210篇
  9篇
中国医学   168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针刺配合肌力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针刺合肌力训练和单纯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合肌力训练治疗组30例和单纯针刺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肌力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并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疗效标准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42<0.05)。两组患者的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以及稳定性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不稳定斑块家兔模型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两组,其中一组(假手术组)始终给予正常饮食,另一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行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术,术后继续4周高脂饮食后转为正常饮食,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10 mg/(kg·d)]灌胃4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家兔于药物干预4周后处死,处死前48 h和24 h两次行腹膜下注射蛇毒(0.15 mg/kg)和耳缘静脉注射组胺(0.02 mg/kg)药物触发斑块破裂。处死后取腹主动脉于体视镜下观察血栓形成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 WF:Ag)和D-二聚体,放免法检测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浓度,并计算TXB2/6-ketoPGF1α的比值。[结果]辛伐他汀干预4周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斑块部位血栓形成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v WF:Ag和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TXB2浓度降低、6-keto-PGF1α浓度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XB2/6-keto-PGF1α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够修复受损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进而发挥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为辛伐他汀临床针对AS不稳定斑块患者,预防其血栓形成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所致拟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的改变及其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HBO治疗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大鼠给予10%水合氯醛(4ml)腹腔注射麻醉,假手术组大鼠每侧海马注射5μl生理盐水;造模大鼠(模型组和HBO治疗组)每侧海马注射5μl的Aβ25-35制备拟AD大鼠痴呆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大鼠不做任何治疗处理;HBO治疗组大鼠造模2周后,常规HBO治疗,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3d,共2个疗程。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各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改变,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的改变,同时检测海马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mRNA、蛋白表达的改变。 结果水迷宫实验中,第5天和第6天HBO治疗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与模型组比较显著缩短[(33.4±4.5)s比(48.1±2.7)s,(20.8±1.7)s比(40.5±1.9)s,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HBO治疗组大鼠在原平台所在象限的时间及穿过原平台的次数较模型组显著增加[(35.8±5.6)%比(21.1±3.8)%,(4.8±1.1)次比(3.1±1.2)次,P<0.05]。TUNEL染色中,模型组海马神经元中胞核呈现棕色凋亡形态的较多,而HBO治疗组则见少数凋亡的海马神经元。海马组织凋亡基因检测中,HBO治疗组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其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则相应地降低。 结论HBO可能通过抑制Aβ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而改善AD大鼠模型的认知和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4.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分别是促粒系、粒-单系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及成熟,并增强其成熟细胞功能的特异造血调控生长因子。重组DNA技术的发展,使得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大量生产细胞因子成为可能。目前,G-CSF、GM-CSF基因重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血液病的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恶…  相似文献   
95.
宋佳  张林  赵思佳  杨琳 《中医杂志》2015,56(4):278-282
对明代医家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一书中的临床用药策略进行总结,归纳其用药策略有两个方面,一是以\"随证施量\"为原则,二是重视\"服药时机\"。前者包括重剂起沉疴、逐渐增量、逐渐减量、试探性给药、继守前方以及中病即止的方法;后者包括饥时服、空心服、临卧服、下午服、露一宿以及不拘时服的服药时机,均体现了缪希雍丰富而精湛的医学造诣。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选取临床药师干预前的2011年6-9月I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124份,干预后的2011年12月-2012年3月I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130份,对干预前后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选择、术前用药时间及术后24 h停药时间等指标,分别由干预前的87.10%、5.56%、5.56%、25.92%,提高到干预后的28.46%、94.59%、97.30%、81.08%(P〈0.0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干预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可提高围术期合理用药比例,促进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治疗眼睑痉挛的方法.方法对90例98只眼睑痉挛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眼轮匝肌局部封闭治疗,地西泮0.5 mL、维生素B1注射液25 mg(0.5 mL)、2%利多卡因注射液0.5 mL(混合液共计1.5 mL),好转或未愈者重复注射2-4次.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临床观察3-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66.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睑痉挛采用药物行眼轮匝肌局部封闭治疗效果肯定,操作方便,值得在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99.
传统的经阴道子宫切除多局限于子宫脱垂的小子宫患者,随着微创技术的日渐成熟,非脱垂子宫的阴式切除广泛应用于我院。现将4年来我院开展的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TVH)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0.
下呼吸道感染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也是老年患者致死的重要病因之一。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部分患者身患多种慢性疾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因此,分析本地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对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了解我院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指导合理用药,现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