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变化规律以及蛋白酶抑制剂的影响。方法 300例择期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或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后、肝素化后以及鱼精蛋白中和后,分别给予乌司他丁各100万单位,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8 h(T3)、术后16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和术后72 h(T7)使用ELISA方法检验血浆IL-10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百分比并评估患者SIRS评分。结果IL-10浓度T2时开始显著降低。试验组最低值出现在T2,在T6恢复术前值;对照组最低值出现在T5,至T7时仍未恢复。T3~T7时试验组IL-10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IRS评分T2时开始升高,T3时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T7时SIRS评分仍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1)。T3~T6时试验组SIRS评分始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白细胞计数T2时即显著升高,T3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T3~T6试验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单核细胞比例T2时即显著降低,T7时恢复术前水平。T3时试验组单核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保护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IL-10的浓度、增加单核细胞百分比、降低SIRS评分和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围术期凝血酶和血小板的激活情况及乌司他丁对此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40例OPCABG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20例。U组:麻醉诱导后开始恒速静脉泵入6 000 U/kg的乌司他丁,30 min内输完,然后以1 000 U/(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至手术结束。C组: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在切皮前(T1)、术后即刻(T2)、术后2 h(T3)、6 h(T4)、术后18 h(T5)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尿纤维蛋白肽(uFPA)浓度,并记录患者的术后24 h胸液量等临床资料。结果与T1比较,两组在T2和T3时点uFPA浓度和在T3、T4和T5时点GMP-140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G患者围术期存在凝血酶和血小板激活,乌司他丁对此无明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3.
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手术后所发生的急性肾损伤可增加心脏手术术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由于各项研究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不一,应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的心脏手术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11%~55%不等,且有1.2%~11%的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既往临床研究表明,深低温停循环下心血管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与多种围术期危险因素相关,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来降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而目前,由于模型建立困难等原因,深低温停循环所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基础研究极度匮乏,且损伤机制尚未明确,需完善模型后深入分子层面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54.
抑肽酶对脏器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肽酶除了可明显减少围术期失血,还可通过降低全身性炎性反应,在缺血-再灌注中对脏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目前研究观察到,抑肽酶能减轻缺血后心肌梗塞面积,促进心肌功能恢复;神经细胞培养基中加入抑肽酶可延长它的存活时间和生存质量;抑肽酶可显著增加体外循环后的动脉血氧含量和肺的顺应性,改善肺功能;原位肝移植手术中应用抑肽酶可减少术后失血和改善心功能;心脏手术中应用抑肽酶可增加尿量和尿钠的排出.这些保护作用的机制与抑肽酶抗炎和抗趋化性有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兔常温体外循环(CPB)前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材料和方法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2组:乌司他丁组(U组,n=10)和对照组(C组,n=10)。U组在CPB前给予乌司他丁10×10^4U/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CPB30min,流量为180—300ml/min,肛温维持在36.5~37.5℃。分别记录CPB前、停机、停机后1h、2h和3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率(PAR)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GPⅡb、GPⅢa的分子数。结果CPB后各时间点两组血小板计数较CPB前显著减少(P〈0.01),同时间点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PB后两组PAR较CPB前显著下降(P〈0.01),同时间点C组PAR下降较U组更明显(P〈0.05)。CPB后两组GpⅠb、GpⅡb、GpⅢa分子数较CPB前显著减少(P〈0.01),停机后逐步恢复,同时间点C组较U组更明显(P〈0.05)。结论CPB后血小板数目减少,膜糖蛋白分子数降低,粘附能力下降。CPB前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可减少CPB中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的分解,保护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围术期内皮功能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此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24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12例。乌司他丁组:麻醉诱导后开始恒速静脉泵入乌司他丁6000 U/kg,30 min输完,然后以1000 U/(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同样容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术前、冠状动脉血管吻合后0.5 h、术后2h、术后6h、术后18h采集患者血清测定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值,并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NO值在术后2h、6h和18h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0.01),而乌司他丁组NO值从血管吻合结束后0.5 h至术后18h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ET-1值在血管吻合后0.5h至术后18h各时点均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而乌司他丁组ET-1值在上述时点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乌司他丁组ET-1值在血管吻合后0.5h至术后18h各时点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存在内皮功能损伤,乌司他丁可降低血浆ET-1浓度,具有一定的内皮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评价全胸腔镜下左心房后壁隔离法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非瓣膜性房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应用全胸腔镜下左心房后壁隔离法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0例,其中男18例,女2例.年龄47 ~ 71岁,平均(61.5±5.6)岁.房颤病史2~ 25年,平均(6.2±4.0)年.术前心功能Ⅰ~Ⅱ级,左心室射血分数0.632±0.055.手术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下进行,胸腔镜下实施心外膜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应用胺碘酮和华法林3个月,术后1、3、6、12个月及每年随访患者并检查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 全组无死亡,无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平均手术(60.5±30.1) min,术后呼吸机使用(11.5±2.1)h.术后随访2.6~14.2个月,无阵发心悸、短脉、偏瘫等症状,无死亡或卒中,24 h动态心电图示患者均为窦性心律,房颤转复率100%.结论 初步经验显示全胸腔镜下左心房后壁隔离法治疗非瓣膜性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评价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前持续服用硫酸氯吡格雷(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患者氨甲环酸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110例接受择期心肺转流CABG且术前持续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直至术前7d以内的患者,随机分入氨甲环酸组和标准治疗组.氨甲环酸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负荷量10 mg/kg静脉滴注,继以维持量10mg· kg-1·h-1持续静脉泵入直至手术结束;标准治疗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主要终点评价指标为围手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次要终点评价指标为术后出血量、大出血发生率、二次开胸止血率、异体红细胞输注率以及异体血浆和血小板的输注量和输注率.结果 氨甲环酸组和标准治疗组的围手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量分别为4.0(7.5)单位和6.0(6.0)单位(W=1021,P<0.01).两组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930(750) ml和1210(910) ml(W=1042,P<0.01),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0.9%和76.4%(x2=7.70,P<0.01),二次开胸止血率分别为0和9.1%(x2=5.24,P=0.02);异体血浆输注量分别为400(600) ml和600 (650) ml(W=1072,P=0.01)、输注率分别为60.0%和85.5%(x2=8.98,P<0.01),异体血制品总输注率分别为85.5%和98.2%(x2 =5.93,P=0.01).围手术期病死率、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没有差异.结论 在心肺转流CABG前持续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患者中,氨甲环酸可以减少术后出血和异体输血,未观察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2020年2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疫工作的关键时期,北京市临床麻醉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简称质控中心)及时制定了相应的麻醉专业规范,并联合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北京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质量管理学组及京津冀麻醉协同发展常设机构,通过专业视频会议系统,成功组织召开了COVID-19防疫工作专题视频会议及为期5 d的培训周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以北京质控中心视频会议及感染控制系统培训周为例,介绍视频会议系统的特点,分析在重大疫情期间视频会议在临床麻醉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静脉应用乌司他丁对术后早期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资料和方法24例OPCABG患者随机分为2组:乌司他丁组(u组,n=12),对照组(C组,n=12)。U组在麻醉诱导后开始恒速静脉泵人乌司他丁6000U/kg,30min输入完毕,然后以1000U·kg-1·h-1静脉泵人。C组:同样方法输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T1)、术毕(T2)、术后dh(T3)、8h(T4)、20h(T5)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SA法测定血浆IL-6、IL-10浓度。计算各时间点SIRS得分,取最高SIRS评分作为该患者的SIRS得分,如果评分≥2,记为1例SIRS病例。结果与基础值比较,C组IL-6、IL-10水平分别在1、3、T4和T3、T5显著升高,u组IL-6、IL-10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C组相比,U组IL-6水平在T3,T4明显降低,IL—10水平在T3,T5显著降低(P〈0.05);U组SIRS评分及发生例数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OPCABG术中静脉应用乌司他丁能降低术后SIRS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术后血浆IL-6,IL-10水平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