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1.
目的比较低、中、高三种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成3组:低剂量组(n=49),负荷量10m/kg,维持量2mg/(1kg·h);中剂量组(n=51),负荷剂量为15mg/kg,维持量为8mg/(kg·h);高剂量组(n=50),负荷剂量为30mg/kg,维持量为16mg/(kg·h)。记录术后胸管引流量,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的使用情况,以及住院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低、中、高三组患者术后6h引流量[(324.90±196.05)vs.(303.73±185.03)vs.(255.31±121.81)ml]、24h引流量[(611.67±281.56)vs.(601.50±304.33)vs.(555.82±239.16)ml]和总引流量[(744.48±350.90)V8.(712.20±359.15)vs.(658.67±290.07)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剂量下,异体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的使用率及使用量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中、高三种剂量的氨甲环酸对瓣膜手术患者术后出血、输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术中推荐应用低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在大脑中的作用部位是不同的,本研究拟动态地观察丙泊酚在脑内的作用途径,进一步探索其镇静机制。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12例,男6例,女6例,年龄18~40岁,BMI 20~25 kg/m~2,ASAⅠ级。在未输注丙泊酚状态下进行一次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RS-fMRI)扫描,然后设定丙泊酚初始效应室浓度(Ce)为0.5μg/ml,稳定5 min后完成一次RS-fMRI扫描。逐渐以0.5μg/ml的增幅递增,每个Ce下均完成一次RS-fMRI扫描,直到Ramsay评分达到6分。在全脑范围内进行局部一致性(ReHo)的对比分析。结果与清醒时比较,Ce 0.5μg/ml时小脑后叶、舌回、枕叶、颞叶等脑区ReHo值明显增加(P0.05),前扣带回、中央前回、额叶等ReHo值明显降低(P0.05)。与Ce 0.5μg/ml时比较,Ce 1.0μg/ml时额叶等脑区ReHo值明显增加(P0.05),小脑后叶、海马旁回等ReHo值明显降低(P0.05)。与Ce 1.0μg/ml时比较,Ce 1.5μg/ml时楔前叶、前扣带回、枕叶等脑区ReHo值明显增加(P0.05),小脑前叶、梭状回、顶叶等ReHo值明显降低(P0.05)。与Ce 1.5μg/ml时比较,Ce 2.0μg/ml时小脑前叶、小脑后叶、颞叶等脑区ReHo值明显增加(P0.05),楔前叶、额叶、顶叶等ReHo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的作用部位广泛,包含皮层和皮层下中枢,表现为效应脑区分布和局部脑活动强度的动态变化。小脑、扣带回和楔前叶在丙泊酚镇静加深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下喉癌切除术后咽喉痛的严重程度及疼痛对生活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支撑喉镜下喉癌切除术的患者100例,根据手术切除范围,单侧声带切除长度或双侧切除长度和≥1 cm为大范围组,<1 cm为小范围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麻醉总时间、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及不同时刻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分析术后咽喉痛的程度及疼痛对患者生活造成的影响。结果 100例患者中,男91例,女9例;年龄41~68岁,平均(56.8±7.8)岁;手术时间为[48(41, 55)]min,麻醉时间为[67(61, 74)]min。大范围组手术时间、麻醉总时间、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术后VAS,术后咽喉痛对情绪、睡眠和进食的影响均高于小范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撑喉镜下喉癌大范围切除对术后12 h内的咽喉痛影响较大,且疼痛对术后患者的情绪、睡眠、进食造成轻度到中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同仁医院”)作为国内较早开展日间手术的三级公立医院,10多年来日间手术占比已超过60%。北京同仁医院通过统一的准入标准、统一的路径流程、统一的质量控制指标,保障了患者的同质化服务。在此基础上,北京同仁医院针对各院区功能定位,重整医疗资源形成了以“平台”“学科”“病种”“服务”为特点的4类日间手术中心或病区,以满足患者的差异性需求,有效地平衡了各院区间日间手术的“同”与“异”,进一步实现了日间手术的提质增效。该文就北京同仁医院的日间手术的管理实践经验与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瑞马唑仑用于宫腔镜鼻咽通气道保留自主呼吸静脉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行择期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2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瑞马唑仑组和瑞马唑仑+氟马西尼组(简称瑞马氟马组),每组41例。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羟考酮全凭静脉麻醉;瑞马唑仑组和瑞马氟马组采用瑞马唑仑复合羟考酮全凭静脉麻醉,3组术中均辅用鼻咽通气道,术毕瑞马氟马组静脉注射氟马西尼0.3 mg进行拮抗。主要观察指标是术中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镇静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以及围术期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瑞马唑仑组和瑞马氟马组的镇静诱导时间均长于丙泊酚组[(44±5)、(45±5)min比(40±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瑞马唑仑组和瑞马氟马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马唑仑组和丙泊酚组的苏醒时间均长于瑞马氟马组[(10.0±3.5)、(5.3±1.8)min比(2.0±0.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瑞马唑仑组长于丙泊酚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P组),每组40例。患者在麻醉诱导中心静脉置管后,D组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4ug/(kg·h)持续15 min后调节剂量为0.7 ug/(kg·h)直到手术结束。P组同时间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2组患者术后初醒时间,气管插管留置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第五天心脏超声心功能(EF值),和住院总费用。结果 D组患者术后初醒时间明显早于P组,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P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心脏超声心动图EF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五天心脏超声心动图与术前相比,P组EF值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D组术后EF值虽较术前下降,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加快患者术后苏醒,并缩短气管插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7.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主要病理改变是肌部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肥厚肌块向左心室腔突出,同时多伴有收缩期二尖瓣向前运动(SAM),导致左心室流出道排血受阻。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大于50mmHg为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本院从1998年10月至2004年5月行该种手术21例,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常温体外循环(CPB)兔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大耳白兔50只,月龄5~6月,体重2.3~3.0 kg,随机分为5组(n=10),不同剂量乌司他丁组(U_(1~4)组)于CPB前即刻分别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10~4、3×10~4、5×10~4、10×10~4 U/kg,对照组(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CPB前即刻(T_0)、CPB结束即刻(T_1)、结束后1 h(T_2)、2 h(T_3)、3 h(T_4)时记录MAP、HR和红细胞压积(Hct),同时取血样,行血小板计数,测定血小板粘附率(PAR)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Ⅰ b(Gp Ⅰ b)、GpⅡb和GpⅢa受体分子数.结果 与C组比较,U_2组、U_3组和U_4组Gp Ⅰ b、GpⅡ b、GpⅢa受体分子数升高,U_4组PAR升高(P<0.05).与U_1组比较,U_3组Gp Ⅰ b受体分子数升高,U_4组Gp Ⅰ b、GpⅡb受体分子数升高(P<0.05).与U_2组比较,U组Gp Ⅰ b、Gp Ⅱ b受体分子数升高(P<0.05).各组间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B前应用乌司他丁3×10~4~5×10~4 U/kg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兔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分解,剂量达10×10~4 U/kg时可提高血小板的粘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总结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行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的麻醉、体外循环及脏器保护方法.方法 2003年4月至2004年1月,本院连续在全麻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实施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40例.其中男35例,女5例,年龄28~78(53)岁.急诊手术23例,择期手术17例.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66±38)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107±28)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0±15)min.死亡率住院死亡2例(5%,2/40),其中1例术后2周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术后2个月死于多发脑梗塞.并发症术后突发截瘫1例(2.5%,1/40);血管吻合口出血二次开胸止血3例;乳糜胸3例,经治疗后治愈.全组38例出院病人随访4~36周,无晚期死亡或需要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及多种脑保护、血液保护措施可成功保障手术安全,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杂交手术(Hybrid手术)特殊抗凝方案对患者术后出血的影响及其临床转归.方法 Hybrid手术患者141例(Hybrid组),年龄35~ 82岁,体重45 ~ 105 kg,ASA分级Ⅱ或Ⅲ级,性别不限.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在本院电子手术数据库中选取同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141例(OPCAB组)作为对照,年龄43~ 80岁,体重47~ 110 kg,性别不限,ASAⅡ或Ⅲ级.Hybrid组游离左乳内动脉后静脉注射肝素100~ 120 U/kg,必要时补充肝素,维持ACT250 ~ 300 s.乳内动脉至前降支血管吻合后静脉注射鱼精蛋白1 mg/kg拮抗肝素,支架植入前再次前经中心静脉注射肝素6000~ 8000 U,并经胃管给予氯吡格雷300 mg,维持ACT 200 ~ 250 s直至术毕.术后服用氯吡格雷75 mg/d,至少12个月.记录术后胸腔引流量,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输血、再次气管插管、心肌损伤、急性肾损伤、肺不张、胸腔积液和支架内血栓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未发生支架内血栓栓塞.与OPCAB组比较,Hybrid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缩短,胸腔积液、肺不张发生率及住院期间输血率降低(P<0.05),2组再次气管插管、心肌损伤和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ybrid手术特殊抗凝方案未增加患者术后出血量,早期临床转归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