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106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免疫耐受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观察和检测其生长特性及表面标记,探讨它对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大鼠 BMSCs,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表面分子 CD34、CD44 的表达.、将培养第 3 代的 BMSCs 经尾静脉输注大鼠,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CD25+Treg 比率,通过3H-TdR 掺入实验检测 BMSCs 对大鼠胸腺细胞自发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的大鼠 BMSCs 呈贴壁生长,似成纤维细胞样,表面分子 CD44 表达阳性率为98%,但 CD34 表达阴性.输注 BMSCs 的大鼠外周血中CD4+CD25+Treg 占2.5%±O.69%,明显高于对照组(0.8%±0.14%)和PBS输注组(1.0%±0.23%),P<0.05;胸腺细胞白发增殖活性(cpm值3 275.41±1 736.0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 368.25±2 532.13)和PBS输注组(6 143.71±2 380.47),P相似文献   
152.
2型糖尿病家系的遗传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收集的常州市115家2型糖尿病高发家系人群进行遗传异质性分析,以发现可能存在的2型糖尿病亚型群体。方法 采用遗传流行病学分析软件PPAP对家系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分泌功能指数、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发病年龄、体质指数和腰围、腰臀比分别进行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双峰检验和亲属间相关分析。结果 胰岛分泌功能指数及腰围在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和亲属间相关分析中有显著性差异(P=0.029;P=0.031),并且女性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患者的比例高于男性(88.9%与80.0%,P=0.044),伴有胰岛素抵抗者的比例也高于男性(37.9%与25.2%,P=0.029)。结论 在所研究的家系人群中,胰岛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可能存在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3.
硝酸异山梨酯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药物,但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剂量加大副作用也随之增多,故限制了临床应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克服硝酸异山梨酯的耐药性。为选择适合长期服用而无副作用的药物,笔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CDDP)与硝酸异山梨酯进行了临床对比研究,取得了满意疗效,现简要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998年5月~2001年8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冠心病人当中,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1]的106例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6例,女性40例;年龄45~75岁,平均57.2岁;病…  相似文献   
154.
分析1例胰腺错构瘤(pancreatic hamartomas,P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患者为女性,62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6个月余而入院,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颈部有1个实性占位,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而行肿瘤切除术.大体上,肿瘤呈实性结节,与周围胰腺组织分界清楚,切面实性,灰白灰红色.组织学上,肿瘤与周围胰...  相似文献   
155.
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2023年美国癌症统计报告通过高级算法预测2023年度美国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例数,并基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新人群数据及趋势变化对癌症的发生作出全面概述。本文对该报告数据进行整理,对目前美国癌症的分布和流行趋势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20年癌症统计数据和全球47个国家最新的癌症近期死亡率和趋势数据,分析常见癌种在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的流行趋势,以期为我国癌症防治策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ET)在不同程度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治疗前后含量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按休克程度将3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5例患者治疗前后及21例健康者ET含量。结果 治疗前患者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休克越重升高越显著(66.1±10.2ng/L,81.3±12.8ng/L,89.4±13.7ng/L比48.2±10.2ng/L,P〈0.0  相似文献   
157.
再论男子奇恒之腑精室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主要论述男子精室为奇恒之腑的理论依据、生理病理、临床应用、精室病治疗方法等,提出精室病治疗原则、辨证分型、用药特点等。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探讨血清HBsAg与HBV DNA对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肝脏穿刺活组织学检查的患者,根据肝脏炎症程度将患者分为G0-G1、G2、G3-G4三组,根据不同纤维化分期将患者分为S0-S1、S2、S3、S4四组,根据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将患者分为A1 (ALT≤40U/L)组、A2(40<ALT≤80U/L)组,对不同分组患者进行血清HBsAg测定、HBV DNA测定及ALT测定,分析其含量与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G0-G1组、G2组、G3-G4组HBsAg定量分别为(3.85±0.87)U/ml、(3.54±0.79) U/ml、(2.79 ±0.58) U/ml,三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G0-G1组、G2组、G3-G4组HBV DNA定量分别为(6.27±1.67) U/ml、(5.68±1.49) U/ml、(5.84±1.59) U/ml,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S0-S1组、S2组、S3组、S4组患者HBsAg定量分别为(3.95±0.93) U/ml、(3.62±0.86) U/ml、(3.55±0.62) U/ml、(3.35 ±0.54) U/ml,四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S0-S1组、S2组、S3组、S4组患者HBV DNA定量分别为(6.23±1.72) U/ml、(5.79±1.62U/ml)、(5.50±1.48) U/ml、(5.48±1.35U/ml),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水平与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HBsAg、乙肝病毒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逐渐减低,血清HBsAg结合HBV DNA载量作为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纤维化指标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59.
颈动脉窦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用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替代指标,但它与冠状动脉事件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在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程度中的价值。 设计:病例分析。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对象:实验于2000—01/2002—01在解放军总医院完成。将285例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0支组,1支组,2支组,3支组4组,年龄33~74岁,平均(54.48&;#177;9.44)岁,其中男164例,女121例。 方法:①测量体质量、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②测量卧位左臂血压。③采静脉血检测血脂。④用高分辨率B型超声,10MHz线性探头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动脉窦。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mm定义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用标准的Judkins技术作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管腔狭窄≥50%的病变血管支数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程度记录为0,1,2,3。左主干狭窄≥50%定义为2支病变,左主干合并右冠病变定义为3支病变。 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不同测量位点的内中膜厚度。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③颈动脉不同位点内中膜厚度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④不同危险因子与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结果:285例患者全部完成实验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不同测量位点的内中膜厚度经卡方检验,左、右颈动脉窦的F值最大,分别为65.64和63.24。左、右颈动脉窦的内中膜厚度值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厚。②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进行回归分析表明,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颈动脉窦、右颈动脉窦、右颈内动脉、右颈外动脉的内中膜厚度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左颈动脉窦和右颈动脉窦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最重要的预测因子(t=3.61,P=0.391;t=2.58,P=0.247)。③颈动脉不同位点内中膜厚度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中左右颈动脉窦的阳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是89.9%,88.8%。④对不同危险因子与内中膜厚度的关系行多元回归分析,其结果是:年龄,体质量指数,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左颈动脉窦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 结论:颈动脉窦内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程度明显相关。二者有共同的病理与血液动力学基础。颈动脉窦内中膜厚度可以作为筛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比较和探讨轻、中度高血压病人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sCD40L的浓度及相关性,观察应用奥美沙坦后血清sCD40L的浓度变化,评价奥美沙坦有效降压同时是否具有抗炎作用。方法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均抽取空腹12h静脉血,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sCD40L的水平。高血压组病人给予奥美沙坦20mg/d,4w后若舒张压>90mmHg,剂量加倍40mg/d,共服药8w后抽血测定sCD40L水平。结果(1)高血压组及对照组用药前、后血脂、体重、血糖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高血压组治疗前、后血压有明显下降(P<0.01)。(2)高血压组病人血sCD40L水平用药前明显高于对照组(5106.56.72±1242.48pg/mlvs2358.65±951.37,P<0.01),用药后sCD40L明显下降(3227.60±1186.24pg/mlvs5106.56±1242.48pg/ml,P<0.01)。结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sCD40L水平明显升高,提示sCD40L参与高血压的形成。高血压组应用奥美沙坦后sCD40L水平明显下降,并表明奥美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