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0篇 |
内科学 | 3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10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1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31.
32.
33.
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观察:附2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瑞金医院儿科1980年1月至1991年3月收治的28例肾病综合征,对其BPC,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尿FDP)、血FDP、Ⅷ因子相关抗原(ⅧR:Ag)、纤维蛋白原定量(Fg)等指标的改变,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提示:疾病活动期患儿尿FDP、血FDP、ⅧR:Ag、Fg的均值比正常值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14例疾病活动期BPC、PAdT、PAgT均高于恢复期,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病情的恢复而降低。说明肾病综合征活动期体内存在凝血与抗凝、纤溶系统不平衡及血小板数量和功能改变导致的高凝状态。而血小板的粘附性、聚集性增高与高胆固醇血症呈正相关,与低白蛋白血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4.
临终关怀与疼痛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终患者是指濒临死亡寿命不超过 6个月的患者。国外文献报道 :对 915 0例被诊断为 9种威胁生命的患者研究发现 ,6个月死亡率达 4 7% ,其中 5 0 %患者有轻、中度疼痛 ,5 %患者临终前 1周左右呈高度疼痛[1] 。据美国临终关怀组织统计 ,临终关怀对象 6 0 %为癌症患者。疼痛折磨是临终患者的最大痛苦 ,疼痛控制是临终护理的重要内容 ,特别对晚期癌症患者来说。因此 ,疼痛控制与否直接关系到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1 控制疼痛的方法1 1 药物镇痛对癌性疼痛患者 ,WHO推荐应用“三阶段止痛治疗方案”。一阶段为轻度疼痛用非阿片类镇痛药 ,如阿司… 相似文献
35.
BGX-1型紫外线消毒箱(以下简称消毒箱)体积为40cm×34cm×31cm,内壁后上方装有15w特种高臭氧紫外线灯管1只。现将其紫外线辐射强度、臭氧浓度、杀菌效果、对HBsAg破坏作用以及临床实验应用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提高海绵窦区肿瘤的全切率,降低神经功能的残障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9例海绵窦内肿瘤,经前外侧或外侧硬膜外入路,通过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开海绵窦外侧壁夹层,按神经走行方向切开,辨认肿瘤生长和颅神经的关系分块切除肿瘤。结果 9例海绵窦内肿瘤中,其中海绵状血管瘤1例,神经鞘瘤6例,脑膜瘤2例。全切除5例,3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3例出现新的颅神经功能障碍症状,6个月后新出现的颅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减轻2例,完全恢复1例。结论 明确的海绵窦区显微外科解剖概念,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以及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海绵窦区肿瘤的全切率,降低术中出血、术后残障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多病因导致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目前NAFLD完整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提出肠道菌群通过调控能量代谢、增加内源性乙醇、调节胆汁酸及胆碱代谢,破坏免疫平衡引发机体低度炎症等途径促进NAFLD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肠道菌群与NAFLD的相关机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39.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反复复发的胃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选择性阻断白细胞与肠道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维多珠单抗(VDZ)对活动性IBD有较好疗效。目的:系统评价VDZ对活动性IB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 2018年8月前发表的VDZ治疗IBD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检索语言仅限英文。应用Rev Man 5. 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8项涉及3 159例活动性IBD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研究。Meta分析显示,对于活动期UC,VDZ组临床反应率、临床缓解率、内镜缓解率均优于安慰剂组(RR=1. 62,95%CI:1. 33~1. 97,P 0. 000 01; RR=2. 45,95%CI:1. 56~3. 83,P 0. 000 1; RR=1. 75,95%CI:1. 29~2. 37,P=0. 000 3),缓解期临床缓解率亦优于安慰剂组(RR=2. 43,95%CI:1. 73~3. 41,P 0. 000 01)。对于活动期CD,VDZ组临床反应率、临床缓解率同样优于安慰剂组(RR=1. 47,95%CI:1. 21~1. 79,P=0. 000 1; RR=1. 87,95%CI:1. 37~2. 56,P 0. 000 1),但亚组分析显示VDZ仅在未经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者中具有诱导缓解作用。仅1篇文献描述了VDZ对缓解期CD的维持缓解情况,结果显示VDZ疗效优于安慰剂。除鼻咽炎外,VDZ引发的不良事件并不多于安慰剂。结论:VDZ用于活动性IBD的诱导和维持缓解安全、有效,但对抗TNF-α治疗失败的CD患者可能无效。 相似文献
40.
小儿结核病表现不典型,本文误诊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7个月~14岁;农村13例,城市4例。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17例;厌食、消瘦13例;多汗9例,长期咳嗽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6例,腹部肿块2例;肝脾肿大、咯血、昏迷各1例。入院后经询问结核病接触史、OT试验,胸部X线检查及检出结核菌(活俭、尸检、手术探查、分泌物涂片及培养)确诊。误诊情况有7例结核性肺炎误诊为5例颈部淋巴结炎和2例支气管肺炎;6例粟位性肺结核,误诊为3例发热待查,1例肝脾肿大待查,1例败血症和1例溃疡病sZ例肠系膜淋巴结核误诊为淋巴肉瘤;肺门淋巴结核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