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91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329篇
预防医学   17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2篇
  4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谈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人才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以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为例,经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医院的认识档案管理存在着管理思想成旧、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2.
自体输血在98例骨髓移植采髓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自体输血在 98例骨髓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情况 ,介绍自体血采集、储存、输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分析了健康献髓者采血和采髓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对 98例自体血采集者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统计分析 ,发现第 1次采血和第 2次采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介绍了自体输血者的补铁及饮食护理 ,采用这种方法 ,使患者在采血和采髓过程中无贫血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03.
自制脂膜氟烷超声造影剂"脂氟显"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自制脂膜氟烷超声造影剂"脂氟显"对各脏器的增强显影效果及对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给实验动物外周静脉弹丸式注入0.01~0.02 ml/kg"脂氟显",采用谐波显像和相干成像实时造影显像模式(CCI)进行超声检查.对健康犬行头颅和心脏超声造影,健康家兔行肝脏、肾脏超声造影;并对犬脑实质出血模型、兔VX2脑肿瘤、兔VX2肝肿瘤、肾肿瘤模型进行超声造影观察.采用目测观察、二维图像灰阶值分析、声学密度定量(AD)等评价造影效果.结果"脂氟显"可显著增强动物脑实质、心肌、肝脏、肾脏等实质器官的二维灰阶显像,对实验兔肝脏的增强作用可达50 min,实验犬造影后1 h左心室腔造影增强仍不消失.造影后提高了动物模型脑肿瘤、脑血肿、肝肿瘤、肾肿瘤的诊断敏感性和检出率.结论"脂氟显"是一种长循环超声造影剂,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可满足不同诊断需求和治疗双重作用的靶向微泡造影剂,打下很好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4.
Specht  JKP  门爱民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0):841-843
尽管关于尿失禁治疗的研究有所进展,但其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依然呈上升趋势。这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医生缺乏有关尿失禁的专业知识;病人不愿意讨论此事;不适当的个人护理。由于老年人对于膀胱保健普遍地存在误解,有人对此进行了针对性研究,以帮助护士及时为尿失禁患者提供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就像皮肤的皱纹一样,年龄大了就会出现尿失禁。不正确的治疗方案使得患有尿失禁的老人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他们总是担心尿失禁会不时出现。一项研究发现,1/3独立生活并患有尿失禁的老人从未向医生提及这个病症。在他们看来“这并…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大黄及有效部位大黄苷元对脑缺血大鼠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并与标准药物阿斯匹林及尼莫地平相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09/11在河南中医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选用8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7组,12只/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10.8mg/(kg&;#183;d)、阿司匹林组20mg/(kg&;#183;d)、大黄苷元(由河南中医学院中药制剂教研室提供)25.92mg,51.84mg,103.68mg/(kg&;#183;d)组,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各用药组大鼠均于造模前4天开始灌胃,连续用药4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用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术后测定神经症状、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面积、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血栓长度和湿重及干重。结果:84只大鼠在制备模型过程中死亡16只,进入统计分析大鼠68只。①各用药组较模型组大鼠神经症状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面积均有显著降低(P&;lt;0.01),其中以大黄苷元25.92mg/(k&;#183;d)组大鼠的神经症状评分降低尤为显著(P&;lt;0.01)。②各用药组大鼠血栓的长度、湿重、干重和血小板黏附率、聚集率均较模型组大鼠显著下降,其中以阿司匹林组和大黄苷元25.92mg/(kg&;#183;d)组血栓长度、湿重、干重的降低显著;大黄苷元25.92mg/(k&;#183;d)组大鼠的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均较阿司匹林组和尼莫低平组显著降低(P&;lt;0.01)。③各用药组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均较模型组大鼠延长(P&;lt;0.01),以阿司匹林组、尼莫低平组、大黄苷元51.84mg/(kg&;#183;d),25.92mg/(kg&;#183;d)组的延长明显;各用药组大鼠的纤维蛋白原均较模型组显著减少,以阿司匹林组、尼莫低平组、大黄苷元25.92mg/(kg&;#183;d)组大鼠纤维蛋白原的减少明显(P&;lt;0.01)。结论:大黄苷元能明显降低实验大鼠血栓重量和长度,具有显著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能够减少纤维蛋白原,延长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的作用,以大黄苷元低剂量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大黄苷元联合溶栓治疗对大鼠脑缺血损伤肺胃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7在河南中医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①26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20只、模型组60只、尿激酶组60只、大黄苷元组60只、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6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根据缺血后动脉用药时间又各分为3,6,9h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20只。②自体血栓结合线栓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③各组大鼠均于术前4d灌胃用药,大黄苷元组、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用大黄苷元灌胃(灌胃体积为每100g大鼠1mL),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尿激酶组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动脉用药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造模后3,6,9h经导管由区域动脉给药,尿激酶组与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用尿激酶(用药体积为20μL),模型组和大黄苷元组区域动脉用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④动脉给药后24h,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颅内和胃出血率、脑和肺组织含水量、肺和胃病理损伤变化。结果:实验过程中因麻醉、操作等原因死亡及剔除大鼠156只,进入结果分析104只。①颅内和胃出血率:尿激酶组9h大鼠颅内出血率较模型组高(66.67%,28.57%,P<0.05);尿激酶组9h脑和胃出血率较3h高(脑:66.67%,18.75%;胃:41.18%,17.65,P<0.05);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9h颅内出血率较尿激酶组9h低(P<0.05)。②脑和肺及胃组织病理改变:各模型组大鼠脑、胃和肺组织病理损伤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各用药组脑和肺组织分别较相应时间模型组减轻;各组脑、胃和肺组织损伤9h均较其3h明显;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9h较相应时间点尿激酶组和大黄苷元组损伤减轻(P<0.05)。③脑和肺组织含水量:各模型组脑和肺组织含水量均较假手术组增高(P<0.01);尿激酶组和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各时间点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各组9h分别较其3h脑和肺含水量增加(P<0.01,P<0.05);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6h脑组织和9h肺含水量分别较尿激酶组降低(P<0.05)。结论:脑缺血后延迟溶栓治疗可引起大鼠脑和胃出血率增高、脑组织和肺组织水肿加重,脑和肺及胃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大黄苷元联合溶栓可降低脑出血率,改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降低脑和肺组织含水量,对脑缺血肺和胃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比较脑脉通联合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阻抑作用及其对相关调控基因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激酶溶栓组(简称溶栓组)、脑脉通组、脑脉通 尿激酶溶栓组(简称联合组)。自体血栓结合线栓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血栓栓塞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大鼠分别于缺血后3、6、9 h经导管由区域动脉进行溶栓。动脉给药后24 h,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变化;测定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caspase-3和bcl-2表达变化。结果各模型组大鼠TUNEL阳性细胞均较假手术组增多、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bcl-2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溶栓组、联合组各时间点bax和caspase-3表达减弱、bcl-2表达上调;各组6 h和9 h较其3 h 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bcl-2表达下调;除脑脉通组外各组9 h较6 h组TUNEL阳性细胞数增多、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bcl-2减弱;联合组较单一用药组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6 h和9 h组bax及caspase-3表达减弱、bcl-2增强。结论脑缺血损伤可引起促凋亡基因表达上调和抑凋亡基因表达下调,神经细胞凋亡发生,该变化随缺血时间延长而显著;脑脉通及溶栓治疗均可阻抑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但以二者联合用药的效果尤为理想,通过下调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3表达、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对神经细胞凋亡发挥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难折的安瓿,令人棘手。有的护士曾用手中的笔或者比笔更硬的物体,如启瓶器、剪刀等去敲安瓿的颈部,这样不仅会把整支的安瓿敲碎,浪费药物,而且也潜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如安瓿的碎渣会掉进瓶中污染药液,甚至会溅落到人的眼睛里。  相似文献   
109.
抗生丸治疗骨质增生1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72年以来研制抗生丸,临床应用治疗骨质增生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将抗生丸治疗骨质增生150例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和锁骨下静脉导管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比较PICC导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留置时间、液体流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拔管后导管内壁的光滑度。结果 PICC组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率、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锁骨下静脉穿刺(P<0.01),但穿刺成功后把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以及总成功率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无显著差别(P>0.05);PICC组穿刺置管平均操作时间(11min)明显少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35min);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3.5%和38.3%,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113d和42d,差异显著(P<0.05);锁骨下静脉导管液体流速明显优于PICC组;置管时间较长时,PICC导管内壁光滑,而锁骨下静脉导管内壁沉积物多。结论 PICC导管插管快捷方便、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保留时间长,生物相容性佳,在体内保留较长时间后导管内壁无沉积物,不会发生微血栓。但鉴于其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在血液病的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外周血管情况、具体治疗要求,与锁骨下静脉导管互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