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评价采用B-Lynch缝合对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采用B-Lynch缝合术治疗的4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注意事项。结果本组4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经B-Lynch缝合术治疗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术后继发性出血出现,有效率83.33%;7例加用子宫动脉缝扎或髂内动脉结扎,最终无子宫切除病例。产后7周彩超检查显示子宫恢复良好;全部病例均于产后2~8个月恢复月经,周期与经量均正常。结论 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操作简单,止血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免疫状态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32例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32例全麻术后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IL-2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CD3(57.45±5.09)%、CD4(31.88±4.48)%、CD4/CD8(1.20±0.14)%、CD19(7.78±3.75)%、IgM(0.92±0.19)g/L、IL-2(100.35±21.35)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CD3(65.21±5.24)%、CD4(36.12±4.25)%、CD4/CD8(1.51±0.13)%、CD19(9.45±3.15)%、IgM(1.38±0.22)g/L、IL-2(150.36±21.86)pg/ml,CD8(1.20±0.14)%、IgA(1.85±0.19)g/L、IgG(12.33±1.18)g/L,高于对照组的CD8(27.13±3.32)%、IgA(0.96±0.14)g/L、IgG(9.23±1.20)g/L,且随病情加重变化幅度加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免疫状态呈现较为低下的水平,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有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渐进垫高复位法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00年6月至2007年6月采用本法治疗的56例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复位前后的X线片作比较。结果所有压缩的椎体复位后均有明显的改善,椎体前缘高度由复位前的平均51%恢复到复位后的83.3%。结论渐进垫高复位法对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满意,患者痛苦小,未见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具有子宫切除术适应症患者424例,随机分为腹式组和阴式组,各212例。腹式组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采取阴式子宫切除术,比较2组术中、术后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及住院费用均低于腹式组,且组间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好,手术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浅谈全麻用于剖宫产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贯彻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为保障母婴安全,对产科麻醉要求更高。我院自1995年10月以来,根据病情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病例共有25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简称插管全麻)的剖宫产术孕妇共25例,平均年龄27.5±3.5岁,平均体重65±7.5千克,平均孕期275.5±13.5天。实施插管全麻的原因如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血PLT<5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5例,紧急剖宫产如脐带脱垂1例、先兆子宫破裂4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与分析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脂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观察组中发生胎儿窘迫、胎儿窒息、胎儿死亡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胃肠功能恢复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利多卡因组(L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0例。L组:诱导前静注利多卡因1.5mg/kg,随后持续泵注1mg·kg^-1·h^-1,术毕静脉止痛:利多卡因500mg+舒芬太尼50mg+生理盐水至100mL;S组术毕止痛:舒芬太尼100mg+生理盐水至100mL。分别于术后4h(T1)、8h(T2)、12h(T3)、24h(T4)、48h(T5)、72h(T6)记录休息和咳嗽时的疼痛和恶心呕吐评分(VAS评分法),记录首次肠蠕动及排气时间。抽取术前、术后第1、2、3天静脉血2mL待测胃动素、皮质醇和血糖水平。结果:L组安静和咳嗽时疼痛和恶心呕吐VAS评分显著低于S组(P〈0.05),L组首次肠蠕动和肠排气时间显著早于S组(P〈0.05),L组术后3d血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S组,而皮质醇和血糖显著降低(P〈0.05)。结论:静注利多卡因能减轻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增加胃动素水平有利于肠功能早期恢复,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