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6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38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35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眼科学 | 67篇 |
药学 | 8篇 |
中国医学 | 1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小瞳孔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瞳孔成形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院自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共对 77例(82眼 )收住院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合并小瞳孔患者施行了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部分病例同时施行了瞳孔成形术 ,取得了较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77例 (82只眼 ) ,其中男4 2例 ,女 35例 ;年龄 2 0~ 82岁 ,平均 5 6 73岁 ;单眼 72例 ,双眼 5例。内源性葡萄膜炎 6 2眼 ,外源性葡萄膜炎 2 0眼。白内障手术前无活动性炎症存在3~ 6个月 ;其中有 3例患者 ,因葡萄膜炎频繁反复发作 ,在术前积极用药的基础上 ,炎症稳定 2月时施行了手术。2 术前眼部情况 :(1)视…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保留角膜基质床厚度(comeal stroma thickness,CST)不同对角膜后表面前凸的影响.方法 对接受LASIK术并有术后6个月完整随访记录的50例(94眼)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采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检测角膜后表面形态并计算出前凸值,比较各时间点角膜后表面前凸值的变化.按其术后保留CST不同分为:A组13例(25眼),250 μm≤CST<300μm;B组25例(48眼).300 μm ≤CST<350μm;C组12例(21眼),CST≥350μm.比较术后各组角膜后表面前凸值的变化,分析术后CST与角膜后表面前凸的相关性.结果 样本总体角膜后表面前凸值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40.62±14.24)μm、(43.81±17.87)μm、(41.55±13.60)μm,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9,P=0.18),组间两两比较经SNK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术后6个月角膜后表面前凸和术后保留CST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呈负线性相关(r=0.59,P<0.01).术后6个月各组角膜后表面前凸值分别为:A组(47.28±12.36)μm,B组(38.29±14.29)μm,C组(24.80±9.44)μm,C组前凸值小于前2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8,P<0.01),组间两两比较SNK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ASIK 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与保留CST呈负线性相关,当保留CST≤350 μm时角膜后表面稳定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的人RPE细胞系ARPE-19分为正常对照组、过氧化氢损伤组和不同浓度(1000 mg·L-1、500mg·L-1)APS干预组,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过氧化氢损伤组加入200μmol·L-1过氧化氢,APS干预组加入不同浓度(1000 mg·L-1、500 mg·L-1)APS后加入200μmol·L-1过氧化氢。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各组细胞活性;DAPI染色观察各组细胞核形态学变化;实时细胞电子分析系统(real-time cell electronic sensing system,RT-CES)实时记录细胞生长状态;应用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中caspase-3的活性。结果过氧化氢损伤组细胞皱缩,悬浮细胞增多,APS干预后细胞状态改善。MTT检测结果显示:1000 mg·L-1、500 mg·L-1APS孵育24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9.86±3.64)%和(101.03±3.52)%,与正常对照组(10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过氧化氢损伤组细胞存活率为(56.49±2.3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1000 mg·L-1、500 mg·L-1APS干预后,细胞存活率升高到(88.14±2.97)%和(80.75±3.13)%,与过氧化氢损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DAPI染色显示正常细胞核均匀淡染,过氧化氢损伤组出现强荧光点和致密的细胞核,APS处理后凋亡程度减轻。RT-CES显示,APS处理可以减少过氧化氢造成的细胞损伤。Caspase-3检测发现过氧化氢造成细胞caspase-3水平升高,APS处理后caspase-3水平下降。结论 APS可以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人RPE细胞系ARPE-19的凋亡,这为APS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5.
目的 了解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 AS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8年1月至2012年3月公开发表的有关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共有7篇文献入选本研究,其中有1项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4项队列研究,2项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tata11.0版软件对入选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显示:(1)肝癌的发生率抗病毒治疗组为6.7% (75/1116),对照组为11.2% (76/680),抗病毒治疗组肝癌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56,95% CI:0.40~0.79,P=0.001;(2)随访结束时的病死率抗病毒治疗组为10.8% (43/39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6% (78/331),抗病毒治疗随访结束时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OR=0.36,95% CI:0.23 ~ 0.55,P=0.000.结论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能显著降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6.
57.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经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患者13例18只眼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期为7个月~4年,平均23个月。18只眼视网膜均在位,16只眼(88.9%)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视力≥0.3者11只眼(71%),最好视力为1.0。术后玻璃体再出血2例,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吸收。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结合术中及术后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预防玻璃体再出血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当今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在短短的三年内就发生医疗纠纷近百起,经过整理分析,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LASIK后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统计、分析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评价LASIK手术治疗近视的规则性、准确性、稳定性及角膜形态的变化对视力的影响。方法:LASIK术后地形图资料完整的患者36例(72只眼),分析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地形图变化。结果:要后SRI、SAI较术前增大,术后1周后趋于稳定:Simk的差值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少,不同时期无明显变化;Simk的等效值术后第1天平均发迹-5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评价Zyoptix系统虹膜识别技术应用在LASIK治疗近视散光眼的准确性、稳定性及可预测性。方法 对接受LASIK治疗近视散光患者193人(363眼),采用随机表分为Zyoptix、Planoscan两组,Zyoptix组97人(181眼)为试验组采用虹膜识别引导的LASIK治疗,Planoscan组96人(180眼)为对照组采用传统LASIK模式进行治疗。两组术前均用Zywave像差仪检测散瞳前后瞳孔偏移数据,Zyoptix组治疗前进行虹膜识别,确定患者个人信息、瞳孔中心总体偏移量和眼球旋转角度并在治疗时加以补偿、术后随访6个月对手术前后视力、散光度及轴向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裸眼视力均≥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未丢失,Zyoptix组比术前BCVA≥1行的有62眼(34.3%),≥2行的有24眼(13.3%),Planoscan组比术前BCVA≥1行的有51眼(28.3%),≥2行的有16眼(8.9%)。术后6个月Zyoptix组散光度为(-0.26±0.25)D,Planoscan组(-0.37±0.36)D,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3.37,P〈0.01),两组SimK’sAsting分别为(-0.72±0.82)D、(-0.94±0.86)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P〈0.05)。术后6个月无散光例数Zyoptix组为67眼(37.0%),Planoscan组为47眼(2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7,P〈0.05)。结论 虹膜识别引导下LASIK对于散光矫正的准确性、可预测性优于传统LASIK。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