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2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们检测胆囊癌组织及正常胆囊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的表达及测定胆囊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 ,探讨一氧化氮 (NO)及bFGF与胆囊癌血管生成的关系。一、材料和方法1.临床材料 :收集本院 1997年 6月~ 2 0 0 1年 2月间经手术切除的胆囊癌标本 40例。标本经福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 ,所有标本均经苏木素 伊红 (HE)染色病理证实。男 11例 ,女 2 9例 ,年龄(5 8.6± 12 .6)岁。另取正常胆囊组织 8例标本作为对照。2 .实验试剂 :兔抗人F Ⅷ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购自美国Sigma公司 ,兔抗人iNOS多克…  相似文献   
52.
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具有选择性收缩内脏血管的作用。作者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reotide)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探讨其疗效。  相似文献   
53.
肝外胆管癌的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附10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EHCC)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研究EHCC切除术后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107例EHCC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方式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选择对EHCC切除术后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临床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的预后分析。结果107例手术治疗的EHCC,根治性切除47例(其中单纯骨骼化切除7例,联合各类肝叶切除12例,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3例,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25例),姑息性切除12例,内或外引流术45例,探查性手术3例。EHCC总体生存率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2%、30.0%和13.1%。其中根治性切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4%、44.7%和22.7%;姑息性切除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5%、27.3%和9.1%,无5年存活者。引流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2.1%、17.2%和8.6%,无4年存活者。根治性切除组、姑息性切除组、内或外引流组及非手术组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x^2=15.67,P〈0.001)。肿瘤的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脏浸润、胰腺浸润、切缘癌残留、手术切除方式7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切除是提高EHCC远期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骨骼化切除联合肝叶切除和(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是提高远期疗效的重点。淋巴结转移、切缘癌残留是EHCC切除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4.
硫酸昆布多糖在仓鼠胰腺癌肝转移模型中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硫酸昆布多糖(laminarinsulfate,LS)对仓鼠胰腺癌肝转移模型的抑制效果,阐明其抑制肿瘤机制。方法建立仓鼠胰腺癌肝转移模型,利用三种不同剂量LS对实验各组进行干预,应用昆布多糖、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对各组转移肿瘤重量、转移部位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抑瘤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三组肝转移癌平均称重(g)为3164±0577、315±0911、2905±1043;肿瘤转移部位数(个)为143±076、1438±0727、1368±0684;微血管密度(/hpf)分别为26143±447、21186±6327、18474±4903。对照组肝转移癌平均称重为昆布多糖组4867±0868,生理盐水组5147±094;肿瘤转移部位数昆布多糖组2167±1030;生理盐水组为189±099;微血管密度分别为昆布多糖组37583±7077,生理盐水组3429±7087。实验组抑瘤率分别为35%、353%、403%。经统计学分析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肿瘤重量、肿瘤转移部位数、微血管密度等指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抑瘤效果也随硫酸昆布多糖剂量增大渐增加。结论硫酸昆布多糖对肿瘤生长、转移、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5.
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密切相关 ,肿瘤的生长可以分为无血管期和血管期 ,在无血管期由于肿瘤主要依赖周围组织的弥散来获得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产物 ,所以明显限制了肿瘤的持续生长 ,肿瘤直径不超过 1~ 2 mm,而至血管期肿瘤内出现新生毛细血管并获得进一步生长的能力 ,肿瘤从而迅速生长并发生转移[1] 。 bcl-2基因是凋亡抑制基因 ,其编码的蛋白能抑制细胞凋亡和延长细胞寿命 ,其过度的表达与肿瘤形成及发展密切相关[2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bcl-2基因与肿瘤血管生成有着紧密地联系 ,现综述如下。1  bcl-2基因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56.
随着胆石症的发病率及检出率的增高,胆囊切除术目前已成为普通外科实施最多的手术,加之基层医院广泛开展这种手术,近年来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病例亦有增加。本文将就12年来我院收治的4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发生原因、损伤部位,类型及其治疗经验教训分析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我院自1980年至1992年共收治医源性胆道损伤40例,本院手术所致13例,由外院转入27例。40例中男11例,女29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1岁,  相似文献   
57.
1 临床资料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近 10a来确诊并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肝豆状核变性 5 (男 2 ,女 3)例 ,平均年龄 2 3岁 .其中 4例因反复呕血及黑便入院 ,另 1例以左上腹包块伴手抖入院 .5例均有肝硬化 ,双上肢有不同程度的振颤 ,神志清 ,闭目难立征阳性 ;血液化验示血清铜降低 ,血清铜蓝蛋白降低 ,裂隙灯检查示有角膜Kayser Fleischer环 ;乙肝系列及丙肝抗体均阴性 ,肝功能各项检查正常 ,肝功能分级4例为ChildA ,1例为ChildB .其中 1例有明确的家族遗传病史 ,1例头颅CT示双侧基底结底密度灶 .5…  相似文献   
58.
为探讨符合我国国情适应21世纪人们健康需求的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分析了现行高等临床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临床护理课程内容,开设成人健康护理学的构想,并阐述了课程设置的总体思路及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肝癌高危人群和原发性肝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浆TGFβ1水平,以凝集素亲和免疫电泳法测定AFPL3水平,并分析TGFβ1, AFPL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结果:原发性肝癌组TGFβ1水平(2.31±1.28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59±0.12μg/L),肝炎后肝硬化组(1.09±0.15μg/L),有肝癌家族史的慢性乙型肝炎组(1.06±0.17μg/L),慢性乙型肝炎组((1.05±0.16μg/L),以TGFβ1以 1.2 μg/L为界限,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5%和95.0%. 原发性肝癌组AFPL3水平(40.5±29.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3.9±3.1)%,肝炎后肝硬化组(10.1±5.8)%,有肝癌家族史的慢性乙型肝炎组(9.5±6.6 )%,慢性乙型肝炎组(5.5±4.5 )%,正常对照组(3.9±3.1)%,以AFPL3>15%为界限,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和90.3%.TGFβ1, AFPL3联合阳性率,原发性肝癌组65.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肝炎后肝硬化组3.2%,有肝癌家族史的慢性乙型肝炎组0.0%,慢性乙型肝炎组0.0%.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