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测量颞骨区骨性结构,为颞骨区种植体的植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游标卡尺、弯角规等测量工具对73例颅骨标本进行实体定量测量。结果 在颞骨区,最小骨厚度均值分别为,①11点位:6.77 mm(男), 5.18 mm(女);②10点位:8.60 mm(男),6.77 mm(女);③9点位:9.85 mm(男),7.30 mm(女);④8点位:14.50 mm (男),10.80 mm(女)。结论 ①在颞骨区(以右侧为例),以外耳道口中心为圆心, 8~11点位,距中心16~22 mm区域,为适宜种植区。适宜植入的种植体长度分别是11点位:4~5 mm(男)和3~4 mm(女);10点位:4~7 mm(男)和 4~5 mm(女);9点位:4~8 mm(男)和4~6 mm(女);8点位:4~12 mm(男)和4~8 mm(女)。②在颞骨区,由12点位向11点位(颞骨鳞部),由10点位向8点位(乳突部),由距外耳道口中心22 mm位向16 mm位,骨厚度逐渐增大,因此,在临床上,当拟定的种植点骨量不足时,可将种植点向外耳道口或逆时针(左侧为顺时针)方向调整。③在颞骨区,男女骨量差别显著,男性优于女性,在临床工作中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MSCs)外泌体(exo)通过携带高水平的miR-376b-3p调控MYC对骨关节炎(OA)的作用。方法:IL-1β处理HC-A细胞建立OA损伤模型,分析miR-376b-3p、MYC水平变化。滑膜组织中分离SMSCs及exo,干预miR-376b-3p与MYC表达,CCK-8、流式细胞术和ELISA检测HC-A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因子IL-6、TNF-α分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A组织与细胞中miR-376b-3p表达均下调(均P<0.05)。SMSCs源性exo能够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下调IL-6、TNF-α水平,该作用能被miR-376b-3p抑制剂部分抵消(均P<0.05)。MYC被证实是miR-376b-3p的靶基因且能促进OA软骨细胞损伤,对OA损伤的促进作用能被SMSCs源性exo部分抵消(均P<0.05)。结论:SMSCs源性exo携带的miR-376b-3p通过抑制MYC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和炎症反应,从而抑制OA进展。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内置式牵张成骨术矫治火器伤性下颌骨畸形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为3例火器伤性下颌骨畸形患者延期(伤后2~3个月)行内置式牵张成骨术。术中常规截骨,制作骨转移盘,固定内置式骨牵张器,术后1周以每日1 mm的速度行骨牵引(8~22 mm)。固定期拍曲面断层片观察新骨生成及畸形矫治状况。结果:治疗按计划完成,无感染等并发症,骨牵引顺利完成;固定期3个月时,新生骨骨质、骨量良好,下颌骨畸形矫治效果满意,咬合关系良好。结论:在早期合理清创基础上,延期牵张成骨术可有效地矫治火器伤性下颌骨畸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4.
35.
36.
摘要: 目的探讨活血祛湿方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活血祛湿方,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WOMAC量表评分、Harris功能评分、VAS评分和髋关节活动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8.05%(P<0.05);2组治疗后WOMAC量表评分降低(观察组:t=52.074,对照组:t=28.878,P<0.05);观察组治疗后WOMAC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20.113,P<0.05)。2组治疗后Harris功能评分增加(观察组:t=20.207,对照组:t=10.662,P<0.05);观察组治疗后Harris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12.582,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降低(观察组:t=22.373,对照组:t=13.764,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8.342,P<0.05)。2组治疗后髋关节屈伸和外展活动度增加(观察组:t=31.629、13.089,对照组:t=18.227、10.698,P<0.05);观察组治疗后髋关节屈伸和外展活动度高于对照组(t=12.882、6.889,P<0.05)。结论活血祛湿方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增加髋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37.
38.
犬颧骨牵张成骨后种植体植入时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颧骨牵张成骨效果,探讨种植体植入时机。方法:以6只犬为实验动物,制造上颌骨颧突节段性缺损,模拟上颌骨大型缺损,施行颧骨牵张成骨,每次1.0mm,每日1次,连续10天,共牵引10mm,固定期X线观察,分别于8、12、16周取材,行骨密度分析、大体标本、组织学观察。结果:6只犬实验内容按计划完成,牵张区新骨生成顺利,快速,于固定期8周时,新骨形成良好,但骨质结构、密度和成熟状况与正常骨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此后,各项指标进行性加强,至16周时,新生骨骨质结构已接近于正常骨,并具备相当的密度。结论:颧骨牵张成骨在固定期8周时,新生骨生成良好,骨缺损修复基本完成,此后,骨质不断改建和成熟,骨密度进行性加强,固定期16周时,新生骨在成熟状况,厚度、密度等方面接近于正常骨。固定期8-12周时可考虑种植体植入。 相似文献
39.
上颌骨解剖结构特殊,缺损后修复难度大,现将运用多方向联合牵张成骨术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53岁.因左上颌骨成釉细胞纤维瘤手术切除后,左上颌骨缺如(图1).于缺损腔外侧颧骨上制备长约15 mm骨移动盘并固定自制内置弧形骨牵张器[1].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颌面部牵张成骨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在12例颌面部牵张成骨患者中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进行三维及断层图像重建,测量骨牵开距离、牵开区骨厚度和骨密度等指标,考察牵引和成骨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清晰、细致,可各向旋转,有利于观察骨质和骨量;根据具体需要,可利用数据资料及Mimics等软件在个人电脑上重建断层图像,进行直观观察并可测量骨牵开区距离、厚度、密度等指标。12例患者的骨牵开距离均值为16.73 mm,效果良好。结论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基础上,可重建清晰、直观的三维及断层图像并可进行相关测量,该技术在颌面部牵张成骨观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