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3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60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223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821篇
内科学   400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88篇
特种医学   2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88篇
综合类   1969篇
预防医学   726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694篇
  14篇
中国医学   804篇
肿瘤学   17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3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在高原地区采用依达拉奉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1例,B组32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相同,A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进行治疗,B组患者单用尿激酶治疗.治疗前、后28d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疗效比较.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均有下降,但A组患者下降更明显.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在治疗后均有上升,但A组患者上升更显著.结论:依达拉奉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改善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2.
我们自 1 997年 1月~ 1 999年 6月 ,采用改良的胫后肌前置与 口止母长伸肌后置术 (Jones手术 )联合治疗晚期腓总神经损伤 8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8例 ,男 6例 ,女 2例。年龄 6~ 59岁。均为腓总神经开放性损伤。神经损伤未处理 4例 ,不规范吻合 1例 ,自体神经电缆式移植 3例。检查 :均有明显跛行及足下垂 ,足背及小腿外侧感觉障碍。踝关节背伸均小于健侧 1 /2以上 ,跖屈小于健侧 1 5°以上。手术时间 :伤后 2~ 3年 5例 ,3~ 4年 3例。入院后均行神经探查术 ,发现腓总神经陈旧损伤变性 ,不具备再吻合条…  相似文献   
103.
关于瓣膜间质细胞在瓣膜修复过程及组织瓣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1] ,因而瓣膜间质细胞培养作为研究的基本手段和技术将会被广泛采用。现介绍人心脏瓣膜间质细胞的两种培养方法。一、材料和方法1.试剂 :Dulbecco最低基础培养基(DMEM ,Gibco公司产品 ) ,磷酸盐缓冲液 (PBS)、胰蛋白酶和胶原酶 (Sigma公司产品 ) ,小牛血清 (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公司 ) ,N 2 羟乙基哌嗪 N‘ 2 乙磺酸(HEPES ,Sigma公司产品 )。2 .取材 :主动脉瓣取自脑死亡的健康成年男性 ,无心血管病变及结缔组织疾病。3.培…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比较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Milligan—Morgan术(MMH)治疗Ⅲ、Ⅳ度内痔的远期疗效。方法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将100例Ⅲ、Ⅳ度内痔患者分别采用PPH(PPH组,42例)和MMH(MMH组,58例)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远期疗效差异。结果PPH组与MMH组术后2年比较,在出现肛门溢液(2.38%比20.69%,P=0.007)、皮赘(9.52%比25.86%,P=0.040)和细便(2.38%比18.97%,P=0.027)方面PPH组术后少见,总的并发症发生率(9.52%比25.86%,P=0.040)和总排便功能异常(9.52%比29.31%,P=0.017)方面PPH组术后也少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痔脱垂复发(14.29%比10.34%,P=0.549)、症状改善满意度(92.86%比87.93%,P=0.636)和总的症状复发(19.05%比25.86%,P=0.424)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PH与Milligan-Morgan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但PPH安全、并发症少、对排便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原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对9例(男7例,女2例)脊髓栓系所致神经原性低顺应性膀胱患者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及自家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年龄(14.2±7.3)岁,术后平均随访(39.3±37.5)个月,随访评估项目包括B超、IVU、膀胱输尿管返流造影、尿动力学、实验室生化全项检查及生活质量评估。结果9例均获随访,均未见肾积水和生化全项异常。2例患者出现一侧轻度膀胱输尿管返流。尿动力学检查示平均膀胱容量(486.7±50.0)ml,充盈期末膀胱内平均压力(18.3±5.6)cm H2O(1 cm H2O=0.098 kPa)。9例患者均能掌握自家清洁间歇导尿术,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患者顽固性便秘症状消失,7例男性患者勃起功能保留。结论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能有效增加膀胱的安全容量,消除顽固性便秘及保留男性勃起功能,结合自家清洁间歇导尿可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是治疗脊髓栓系所致神经原性低顺应性膀胱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6.
患者女,43岁。8年前,因左乳肿物曾行纤维腺瘤切除术,术后4年,因左乳瘢痕增大变硬行左侧乳房切除术,病理示黏液型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未行放射及化疗。检查:一般状况好,无手术禁忌证。患侧乳房缺损,无锁骨下凹陷,腋前襞丰满,胸大肌发育正常。对侧乳房基本正常,体积不大。入院诊断:手术后左侧乳房缺失。治疗过程:患者在全麻下行Super-charged TRAM皮瓣左侧乳房再造术。术中形成以右侧为肌蒂的TRAM皮瓣,同时尽可能长地留取右侧腹壁下动静脉系统备用,左侧腹壁下动静脉予以结扎。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对老年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是否改善;于治疗前、治疗后3天检查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酶(AMS)、脂肪酶(LPS)、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的指标水平;评估记录治疗后并发症相关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首次穿刺成功,引流胆汁通畅,引流量70~420ml/d,外引流管留置时间为10~53天,平均(17.49±5.22)天。老年患者的上腹部绞痛、胀痛等表现均在治疗后4~12小时快速缓解,治疗后1~3天体温恢复正常,胆囊炎典型体征消失。所有老年患者治疗后3天的WBC、PCT、CRP、AMS、LPS、TBiL、ALT指标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80例老年患者治疗后3天的胆囊大小、胆囊壁压度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临床症状可迅速改善,并对感染进行控制,防止因胆囊穿孔等导致的危重并发症的出现。另外此方法对老年患者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医师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修复儿童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理想方法.方法 一期手术于颈部瘢痕周围以及背阔肌表面埋置扩张器,完成扩张后二期行颈部瘢痕切除、挛缩松解,用颈部局部扩张皮瓣修复部分创面后,解剖扩张预构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剩余创面,不损伤胸背神经内外侧支和背阔肌,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于临床应用10例,所有皮瓣均成活,颈部瘢痕松解后的刨面均一次性修复.随访3~30个月,皮瓣随生长发育而增长,畸形矫正完全且未再继发,皮瓣不臃肿,颏颈胸部形态良好,颜色差异不明显.供区瘢痕较轻,功能无影响.结论 扩张预构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儿童颈部较大面积瘢痕挛缩畸形,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先天性双侧唇裂口轮匝肌解剖学修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解剖学重建双侧唇裂的口轮匝肌功能,减少术后畸形。方法 选择8个月至21岁的双侧唇裂患者,根据年龄和畸形程度,选用原长法或加长法。术中在鼻翼基底的下方,将异常附着于鼻孔、梨状孔边缘的鼻唇束切断,然后沿鼻翼外缘转向外上切断,止于鼻翼外侧脚及深部骨膜的鼻柬,将裂隙两侧的口轮匝肌附着端向近中水平旋转、复位,并梳理为深浅两层,浅层梳理为鼻束、鼻唇束,对位缝合两侧同名口轮匝肌断端,恢复其正常的环形结构。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口轮匝肌运动时上唇各部分协调一致,上唇及鼻静态、动态外形满意。结论 双侧唇裂行口轮匝肌解剖学重建术,可获得满意的外形及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