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7篇
  1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探讨miR-186在乳腺癌中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乳腺癌组织、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细胞和正常乳腺细胞中miR-186的表达水平;分析miR-186高表达组乳腺癌患者与miR-186低表达组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析miR-186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miR-186的表达水平低于乳腺正常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组织中miR-186的表达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细胞系中miR-186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乳腺细胞;miR-186低表达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miR-186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miR-186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雌激素受体、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结果表明,miR-186在乳腺癌患者中处于低表达水平,且与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2.
熊辉教授汲取仝小林院士“态靶辨证”理论,将中医学“宏观辨证”与现代医学“微观打靶”有机结合,针对痛风性关节炎“脾气亏虚,湿热瘀滞”之“病态”及关节红肿热痛、屈伸困难、身热、口渴、小便黄赤、腹泻、大便干结等之“症靶”,以及高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炎症因子增高等之“标靶”,选用蠲痹历节清方进行“态靶”同治,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桃红四物汤对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VEGFR2)、Delta样配体4(Delta-like 4, Dll4)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其防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4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34只)。造模组行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造模;8周后从正常组和造模组分别随机取2只进行对比检测造模是否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剩余32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及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加上正常组剩余大鼠8只,共计5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以9、18、36 g/kg桃红四物汤灌胃。持续4周后采集股骨头标本,采用micro-CT观察股骨头组织形态学,光镜下检测空骨陷窝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VEGFR2和Dll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对比,其余4组大鼠股骨头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软骨面塌陷及空骨陷窝率升高(P<0.05);模型组和桃红四物汤低剂量组VEGFR2蛋白表达均下...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仝小林院士“态靶辨证”理论,结合熊辉教授多年临床诊治与科研经验,以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为例,整合中西医学,构建LDH“态靶辨证”诊疗策略。LDH“调态”方面,抓住核心病机,认为该病“偏态”可参考“慢病十态”理论,将湿态与寒态、热态分别合并,LDH辨态分为“寒湿态、湿热态、郁态、瘀态、壅态、老态、虚态、燥态、瘠态”9态,推荐调态经验方药。“打靶”方面,基于现代医学对LDH发病机制的认识,提出LDH的病靶为“腰椎间盘退变”、症靶为“腰腿痛”、标靶为“炎症因子升高”。通过对LDH态靶医学的系统梳理,构建LDH的“态靶辨证”诊疗策略体系,以期为临床诊治LDH提供参考,推广并传播“态靶医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运用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和Hippo信号通路抑制剂Verteporfin干预,进而观察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能力。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培养BMSCs,选用10倍等效剂量的桃红四物汤灌服大鼠制备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采取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大鼠制取空白组对照血清,将BMSCs分为3组:空白血清组、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组(THSWT组)以及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Verteporfin组(THSWT+V组),使用CCK-8分析法分析4个时相点0、1、3、7 d细胞增殖活力;干预7 d后,进行ALP测定,观察骨向分化程度;处理21 d后,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积累,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成骨关键因子及Hippo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结果 THSWT组BMSCs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THSWT+V组及空白血清组(P <0.01);THSWT组BMSCs成骨分化能力及钙盐沉积程度高于THSWT+V组及空白血清组;THSWT组中YAP蛋白表达低于空白血清组、TAZ蛋白表达高于空白血清组(P <0.05);THSWT...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汉族,32岁。主因“双下肢无力、突发性聋2小时”就诊。自诉2小时前从睡眠中醒来后,自感双下肢无力,不能自行行走,伴有四肢发麻,伴有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抽搐及意识障碍,无腹泻。并出现双侧耳聋,伴有耳鸣,程度不剧烈,无明显耳道疼痛、流脓。原籍四川,移居拉萨10年,平素体健。查体T:36.2℃,BP:100/75mmHg,HR:97次/分,R:22次/分,指脉氧饱和度:65%。神志清,精神差,口唇及全身黏膜紫绀。双外耳道干燥无分泌物,双侧听力粗测下降。双下肢肌力约4级。辅检:血常规:白细胞(WBC):10.1×109/L↑,红细胞(RBC):8.35×1012/L↑,血红蛋白(HGB):239g/L↑,红细胞比积(HCT):  相似文献   
17.
弓形虫病是一种全球性人兽共患的疾病。孕妇感染弓形虫后 ,它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引起流产、早产、死胎、死产 ,先天畸形或弓形虫病综合征患儿后天发育不良。为此 ,我们对 184例孕妇血清、羊水弓形虫感染状况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1994年 3月至 1995年 9月 ,在本院弓形虫病门诊就医的孕妇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 184例 ,于怀孕 4~ 6个月 ,B型超声波定位 ,严格无菌操作 ,抽取羊水约 6ml置 4℃冰箱待检。1.2 检测方法 酶标法 (ELISA)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弓形虫特异性抗体。血清作 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门诊微量元素检测对保健效果的影响,以做好缺乏的应对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儿童门诊健康体检的儿童1 224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其静脉血中钙、铁、锌、镁、铜5种微量元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各组微量元素测定值均处于参考范围,且随着年龄增长,铁、锌水平递增,钙水平递减,而镁、铜水平无明显变化。1 224例儿童中,锌缺乏率最高,占40.20%;其次为铁、钙,分别占29.74%、28.92%;镁、铜缺乏率较低,分别为6.45%、3.10%。不同性别间钙、铁、锌、镁、铜元素水平及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普遍存在钙、铁、锌缺乏现象,且与年龄相关,应定期检测体内的微量元素,保证膳食营养均衡。微量元素检测对儿童微量元素的补充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使输血管理达到美国病理师协会(CAP)的认可标准,利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加强输血科管理。方法电子化输血申请在医生工作站完成,血型标本、合血标本及输血申请单送往输血科后,通过LIS进行标本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处理包括血型结果、抗体筛查结果录入、交叉合血结果录入、发血),记费。结果 实现了输血申请的电子化,标本的自动接收,血型结果前后自动核对,血液扫描出库,系统自动记费,血液出入库管理,信息查询和统计功能。结论建立输血科LIS系统,能优化输血科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差错率,完善管理,保证血液安全,从整体上提高输血科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急诊红细胞输注申请结果报告时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急诊红细胞输注申请的结果报告时间(turnaround time,TAT)进行监测,了解影响急诊输血申请TAT的因素,促进输血科持续质量改进,同时为制定急诊输血处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观察各个临床科室急诊红细胞输注从医生开出输血申请到合血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检测不同时间段所占的时间,找出影响标本处理总时间的因素,计算输血科处理急诊标本的平均时间。结果从临床开出输血申请到输血科完成交叉合血(总TAT),中位数时间为138 min,最短为17 min。从输血申请送到输血科到完成交叉合血,中位数时间为55 min。从开出输血申请到血液取用,中位数时间为221 min,最短为21 min,最长为4 266 min(71 h)。所有急诊红细胞输注申请中,约有70%的红细胞被取回输注,交叉合血:输血比例为1.4∶1。随着总TAT时间的延长,标本采集时间和标本运送时间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而标本检测时间所占比例逐渐上升。结论目前将急诊输血取血时间定为1 h较为符合实际情况;部分临床医生开急诊输血申请较为随意;输血科对部分急诊标本处理不够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