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2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比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晨服奥美拉唑,睡前加服法莫替丁和加服奥美拉唑后日间酸突破(DAB)和夜间酸突破(NAB)的情况.方法将2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日间服用奥美拉唑20 mg后,一组睡前加服奥美拉唑20 mg,一组睡前加服法莫替丁40 mg,疗程1周.治疗前后行夜间胃酸pH监测.结果治疗后奥美拉唑组夜间pH<4的中位时间百分比减少62.4%,法莫替丁组减少83.95%,两组之间比较P<0.05.奥美拉唑组NAB发生率为70%,法莫替丁组NAB发生率为30%,两组之间比较P<0.001.两组日间pH<4的中位时间百分比、DAB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睡前服用法莫替丁比睡前服用奥美拉唑对夜间胃酸分泌和酸突破的控制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及胃黏膜炎症在有消化道症状但内镜诊断大致正常人群胃内的分布部位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以20岁~25岁、40岁~50岁及>60岁3个年龄组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选20例有症状但胃镜检查结果阴性的患者,在胃窦大弯、胃窦小弯、胃角、胃体大弯和胃体小弯5个部位取材,用于Hp感染严重程度的诊断和胃黏膜炎症严重程度的鉴定.结果在胃窦胃角处,3个年龄组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胃体Hp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大而显著增加(P<0.001);Hp感染积分在胃窦处没有明显差别(评分随年龄增加分别为1.3、1.5和1.6,P>0.05),胃角处有显著差异(评分分别为1.0、1.2和1.6,P<0.05),而在胃体则有极显著差异(评分分别为0.6、1.0和1.5,P<0.001);同一年龄组不同部位以及同一部位不同年龄组胃黏膜炎症的严重程度均没有显著差异.胃黏膜炎症出现和Hp感染胃内分布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χ^2=30.016,P<0.01).结论在有症状但胃镜检查结果阴性的人群中,Hp感染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且感染部位上移,胃黏膜的炎症发生不具有这样的趋势,但依然和Hp感染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内镜技术的发展有1 5 0多年的历史,在2 0 0 0年以前,经历了硬式内镜( 1 868~1 932年)、半曲式内镜( 1 932~1 95 7年)、光导纤维内镜( 1 95 7年至今)、电子内镜( 1 983~2 0 0 0年) 4个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后,胶囊内镜的出现标志着消化内镜技术发展史上又一新里程碑的诞生。1 胶囊内镜的发展史胶囊内镜又名无线胶囊内镜,是由2个独立研究组联合完成[1] 。伦敦研究组1 994年发布了研究意向,1 997年用CCD技术无线照相机获得第1张胃内镜图像。Idden等于1 997年描述了这一无线内镜视频系统。而以色列研究组首先认识到CMOS在胶囊内镜…  相似文献   
14.
提高消化内镜进修医师操作技能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消化内镜中心从一般的接受进修医师进修到对消化内镜进修医师进行正规培训,至今已有10多年了。现在,内镜技术的发展很快,很普及,基层医院临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一名23岁的北京女孩方言因突发急性胃溃疡致失血性休克死亡,令众多网友嘘唏不已。同时,该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胃溃疡”这种疾病的广泛关注。在浏览了方言的微博以后,我们发现她在去世前两天,还强忍着剧烈胃痛坚持上班,并通过微博向其他部门的同事“求胃药”……事实上,从方言出现胃部剧痛到去世,不过短短3天时间。胃溃疡这种常见的慢性病何以成为致命“杀手”?听听专家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17.
个性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直肠运动和感觉过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和正常健康人在个性(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掩饰质)方面的差别,以及某些特质个性与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过敏的关系。方法:采用龚耀先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窦黏膜血管活性肠肽mRNA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提示FD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增高,但胃黏膜局部VIP mRNA的表达情况尚不清楚。目的:研究胃窦黏膜VIP mRNA的表达在F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0例FD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者胃窦黏膜VIP mRNA和B-肌动蛋白(actin)mRNA(内参照)的表达量,计算VIP mRNA与B-actin mRNA表达量的积分光密度比值(V/B)。结果:在FD各亚型中,运动障碍样、溃疡样和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组的V/B值分别为1.53±0.24、1.27±0.30和1.31±0.11,仅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组与正常对照组(1.24±0.19)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2)。结论: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患者胃窦黏膜VIP mRNA表达量显著增多,胃窦黏膜VIP mRNA的表达改变可能参与了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将300例疑似胃疾病病人随机分成三组,各100例.对照1组于术前15~30 min肌内注射山莨菪碱10 mg;对照2组于术前15、5 min喷洒1%丁卡因麻醉咽部;观察组使用山莨菪碱10 mg肌内注射和1%丁卡因麻醉咽部.比较三组不适症状(恶心、呕吐、咽部不适、呛咳、躁动)及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不适症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1、2组(均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不适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2组(均P<0.05).提示,在非静脉麻醉条件下,山莨菪碱肌内注射联合丁卡因咽部麻醉能有效降低胃镜检查不适反应.  相似文献   
20.
复方二甲基硅油对功能性肠胀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