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带与不带肝中静脉活体右半肝移植对供者的影响.方法 连续观察本中心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实施的活体肝移植供者62例,其中带肝中静脉右半肝切取的供体30例(A组),不带肝中静脉右半肝切取的供体32例(B组).术前综合考虑移植物大小、残肝比例、有无脂肪肝、肝中静脉类型、受体术前门脉高压情况,确定是否带肝中静脉.术中以缺血线确定肝切平面,以术中B超了解肝中静脉的走向及分支,肝切线在肝中静脉左或右侧紧贴肝中静脉.所有供者均详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以及术后住院期间胆红素、INR、谷丙转氨酶、白蛋白变化和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供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A组术后早期凝血功能(INR)、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均高于B组,但术后1周时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A组术后白蛋白恢复缓慢,腹水较多.两组供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相似,术后切口感染A、B组分别为2例和3例;术后早期胆汁郁积A组3例,B组1例,术后2周逐渐恢复正常.A组、B组均有2例发生断面胆漏,经抗感染、外引流等治疗后均获痊愈.A、B组分别有6例、5例术后4 d至1周出现不同程度的胃排空障碍,经调整饮食、鼓励活动及应用胃动力药物后缓解.结论 切取肝中静脉可能存在供者术后恢复缓慢的问题.但是在术前系统评估,分析肝中静脉类型,特别是注意残余肝比例不得低于30%,注意保留左内叶上段静脉及Ⅳ段动脉,有效保护残存部分肝功能的前提下,带肝中静脉的右半肝切除对供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统计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再次肝脏移植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再次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对策.方法 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施行再次肝脏移植手术132例,回顾性研究其中74例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再次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17个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再次肝移植预后的显著相关因素.结果 对17个可能影响再次肝移植预后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方法 单因素分析得出10个与再次肝脏移植术后生存率相关的变量:再次手术时期、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水平、热缺血时间、术式、术中出血量、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感染及术后并发症.多因素分析进入Cox回归模型的有术式、术后ICU停留时问和术后并发症3个变量.结论 影响再次肝移植预后的3个主要因素分别为手术方式、术后ICU停留时间和术后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近期我院移植外科完成1例尸体供体多器官(肝、胰、脾、双肾)联合切取,并同时实施了1例原位肝移植、1例胰肾联合移植、1例肾移植手术均获得圆满成功,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下面就供体多器官综合利用介绍一下我们的初步体会。我们采用腹主动脉和门静脉插管UW液联合灌注肝、胰、脾、十二指肠和双肾整块切取的方法,大大缩短了热缺血时间。腹主动脉插管可避免肾动脉和肝动脉血管畸形而给灌注带来的困难,并能保证肾脏、胰腺及肝动脉的良好灌注。门静脉插管解剖简单,灌注更直接可靠,术者只需翻转肝十二指肠韧带即可在其后方暴露门静脉。我们此次联合切取于门静脉中段切开插管,这样既保证了供肝的灌注和供肝的门静脉血管长度,又保证了供胰灌注的流出道和供胰的静脉长度以备吻合。在肝脏和胰腺的动脉血管分配问题上,我们将肝总动脉和胃十二指肠上动脉所形成的动脉分支分配给肝脏以备肝动脉采用分支补片技术吻合,将带有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开口的腹主动脉片用来进行胰腺动脉吻合。这样既保证了肝动脉的吻合质量又不影响胰腺的血液供应。由于我国尚未通过脑死亡法,供体来源日趋紧张,器官联合切取利用是我国移植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4.
原位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术后脾动脉窃血综合征(splenic artery steal syndrome,SASS)可导致肝动脉血流量低、灌注不足、血栓形成、闭塞,进而出现肝功能异常,甚至移植物失功。因此,早期诊断并正确治疗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所在。回顾性分析天津东方器官移植中心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1年期间内完成的647例行OLT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4例发生SASS,并对其行介入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手段.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疾病演进过程中常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顽固性腹水,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作为一种血管介入性肝内门体分流术,可直接迅速地降低门静脉压力,有效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减少腹水,降低等待肝移植期间的病死率,且对移植手术无明显影响[1].现对我中心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TIPS对肝移植手术及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reconstruction of Ⅴ and Ⅷ hepatic veins in right lobe (without middle hepatic vein)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5 cases of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of right lobe without middle hepatic vein were analyzed, and Ⅴ and Ⅷ hepatic veins were reconstructed. All donors underwent evaluation on the basis of vascular anatomy, GRWR and graft volume/ESLV. Fifty-one grafts underwent reconstruction of Ⅴ and Ⅷ hepatic veins with cold-storage cadaveric iliac veins. Great saphenous vein, varicose umbilical veins, recipient intrahepatic portal veins and recipient intrahepatic veins were used respectively in the remaining 4 cases. Results One recipient died of obstruction of out-flow on the postoperative day 43. One recipient was converted to cadaver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at the 7th day after operation, because of acute liver function failure. The remaining 53 cases recovered successfully. Conclusion Reconstruction of Ⅴ and Ⅷ hepatic veins with proper materials in right lobe (without middle hepatic vein)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feasible, and the effect is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肝穿组织活检迄今为止仍然是肝移植术后诊断排斥反应、制定治疗计划、判断预后的唯一手段。本研究评价连续反复肝组织穿刺的安全性及如何选择最佳的肝穿手术时机。方法:1.350例(次)患者由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利用彩超引导和自动活检针进行了肝穿活检;2.通过彩超引导肝穿刺,利用高敏感度彩色多普勒,避开肝穿部位特别是肝表面的大血管;3.将患者按肝功能、肝穿刺活检的时间、肝穿刺的次数及间隔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4)于肝穿术后给予加压包扎及制动。结果:1.彩超引导可大大提高肝穿活检的安全性;2.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倍以上者,肝穿需慎重;3.连续反复肝穿、肝穿的时间间隔与肝穿的安全性无明显相关性;4.术后加压包扎及制动对提高肝穿的安全性有一定帮助。结论:彩超引导的多次反复肝组织穿刺活检是具有较高安全性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08.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最近国外研究指出,慢性房颤患者的运动耐量进行性降低[1],而运动耐量是生活质量和临床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近期,有关房颤的抗凝、心律与心室率控制[2]等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本研究旨在分析慢性房颤患者运动耐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治疗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自2001年9月至2005年12月期间48例缺血型胆道狭窄病人行再次原位肝移植的资料,分析其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40/48(83.3%)例病人再次肝移植前有介入治疗史;术中出血量为850~12000ml,中位值为3000ml;术中用血量为600~13300ml,中位值为3200ml;手术平均时间为(12.00±4.35)h。48例病人随访时间为3~3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1个月及1年,累计存活率分别为79%和72%,中位存活时间为187d;无感染组与合并感染组的存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9/14例(64.29%)死于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无并发症,单一并发症,多种并发症的生存曲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2)。结论再次肝移植是挽救缺血性胆道狭窄无法介入治疗或介入治疗失败的有效手段;预防缺血型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仍是我国肝移植重要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0.
肝移植术后晚期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主要死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晚期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提出预防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1年 2月— 1998年 4月在美国匹斯堡大学进行的生存期大于 1年的 2 94 0例肝移植长期随访结果 ,分析其主要死因与相关因素。结果  1981— 1991年 10年肝移植术后病死率呈逐年降低趋势 ,从 2 0 .4 %降到 1.9% ;术后晚期 (存活期 >1年 )死亡者 817例 ,主要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 (复发 新生 ,2 0 .7% )、心血管并发症( 11.4 % )、各种感染 ( 11.3% )和呼吸系统并发症 ( 9.4 % )。随着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的变化 ,1981— 1986年为环胞素 / Cy A,1986— 1990年为 OKT3/ Viaspan,1991— 1998年为 Tarolim us/ FK5 0 6 ,各期 1、5、10年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术后 1、5、10、15和 18年病死率以 3~ 18岁年龄为低 ,19~ 6 0岁年龄组 10、15、18年病死率最高。病死率最高的肝移植指征为恶性肿瘤和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酒精性肝硬化术后随时间延长病死率逐年增加 ,13年最高 (达 76 .0 % )。结论 肝移植术后期主要死因为新生恶性肿瘤、心血管并发症、各种感染和呼吸系统并发症 ;尽早预防和及时治疗可提高肝移植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