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04篇 |
免费 | 270篇 |
国内免费 | 25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4篇 |
儿科学 | 31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207篇 |
口腔科学 | 30篇 |
临床医学 | 632篇 |
内科学 | 791篇 |
皮肤病学 | 20篇 |
神经病学 | 73篇 |
特种医学 | 11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348篇 |
综合类 | 1029篇 |
预防医学 | 353篇 |
眼科学 | 34篇 |
药学 | 437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373篇 |
肿瘤学 | 1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100篇 |
2022年 | 117篇 |
2021年 | 127篇 |
2020年 | 116篇 |
2019年 | 99篇 |
2018年 | 111篇 |
2017年 | 68篇 |
2016年 | 103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280篇 |
2013年 | 167篇 |
2012年 | 192篇 |
2011年 | 224篇 |
2010年 | 222篇 |
2009年 | 215篇 |
2008年 | 179篇 |
2007年 | 219篇 |
2006年 | 191篇 |
2005年 | 332篇 |
2004年 | 353篇 |
2003年 | 244篇 |
2002年 | 192篇 |
2001年 | 95篇 |
2000年 | 79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62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胆囊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粘附分子CD44变构体6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研究胆囊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粘附分子CD44变构体6(CD44v6)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 ision二步法测定46例胆囊癌(GBC)和12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中MMP-9,CD44v6表达。结果 MMP-9,CD44v6在胆囊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26%,71.74%,MMP-9,CD44v6表达与胆囊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率有关。结论 检测MMP-9,CD44v6的表达有望成为判断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病变发展以及评估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检测β-连环素基因在乳腺增生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突变情况,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PCR-SSCP检测42例乳腺癌组织、15例乳腺单纯性增生组织及15例乳腺非典型增生组织中β-连环素基因的表达及突变情况。结果乳腺单纯性增生组织中β-连环素表达正常,异常表达率为0。乳腺非典型增生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β-连环素表达出现异质性,异常表达率分别为26.7%(4/15)和59.5%(25/42),明显高于单纯性增生组织(P<0.05),且前两者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单纯性增生、非典型增生和癌组织中均未发现β-连环素基因外显子3的突变。结论β-连环素异常表达在人乳腺癌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β-连环素基因突变并不是该蛋白异常表达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异常表达的机理。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探讨在简单条件下,稳定的、用于移植后早期免疫功能等实验研究的大鼠肾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prague Dawley大鼠为受体。取供体大鼠左肾,移植物包括与肾静脉相连的下腔静脉段,与肾动脉相连的腹主动脉段,以及与输尿管相连的供体膀胱瓣,经腹主动脉原位低温灌注6~8mL4℃肝素生理盐水。受体手术于裸眼下完成,供体下腔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供体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供体输尿管带膀胱瓣与受体膀胱两定点连续缝合。结果共完成50例异体肾移植大鼠模型,存活41例,手术成功率82%,存活时间(6.3±1.6)d。供体手术时间(44.8±7.4)min、受体手术时间(59.0±6.6)min、动脉吻合时间(15.9±2.3)min、静脉吻合时间(14.2±2.7)min、尿路重建时间(5.3±0.8)min、热缺血时间(55.7±4.5)s和冷缺血时间(55.1±5.9)min。结论建立此模型所需要的实验条件简单,术者容易掌握,移植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6.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下肢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下肢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1月~2003年2月手术治疗5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随访10d,1、3个月、1年和2年,记录患者神经功能和残留症状。[结果]术前82.1%的患者有下肢麻木,术后10d,1、3个月、1年和2年分别有43.6%、39.I%、36.6%、35.3%和35.7%的患者下肢残留麻木,与病程、术前JOA评分和椎管狭窄类型有关,与年龄和神经根直径无关。[结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1个月内下肢麻木恢复最快,术后1年和2年下肢麻木发生率为35.3%和35.7%,推测神经组织的潜在恢复能力影响下肢麻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7.
移植器官不可避免要遭受一定程度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缺血-再灌注损伤不仅可引起术后早期移植物无功能,还可促进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影响远期效果。近来的研究表明,移植器官的存活不仅取决于移植物遭受的免疫攻击,其自身抗免疫损伤的能力同样重要。血红素氧合酵1(HO-1)通过拮抗氧化应激及抑制炎症细胞浸润等作用可有效防止器官遭受免疫损伤。现就HO-1的生物学特性、细胞保护功能及其在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8.
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疗效。方法2000年9月~2005年1月,采用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病16例(20侧),男5例,女11例;年龄32~56岁,平均48岁。其中股骨头坏死致髋关节骨关节病8例(4例为双侧),股骨头坏死4例(2例股骨颈骨折愈合后股骨头坏死),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2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不愈合2例。病程2~8年,平均4年。结果全部患者获得0.5~4年的随访,20侧人工髋关节临床效果良好。人工髋关节的活动及功能良好,影像学检查显示人工髋关节位置良好,假体无松动和下沉。结论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符合股骨近端生理顺应性,使假体适应应力分布,防止股骨近端骨质疏松引起假体松动和下沉。同时为今后假体翻修提供骨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多磺酸粘多糖软膏预防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接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的8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