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用IFAT检查周宁县657只鼠肺,城镇室内褐家鼠的HFRS病毒抗原的阳性率为4.72%,野外黑线姬鼠宁波亚种为5.95%。褐家鼠有外窜。城镇病例主要传染源为褐家鼠,多属于褐家鼠型出血热,农村或野外感染的病例主要传染源为黑线姬鼠,主要属于黑线姬鼠型出血热。褐家鼠型出血热症状比黑线姬鼠型出血热的症状轻。黑线姬鼠流行高峰之后出现人间流行高峰。福建北部山区是我国黑线姬鼠型出血热自然疫源地带的东南边缘部分,自然疫源地多属于山区小盆地型。周宁县除野外有黑线姬鼠型自然疫源地外,室内尚有褐家鼠型疫源地。恢复期病人血清检查21份,阳性率为90.48%,抗体维持较久,经9年仍有查出者,健康人群检查172份未发现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42.
虫媒病毒(Arbovirus)由吸血昆虫(蚊、蜱、虻、蠓、蛉等)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与动物,病毒在媒介体内繁殖、传代,引发人兽共患病。此类疾病常表现为发热、皮疹、出血和脑炎,侵犯皮肤、神经系统较多见。虫媒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种类较多,近年备受关注。1950年全球仅发现35种虫媒病毒,2006年达538种。其中130余种可引起人兽共患病(主要为披膜病毒科、黄病毒科和布尼亚病毒科),导致发热、皮疹和关节痛、出血热、休克等,严重者可致死;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观察对象接种“福建新丙五价”钩体菌体苗基础免疫和一年后加强免疫的反应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观察记录各针次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并采集观察对象免疫前及免疫后20d,90d,180d,360d及再加强免疫后20d的6份血清,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测定各群抗体滴度,以抗体滴度≥1∶10为阳性判别标准,计算疫苗接种前后各次各群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观察对象均未出现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以复种为多,女性复种后反应比男性更严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免疫后血清抗体阳转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均比免疫前有显著的增长,且在免疫后3个月阳转率达高峰为95%以上,一年后维持50%左右,几何平均滴度(GMT)在基础免疫后1个月为1∶:60左右,半年后降为1∶20,一年后为1∶10。再次强化免疫,抗体阳转率迅速上升,高达100%,几何平均滴度(GMT)上升到1∶100。结论“福建新丙五价”钩体菌体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是肯定的,只要加强钩体病的监测,菌苗的菌型与当地流行菌群吻合并按照规定程序免疫接种,完全可以预防钩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44.
福建部分地区环状病毒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6~ 10月间 ,我们采集福建省 6家医院病毒性脑炎〔排除乙型脑炎 (乙脑 )〕及病因不明的脑膜炎、脑膜脑炎、脊髓炎等具有较严重神经损害症状及关节炎、皮疹、肌痛等住院患者血清 ,进行环状病毒抗体检测 ,查出患者血清中存在IgG、IgM两类抗体。 1999年夏 ,安溪县发生乙脑爆发流行 ,发病者多系小学生 ,而成人中有不少病毒性脑炎患者 (非乙脑 ) ,我们对这部分人、当地人群及附近永春、德化等县人群也进行血清学检测 ,均证实存在环状病毒感染。一、材料与方法1.病毒抗原片 :由黄祥瑞等从西藏分离的Ti2 0 76株 ,制成BHK2 1/ 13…  相似文献   
45.
越野训练致热射病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救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越野训练致劳累性热射病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有效临床救治方法.方法 收集5例越野训练致热射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表现、病程中实验室监测指标变化与临床干预治疗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例病人由于入院较晚,发生严重的DIC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4例病人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多在住院4~5天后逐渐下降,住院15~60天均痊愈出院,无后遗症.结论 治疗该病要做到五早:早降温、早扩容、早抗凝、早血液净化、早镇静.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共同位于19q13基因ERCC1,ERCC2,XRCC1,PPP1R13L,CD3EAP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慢性苯中毒(CBP)发病风险的关联,找寻慢性苯中毒易感人群的生物标志,并为CBP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CBP确诊患者100例,按照1∶2匹配同样接触苯的健康对照200例,采集血样2 ml,提取DNA,采用SNa Pshot检测XRCC1 rs25489,PPP1R13L rs1005165及rs1970764;Taq Man Real time PCR探针法检测ERCC1rs11615,ERCC2 rs13181、rs1799793、rs238406,XRCC1 rs25487、rs1799782及CD3EAP rs967591多态基因型。结果ERCC1 rs11615,XRCC1 rs1799782,XRCC1 rs25487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发病风险相关,ERCC1 rs11615 TT和XRCC1rs25487 TT基因型均可使CBP发生风险增高(ORa=3.236,95%CI 1.353~7.740,χ~2=6.875,P=0.009;ORa=2.093,95%CI 0.966~4.533,χ~2=5.642,P=0.018),XRCC1 rs1799782 AA和AG基因型均可使CBP发生风险降低(ORa=0.074,95%CI 0.034~0.160,χ~2=45.128,P=0.000;ORa=0.357,95%CI 0.195~0.653,χ~2=12.168,P=0.000)。尚未发现其他基因多态与CBP发病风险的关联。结论在相同苯作业环境下,携带ERCC1 rs11615 TT、XRCC1 rs25487 TT基因型的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风险增高,上述基因多态可能成为预测慢性苯中毒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47.
病例介绍:病人,男,57岁,主因乙肝10年,肝硬化2年于2007年9月9日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2年.并于2007年9月11日行亲体肝移植,术后转入外科重症监护科,病情平稳后于2007年9月16日转回普通病房继续治疗.该病人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回到普通病房后同时应用安体舒通(40 mg,口服,1/12 h)和双氢克尿塞片(25 mg,口服,1/12 h)利尿,应用普乐可复(1.5 mg,口服,1/12 h)进行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48.
缬沙坦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制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或促进其凋亡已成为目前治疗肝纤维化的热点.HSC活化是肝纤维化的中心事件.近来发现,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有明显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但关于其对HSC凋亡的影响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AT1R拮抗剂缬沙坦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观察其对HSC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自主呼吸试验(SBT)在机械通气的撤离、拔除气管插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选择67例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患者,当所有患者达到撤离呼吸机状态时将其随机(采用从密封信封中抽取随机号的方法)分为自主呼吸试验组(SBT组,35例)和无自主呼吸试验组(NO-SBT组,32例)两组.SBT组患者顺利通过SBT后随即拔除气管插管,NO-SBT组患者在达到撤离呼吸机条件后,不进行SBT,即拔除气管插管.以拔除气管插管的成功率作为评判的主要指标,成功的标志为拔除气管插管后能维持自主呼吸48 h以上.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频数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前的一般状况、呼吸生理和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性别、气管插管的口径、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疾病种类相似,机械通气的时间比较差异尢统计学意义.两组各有3例患者再次气管插管(X~2=0.013,P=0.908).两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需无创辅助通气的患者NO-SBT组为5例,SBT组为4例(X~2=0.253,P=0.727).两组患者医院内病死率[N0-SBT组为12.5%(4/32),SBT组为9.7%(3/35),X~2=0.311,P=0.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BT可能不是拔除气管插管前的必需过程.  相似文献   
50.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9岁,于6年前确诊为"再障",口服环孢素、康力龙,血小板波动在20×10^9/L左右,血红蛋白70×10^9g/L左右,白细胞计数40×10^9/L左右,1年前停药,准备怀孕。孕24周左右产检时发现血压170/100mmHg(1mmHg=0.133kPa),口服长效硝苯地平20mg1周,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2009年4月16日因“重度妊高症、先兆子痫、再障贫血、低蛋白血症”住外院行“剖宫产术”,因“脓毒症,高热,呼衰、消化道和皮肤黏膜广泛出血、少尿、水肿”于2009年5月5日急诊转入我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