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亚低温在劳力型热射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快速亚低温处理在劳力型热射病(EHS)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9月-2009年8月间7所部队医院收治的28例EH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病后4h内将肛温降低到亚低温(35.0±0.5℃)的患者归入亚低温组(n=16),将肛温大于40℃超过3h的患者归入延迟降温组(n=12),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0、12、24、48、72h的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比较两组的病死率和升压药使用时间,分析亚低温在热射病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入院24h后延迟降温组CK值显著高于亚低温组(P<0.05或P<0.01),亚低温组LDH值在24~48h后开始下降,48、72h时显著低于延迟降温组(P<0.01).亚低温组与延迟降温组的病死率分别为0%和25.0%(P<0.05).亚低温组使用升压药的时间(68.5±39.7h)明显短于延迟降温组(228.7±139.7h,P<0.01).结论 迅速应用亚低温处理能有效减轻脏器损伤程度,改善热射病患者全身情况及预后,是治疗EHS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麦冬提取物降糖作用及胰岛素增敏相关机制.方法 首先诱导分化3T3-L1细胞为脂肪细胞,给予麦冬多糖(OPSR)和麦冬皂苷(OPG)干预后,检测葡萄糖消耗率,筛选出具有降糖作用的提取物;建立地塞米松诱导胰岛素抵抗(IR)脂肪细胞模型,给予OPSR干预,Western blotting检测瘦素、脂联素和抵抗素蛋白表达水平;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经OPSR治疗4周后,测量体重(Bw)、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结果 0.5~ 50mg/L OPSR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葡萄糖消耗比值分别为32.27%,75.14%和90.47%,而OPG作用很弱,在50mg/L时葡萄糖消耗比值仅为8.49%;OPSR明显促进瘦素、脂联素蛋白表达,抑制抵抗素蛋白表达(P<0.05).OPSR治疗4周后,大鼠体重明显增加,TG、FBG、HOMA-IR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OPSR能够促进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对T2DM大鼠具有降低FBG、TG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其机制与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 研究瘦素(Leptin)及I、 III型胶原蛋白及基因在肝纤维化模型组织中的动态表达水平。方法 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法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以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Leptin及I、 III型胶原蛋白及基因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动态表达。结果 Leptin以及I、 III型胶原蛋白及基因在正常对照组肝脏中均有微量表达,CCl4注射2周后,三者的表达均开始增强,随着纤维化发展呈梯度增加。其mRNA表达水平在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 (P<0.05);在肝纤维化过程中,Leptin与I型胶原(r=0.595,P=0.017)及Leptin与III型胶原(r=0.478,P=0.011) 的动态改变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Leptin的表达随着纤维化的程度加重而逐步增强,在肝纤维化过程中,Leptin可能参与了细胞外基质成分(ECM)的合成与降解。  相似文献   
104.
1974年有人提出俯卧位机械通气(PP)可作为改善急性肺损伤(AU)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氧合的一种通气策略,由于其简单、安全,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医师重视,并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我科运用俯卧位通气治疗外科感染引发ARDS 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缬沙坦抗肝纤维化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型受体阻断剂缬沙坦对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的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猪血清诱导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不同剂量缬沙坦 (15 mg/ kg、30 mg/ kg)进行干预 ,与模型组为对照观察各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变化 ,同时测定血管紧张素 、透明质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肝组织胶原面积为 (11.1± 2 .0 9) % (P<0 .0 5 ) ,大剂量组和普通剂量组则显著减少 ,分别为 (5 .33± 1.18) %、(6 .94± 1.0 7) % (P<0 .0 5 )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 ,治疗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也明显降低 (P<0 .0 5 )。结论 :血管紧张素 型受体阻断剂缬沙坦能够显著抑制猪血清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6.
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在实验性肝纤维化中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猪血清诱导建立肝纤维化模型 ,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血清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高 (P<0 .0 5 ) ,且与肝纤维化程度正相关。结论 :血清羟脯氨酸水平的测定对肝纤维化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7.
建立一种酶免疫斑点法(Dot-ELISA)用于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SET),对SET-A、B、C 3型的检测敏感度均达到0.1ng/ml,与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不发生交叉反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SET检测方法,检测效果明显优于澳大利亚PTY检测试剂盒。  相似文献   
108.
福建省1987—1989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是我国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的重点地区,病例分布很广,疫源地类型和传染源种类较为复杂。1958~1978年间曾发生多起大流行,随后疫情虽一度有所下降,但近年又呈明显上升趋势,流行县份均在30个以上,个别县暴发流行。初步调查发现某些疫区流行菌群发生变迁,接受菌苗免疫的人群中仍有不少发病者,值得重视,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个体化运动训练对左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活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运动训练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优化药物治疗,运动训练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辅以个体化运动训练。于入选时及12个月后随访时分别采用LVEF、6分钟步行距离测试(6MWD)及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对2组患者活动耐量、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同时记录观察期间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12个月后随访时2组患者LVE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训练组6MWD[(409.9±66.9)m]及MLHFQ评分[(37.8±3.6)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12个月后随访时2组患者LVEF均较入选时无明显改善(均P>0.05);运动训练组6MWD较入选时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运动训练组及对照组MLHFQ评分均较入选时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期间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个体化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左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活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对患者射血分数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0.
潘亮 《中国卫生产业》2014,(20):138-139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59例(86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找到适合的治疗方法。结果86条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56条发生并发症(65.12%),住院时间平均(4.6&#177;0.3)d。皮下血肿22.09%,淤血13.95%,局部条索状硬结11.63%,切口感5.81%;疼痛4.65%;皮肤感觉异常3.49%;皮肤灼伤2.33%;深静脉血栓1.16%;经对症处理,全部好转。结论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时前充分准备,术中谨慎操作,术后预防性处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