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肺动脉楔状造影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分析研究潘世伟综述刘迎龙,萧明第审校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肺血管长期受高血流、高压力作用,使肺血管发生相应的组织结构改变,而肺血管床的结构改变又对其手术危险性及预后情况影响很大。肺动脉分为:①弹力动脉...  相似文献   
92.
评价拔管时间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外科SICU自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行单纯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信息。包括基本情况、基础疾病、术前超声EF值、术前血肌酐值,术中转机时间及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共49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夜间拔管组54例,对照组441例。夜间拔管组患者年龄、转机时间、阻断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夜间拔管组20例发生术后谵妄(37.0%),而对照组85例发生谵妄(20.5%),卡方值9.082,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夜间拔管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OR:4.155, 95%CI:2.118 – 8.151, P=0.001。结论:夜间拔管增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采用首次通过法核素肺灌注显像、通过放射性时间-计数曲线方法了解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有肺动脉高压(PH)手术前、后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的价值.方法 115例二尖瓣病变为主的瓣膜性心脏病病人均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术治疗.所有病人在手术前,手术后7天行核素肺灌注显像检查,33例在术后3个月进行第3次复查.另选10名健康者,测其肺循环平均时间(LET)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7天LET明显降低(P<0.001).33例术后3个月的LET与术后7天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LET仍有继续下降趋势.结论 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有PH病人,肺动脉压力的降低在术后7天左右最明显,此后降低缓慢.术前肺动脉压力越高,在术后早期越难以降至正常水平.无创性核素肺灌注显像检查方法在瓣膜性心脏病合并PH的术前判定、手术疗效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明显的优点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国产瓣膜成形软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国产瓣膜成形软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为合理选择人工瓣环大小提供依据。方法 2002年4月至2009年11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连续对6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男55例,女11例;年龄11~69岁(44.62±15.94岁)]应用国产瓣膜成形软环施行二尖瓣成形术。在选用人工瓣成形环大小时遵循以下原则:先用测瓣器测量二尖瓣前叶瓣环距离,若测得该距离大于30号,则选用至少小2个号的人工瓣成形环;若测得瓣环在30号以内,则选用小1个号的人工瓣成形环。术后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进行随访,以观察二尖瓣成形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出院时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少量至中量反流1例,少量反流11例,其余54例患者二尖瓣关闭正常或仅有微量反流;二尖瓣前向流速1.40±0.30 m/s,无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征象。随访51例,随访时间2个月~7年(24.60±25.90个月)。随访期间有38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二尖瓣中量反流1例,少量至中量反流5例,少量反流9例,二尖瓣关闭正常或有微量反流23例;二尖瓣前向流速1.50±0.40 m/s;无二尖瓣狭窄、SAM征象和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现象;随访期间左心房内径(43.19±10.48 mm vs.48.59±9.40 mm,t=4.524,P=0.000)和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52.64±7.35 mm vs.62.69±8.77 mm,t=7.607,P=0.000)均较术前减小。结论应用国产瓣膜成形软环,通过放置较小号人工瓣环行限制性二尖瓣瓣环成形术,在二尖瓣修复成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明确,而且有很好的时间持续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起源于前降支的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2007年12月在笔者医院手术的起源于前降支的冠状动脉瘘18例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及手术结果。结果 1998年2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起源于前降支的冠状动脉瘘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31.0±24.8岁(10天~71岁);单纯冠状动脉瘘10例,合并其他心脏疾病8例;冠状动脉瘘引流至主肺动脉11例,右心室5例,右心房1例,左心室1例;15例患者有1个瘘口,3例有2个瘘口,瘘口直径4.8±3.0mm(1~12mm)。手术方式包括心内修补5例,经冠状动脉切口修补3例,心表结扎或缝扎9例,经心内及冠脉切口修补1例。体外循环下手术13例,其中2例在并行循环下手术,非体外循环手术5例。ICU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2天和10h,术后住院时间10.2±5.6天。1例发生残余瘘(5.6%),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起自前降支的冠状动脉瘘绝大多数均引流至右心系统,形成左向右分流。由于分流量多较小,较少引起心肌缺血。外科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