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特种医学   11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66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作者经实验后提出一种改进的离心,过滤方法,用以快速检出血中细菌。选择在临床上常见的引起病人败血症的细菌和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作为实验对象。采集献血者于两周内未使用过任何抗生素的血液。加入SodiumPolyanetholesul fonate 至0.35%。取5ml 上述血标本,接种单一种类的细菌。其菌量应控制在每5ml 血中有3~172个活菌。血样接种不同的细菌后,分别与三种不同密度的Ficoll-Hypaque 液8ml 混合。颠倒试管5次,彻底混匀。Ficoll 的3种密度分别为1.114±0.002g/ml,1.149±0.002g/ml 和1.174±0.002g/ml。在室温下,离心30分钟。经离心后,红细胞沉入管底。白细胞、多形核细胞及细菌等仍留在上清中。把孔径为0.22μm 的滤膜剪成  相似文献   
32.
光催化剂对病房空气中细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光催化剂对病房空气中细菌消除效果 ,用平板沉降法采样进行了实际观察。结果 ,将 3盆涂抹有光催化剂的绢花放于可见光照的病房内 (2 3m3 ) ,4 8h后空气中自然菌菌数平均下降率为 2 5 .2 4 % ;12 0h后 ,平均下降率为 5 8.95 %。停止使用光催化剂之后 ,空气中细菌数恢复到原来水平。 15个病房内放置含光催化剂绢花 ,4 8h后有 6个病房无效 ,放置 12 0h后仍有 4个病房无效。结论 ,光催化剂对病房空气中细菌消除效果达不到卫生要求 ,只有部分房间显示出一定消除效果。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中药瘀必清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早期妊娠29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00例,对照1组96例,对照2组98例。治疗组药流后加服中药瘀必清,对照1组药流后不加服任何中西药,对照2组用传统的人工流产手术方法。结果:胚囊排出后阴道出血在10天内干净,出血量少于月经量,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恢复正常的治疗组为61例,对照1组为28例,对照2组为62例。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1组在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在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2组在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瘀必清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4.
洪波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6):426-426
目的:观察自拟抗敏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抗敏止咳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信必可都保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9%,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抗敏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良好疗效,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制定并验证三个中文版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量表LANSS( Leeds Assessment of Neuropathic Symptoms and Signs,LANSS)、NPQ (Neuropathic Pain Questionnaire,NPQ)和ID pain.方法:1.制定中文版LANSS、NPQ和ID pain:两名中文为母语、英文流畅的翻译人员,各自将LANSS、NPQ和ID pain翻译成中文.将这两份翻译版本综合成第一个中文版本.另两名英文为母语、中文流畅的翻译人员,各自将第一个中文版本再翻译回英文.然后比较原版LANSS、NPQ和ID pain和翻译成英文的LANSS、NPQ和ID pain.每一个不一致的地方都要认真分析,有必要的话修改中文版本得到第二个中文版本.经预实验和专家讨论后得出最终中文版本.2.验证中文版LANSS、NPQ和ID pain:共十家中心参与研究,每个中心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7例,伤害感受性疼痛患者7例.入选的患者自行填写NPQ和ID pain量表,必要时由调查者为患者解释量表中的问题.LANSS量表由调查者询问患者并进行填写.3.分析量表的信度(使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和Guttman分半系数分析组内一致性)和效度(表面效度、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经10个研究中心的专家评价,3个量表的表面效度好.中文版LANSS、NPQ和ID pain的信度好.中文版LANSS和ID pain的效度好.结论:中文为母语的患者可以使用本研究制定并验证的中文版LANSS和ID pain量表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36.
缺血性脑血管病304例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04例ICVD患者的DSA资料,其中短暂性脑缺血(11A)188例,脑梗死116例,明确有无脑供血动脉的狭窄、狭窄的位置,判断责任血管.测量责任血管狭窄段长度及程度.结果 304例ICVD患者中发现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227例(74.7%),可判断责任血管193例(85.0%),其中单纯颅外血管病变104例(53.9%),单纯颅内血管病变70例(36.3%),颅内外串联病变19例(9.8%),TLA组的后循环颅外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于脑梗死组,脑梗死组的前循环颅内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于TIA组.两组责任血管狭窄的长度及严重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重症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更多见,但责任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和长度与症状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37.
微导丝辅助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微导丝辅助的瘤颈成形技术在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价值、技术操作要点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本组包括25例小型宽颈动脉瘤(前交通动脉12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12例,小脑后下动脉瘤1例)。微导管成功超选动脉瘤囊内,将撤出的微导丝再塑形后跨瘤颈部位放置。通过微导管内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结果 25例均获得成功,动脉瘤致密栓塞,载瘤动脉保持通畅,效果满意。短期影像随访16例,动脉瘤无复发。结论 微导丝瘤颈成形术作为小型宽颈动脉瘤治疗技术是安全、经济有效的。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脊液中内皮素 1(ET 1)和一氧化氮 (NO)浓度的变化与脑血管痉挛 (CVS)的关系。方法 经皮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犬CVS动物模型 ,放免法测定脑脊液中ET 1浓度 ,镉还原法测定脑脊液中NO浓度 ,脑血管造影确定血管痉挛程度 (%reductionofbasilararterydiamiter,%RBAD)。结果 SAH后脑脊液中ET浓度显著高于注血前正常水平 (P <0 .0 5 ) ,第 7天达到峰值 (2 15± 36 ) μg L后逐渐下降 ;脑脊液中NO浓度显著下降 (P <0 .0 5 ) ,至第 7天达到最低值 (5 .8± 1.35 ) μmol L后逐渐升高。SAH后血管痉挛程度逐渐加重 ,第 7天达到最大痉挛程度 4 8± 10 ,其后逐渐缓解。结论 SAH后脑血管痉挛程度与脑脊液中ET 1和NO含量在时间进程和程度上密切相关 ,SAH后脑脊液中ET 1和NO可能参与了CVS的过程。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4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NCAMmRNA及MMP-2、9蛋白的表达。结果 星形细胞瘤Ⅰ、Ⅱ级中NCAM-140mRNA,MMP-2、9蛋白的表达阳性数为16/17,12/17,5/17,病理指数为 29.08±12.31,19.63±11.37,13.32±11.53,Ⅲ、Ⅳ级中表达阳性数为11/23,22/23,17/23,病理指数为15.02±10.41,34.52±7.65,30.29±16.88,人脑星形细胞瘤高级别(Ⅲ、Ⅳ级)与低级别(Ⅰ、Ⅱ级)差异显著。MMP-2蛋白与NCAMmRNA两者有显著负相关性。结论NCAMmRNA及MMP-2、9蛋白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有关。NCAM和MMP对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与侵袭转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初步评价脑供血动脉闭塞与颅内动脉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分析了8例脑供血动脉闭塞伴有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单侧颈内动脉闭塞7例,双侧颈内动脉及一侧椎动脉同时闭塞1例。8例患者共检出动脉瘤11枚,多发动脉瘤患者3例,所有动脉瘤均位于Willis环,其中9枚动脉瘤采用了血管内栓塞治疗,致密栓塞5例,本组病例未发生技术相关并发症。I临床随访9个月~14年,提示所有患者出院后病情稳定,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结论脑供血动脉闭塞后代偿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颅内动脉瘤的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