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6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能否正确检出患者在拟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狭窄段有无钙化,并与冠状动脉内超声(ICUS)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评价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应用ICUS确定钙化的范围和严重程度的价值作进一步的评价。方法 对150例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行CAG同时行ICUS检查,评价靶血管狭窄处的钙化情况。结果有113例(75.3%)靶血管狭窄处被ICUS检出钙化。而CAG检出52例有钙化。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有75例相符,75例不相符合。CAG对钙化检出的敏感性为38.9%,特异性为86.5%。在靶血管狭窄段CAG检出钙化的平均弧度(n=52)较ICUS检出的(n=113)要大。CAG判定表浅型钙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5.3%和95.2%。在98例靶血管狭窄处CAG判定为无钙化的患者中,68例患者ICUS检出有不同程度的钙化。而CAG在非靶血管狭窄段检出钙化是ICUS在98例患者中检出钙化惟一的预期值(P=0.003,OR=1.16,95%可信区间为1.1~1.3)。有73例CAG在冠状动脉丛任何处均未见钙化,而ICUS检出44例(60.3%)有钙化,其中>90弧度的表浅型钙化仅9例(12.3%)。结论CAG检出靶血管狭窄段有钙化存在提示可能为弧度较大的表浅型钙化。在CAG检不出靶血管狭窄处钙化的病例中,若患者的年龄较大,旦发  相似文献   
32.
目的采用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T-segment elevation resolution,STR)和冠状动脉造影心肌呈色分级(myocardial blush grade,MBG)评价超重/肥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以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20例A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超重/肥胖和体重正常患者,分析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和MBG,并进行临床随诊。结果超重组、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PCI术后TIMI血流3级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超重组、肥胖组心肌微循环灌注不良多于体重正常组(MBG0/1级三组分别为44.6%、64.3%和30.6%,MBG2/3级三组分别为55.4%、35.7%和69.4%,P=0.027),超重组、肥胖组ST段回落不全也多于体重正常组(STR<50%三组分别为39.3%、57.1%和22.2%,STR≥50%三组分别为60.7%、42.9%和77.8%,P=0.017)。但超重组、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患者联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在随访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分别为16.1%、17.8%和16.7%,P=0.978)。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体重对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的预测价值[RR2.46(95%可信区间0.64~6.57),P=0.128]。结论在成功接受急诊介入治疗后,超重或肥胖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肌微循环的障碍,但随诊期间患者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基础血肌酐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肾功能减退的临床特点. 方法 根据直接PCI术后是否发生肾功能减退,将216例术前血肌酐正常(<132.6 μmoL/L)的AMI患者分为肾功能减退组(32例)和非肾功能减退组(18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确定肾功能减退的发生率、预测因素及其对治疗和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肾功能减退定义为术后72 h内血肌酐较术前升高≥25%. 结果 直接PCI术后肾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14.8%(32/216).肾功能减退组的年龄>75岁(28.1%比14.1%,P=0.047)、并发心力衰竭(25.0%比9.2%,P=0.017)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肾功能减退组;而低分子肝素(84.4%比95.1%,P=0.039)、β-受体阻滞剂(75.0%比95.6%,P=0.00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81.3%比93.5%,P=0.025)、他汀类药物(84.4%比97.3%,P=0.008)的使用率显著低于非肾功能减退组.肾功能减退组住院期间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非肾功能减退组(25.0%比2.2%,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并发心力衰竭是发生肾功能减退的惟一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OR)=3.275,95%可信区间1.275~8.408,P=0.014];而肾功能减退是住院期间死亡最强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313,95%可信区间2.569~41.402,P=0.001). 结论 基础血肌酐正常的AMI患者直接PCI术后也易发生肾功能减退.发生肾功能减退者多为AMI的高危患者,治疗不充分,住院期间预后差.  相似文献   
34.
目的:旨在对比中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适宜性标准(以下分别简称“中国标准”、“美国标准”)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和科学性。方法:连续入选4家大型心脏中心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中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研究首先比较中美标准对入选患者的推荐结果。之后按中国标准推荐,将两种标准推荐不一致的患者划分为适宜组、不适宜组和可能适宜组,并根据实际接受的治疗将各组人群进一步划分为血运重建患者和药物治疗患者进行分析。主要结局指标为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再次血运重建和再发心绞痛入院。结果: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连续入选6165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根据中国标准,1.3%(80/6165)未得到推荐;根据美国标准,46.2%(2851/6165)未得到推荐;47.0%(2900/6165)中美标准推荐不一致,其中95.0%(2756/2900)术前未行负荷试验。在中美标准推荐不一致的2900例患者中,911例根据中国标准适宜血运重建,血运重建与1年MACCE无显著相关性(校正后HR=0.91,95%CI:0.53~1.57,P=0.74);504例根据中国标准不适宜血运重建,血运重建与1年MACCE无显著相关性(校正后HR=1.15,95%CI:0.33~3.97,P=0.82)。结论:与美国标准相比,中国标准临床场景覆盖率更高,适用性更好。在中美标准推荐不一致的患者中,遵循中国标准推荐进行决策与1年预后的改善无显著相关性,中国标准对“未行负荷试验”患者的推荐可能仍需进一步论证和优化。  相似文献   
35.
正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试验早期证实,心率和多种心脏病患者的风险强烈相关。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β-阻滞剂的有益效果至少部分与心率降低有关。伊伐布雷定是心脏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特异性I f离子通道选择性抑制剂。对窦性心律患者降低静息和和运动时心率,而不降低心肌收缩性和房室传导。该药物的开发本质上有助于获得降低心率的效果。SHIFT研究显示,对收缩性心力衰竭、窦性心律以及心率70次/min或以上的患者,在最佳治疗的基础上每  相似文献   
36.
正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ACCF/AHA)指南工作组,检索了近年的治疗进展并更新了过去版本指南,发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治疗的最新指南。1心肌梗死发病:推荐规范1.1STEMI的区域治疗系统运行,再灌注治疗和治疗的目标时间Ⅰ类推荐:(1)所有社区均应建立并维持STEMI的区域性治疗系统,该系统包括急诊医疗服务和基于医院服务活  相似文献   
37.
美国和欧洲约10%~ 13%的成人患有慢性肾脏病(CKD),而且流行持续增加.2型糖尿病促进CKD的发病及进展,在西方国家约占到50%的新发病例.CKD的早期知晓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以往肾病常较晚期才被诊断,晚期诊断可能失去保护肾小球滤过率(GFR)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机会.目前建议肾小球滤过率的估算值(eGFR)或尿蛋白或尿白蛋白筛查CKD.荟萃分析显示,GFR降低和尿蛋白增高,肾脏和心血管不良预后风险增加[2-3].重要的是,即使eGFR>60ml·min-1·(1.73 m2)-1,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大于30 mg/g者肾脏不良预后的风险也明显增加.似乎eGFR联合CKD各期尿蛋白或尿白蛋白量分级预测肾脏及心血管不良预后更合理[2,4].  相似文献   
38.
一、前言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AF导致临床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显著增加,尤其栓塞性卒中,预期随着人口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39.
13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价介入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对肾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经肾动脉造影确诊的ARAS患者132例的临床资料。88例单侧ARAS按年龄≤70岁和>70岁分组及按基础GFR≥60 ml/min和GFIR< 60 ml/min分组,比较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对GFR的影响。44例双侧ARAS按行双侧、单侧、非介入治疗分组,比较3组差异。结果单侧ARAS、年龄≤70岁者,介入治疗1年后GFR变化值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基础GFR≥60 ml/min者,介入治疗1年后GFR变化值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年龄>70岁,GFR<60 ml/min者,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相比,GFR变化值无显著性差异。双侧ARAS者双侧介入治疗GFR变化值优于单侧介入,单侧介入优于非介入治疗组。Logistic回归分析示基础GFR≥60 ml/min,进行介入治疗的单侧AKAS者,肾功能(GFR)的预后较好。结论单侧ARAS年龄≤70岁,介入治疗前GFR≥60 ml/min者,介入治疗后肾功能 (GFR)预后较好;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介入前应仔细评估,慎重选择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40.
<正>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联合委员会第八次报告(简称JNC 8)[1],正式颁布了2014年美国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该指南基于严格的证据策略,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审查,建立了高血压治疗的临床证据条款和推荐,以满足所有医务工作者的需要,强调使用最佳的证据资料,降低高血压相关疾病的负担,改善高血压患者临床预后,但并不是替代临床评价判断,治疗决策必须仔细考虑和结合每例患者的具体临床特性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