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0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22篇 |
内科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86篇 |
综合类 | 28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7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目的]分析乳腺癌病人在研究者建立的专业支持网站论坛上的留言,探讨该网站论坛对病人的作用。[方法]建立一个乳腺癌病人专业支持网站,从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行乳腺癌手术且出院的病人中选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干预,鼓励病人在网站论坛上发言交流,利用定性内容分析法对研究期间病人在论坛上的留言进行分析。[结果]病人在论坛中的留言涉及主题主要包括:索取信息、提供信息、抒发情感、给予病友支持和鼓励、给予反馈、表达感谢和祝福、建立联系等。[结论]乳腺癌病人专业支持网站可以为病人提供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同时也帮助他们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建立新的联系。 相似文献
43.
网络支持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网络支持干预方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行乳腺癌手术且出院的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干预组56例,在常规随访的同时给予12周的网络支持干预;对照组63例,接受乳腺癌术后常规随访,分别在基线调查后第6周和第12周进行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评价。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不明确性维度得分和信息缺乏2个维度得分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干预后干预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不明确性和信息缺乏2个维度得分的降低趋势快于对照组;第12周时干预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不明确性和信息缺乏2个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信息丰富、多学科合作、实时互动的网络支持干预可以降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相似文献
44.
背景与目的:年轻乳腺癌患者(≤35岁)预后较差,可能具有与35岁以上乳腺癌患者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但年轻乳腺癌的死亡风险规律及其与35岁以上患者之间的差异目前国内外尚无研究报道。本研究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及死亡风险规律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了解本类乳腺癌的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1990年1月-2005年10月间手术治疗的233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以35岁为临界点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及风险函数分别估计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曲线和年死亡风险曲线,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间的差异、总生存曲线及年死亡风险规律间的异同。结果:在肿瘤大小(P=0.0231)、腋下淋巴结转移状态(P〈0.001)、雌激素受体状态(P=0.064)等方面,≤35岁及〉35岁年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年轻乳腺癌的10年总生存率较〉35岁乳腺癌患者为差(分别为72%和79%,P=0.0081)。〉35岁患者的年死亡风险曲线呈双峰型(V型),而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年死亡风险除呈现出与前者相似但时间提前的双峰型图形外,在前后两个死亡高峰间还存在着比〉35岁患者高的死亡小峰(W型)。结论:≤35岁与〉35岁的乳腺癌患者具有不同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在总生存率及死亡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提示对年轻乳腺癌的随访和治疗可能应采用不同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45.
30岁及以下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30岁及以下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56~1993年手术治疗30岁及以下单侧女性乳腺癌95例。结果腋窝和内乳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9.1%和31.2%。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2%和27.4%,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者占4.2%。伴妊娠及哺乳者21例(22.1%)。腋淋巴结阴性的妊娠哺乳期和非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和81.40%,而腋淋巴结阳性者则分别为38.10%和73.70%。结论对3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应尽可能清除内乳淋巴结;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无论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预后均较差;对腋窝淋巴结阴性者也应强调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6.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预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预后。方法回顾了119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双侧乳腺癌的预后情况及年龄和月经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双侧乳腺癌占同期可手术乳腺癌的3.67%(119/3239)。双侧乳腺癌患者中位年龄46岁,双侧发病中位间隔时间为48个月。双侧癌发生间隔时间按24个月来划分同时性(43/119)和异时性乳腺癌。从第二侧原发肿瘤手术算起,中位随访48个月,单侧和双侧乳腺癌的总生存率(OS)差异无显著性,但后者的无病生存率(DFS)较低(P=0.0469);同时性和异时性乳腺癌的DFS(P=0.5399)和OS(P=0.5829)的差异无显著性。单因素分析发现第二原发癌发病≤45岁、双侧均绝经前发病或分别绝经前后发病的患者预后较差;多因素分析发现第二原发癌发生年龄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从第二原发肿瘤手术起随访,单侧和双侧乳腺癌的OS无显著差别,但后者DFS较差;同时性和异时性双侧乳腺癌的预后相似。第二原发癌发病年龄是双侧乳腺癌患者的重要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47.
背景与目的: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文献报道病例数较少,治疗及预后因素值得探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Ⅰ/Ⅱ期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1981年至2001年本院收治的25例Ⅰ/Ⅱ期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其中ⅠE期16例,ⅡE期9例。中位年龄42岁(范围:23~74岁)。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23例患者行局部肿块切除术或活检术,2例行乳腺根治切除术。23例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14例患者在术后接受辅助放疗。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5年,全组5年、10年、1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9.1%、55.3%.36.9%;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7.5%、34.6%、34.6%。COX单因素分析发现分期、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乳酸脱氢酶(LDH)和辅助放疗对无瘤生存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结本组Ⅰ/Ⅱ期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发现患者以中年居多,症状以单侧的乳房肿块为主,常伴有LDH升高,病理类型以弥漫性B细胞型为主。IPI是有价值的预后因素。术后联合放、化疗是较合理的治疗方案,但如何进一步降低远处播散是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究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乳腺癌中孕激素受体(PgR)表达情况与目前已确立的乳腺癌临床、病理预后指标,包括HER-2/neu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年6月-2005年6月间连续收治的ER阳性的可手术女性乳腺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获得912例乳腺癌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4~87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年龄〈50岁者360例(39.5%),年龄≥50岁552例(60.5%)。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R,PgR和HER-2/neu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HER-2/neu过度表达、ER低表达、年龄≥50岁以及淋巴结有转移是独立预测PgR表达缺失的相关因素.本组ER^+PgR^-乳腺癌较ER^+PgR^+乳腺癌存在更多的HER-2/neu过度表达的现象(12.8% vs 5.8%);而本组73例(8.0%)HER-2/neu过度表达(“+++”)的乳腺癌中有50.7%同时合并PgR^-,而HER-2/neu无过度表达(“-~++”)的病例合并PgR的占29.9%,P〈0.001。结论:PgR表达缺失与HER-2/neu过度表达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Foxp3+细胞浸润和Foxp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60例乳腺癌以及2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取自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2005年1-12月),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oxp3+淋巴细胞浸润和Foxp3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与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以及ER、PR、P53、Bcl-2、HER-2表达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间质Foxp3+细胞浸润和实质Foxp3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50.6%vs 13.6%,P<0.05;38.1%vs 4.5%,P<0.05);乳腺癌Foxp3+细胞浸润和Foxp3蛋白表达间无相关性(P>0.05)。乳腺癌间质Foxp3+细胞浸润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P53过表达呈正相关(P<0.05);癌实质Foxp3蛋白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pTNM和P53过表达呈正相关(P<0.05);但两者与ER、PR、HER-2、Bcl-2过表达均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乳腺癌中Foxp3表达和Foxp3+细胞浸润都是影响5年生存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Foxp3的表达不是影响乳腺癌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乳腺癌组织高表达Foxp3蛋白可作为一个潜在的乳腺癌生物标记物,但不是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0.
BRCA1有关微卫星多态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BRCA1附近的4个多态标记位点在散发性乳腺癌中发生LOH(杂合性丢失)和MSI(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情况,探讨LOH和MSI和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一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UGE)-DNA银染方法。结果4个多态位点总的LOH和MSI的发生率分别为62.5%和45.0%。肿瘤最大径≤2cm的患者MSI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肿瘤最大径>2cm的患者(P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