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0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致密型乳腺中乳腺癌MRI表现,以组织病理学为标准,与非致密型乳腺中乳腺癌作对照分析。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来我院完成乳腺MRI及X线摄影检、病理组织学诊断为乳腺癌的连续180例病人纳入研究,年龄28~85岁,平均54.4岁;按X线摄影上纤维腺体组织密度分型标准将入组病例分为致密型和非致密型,并对两组的乳腺癌MRI表现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归纳出致密型中乳腺癌的MRI特点。结果:致密型乳腺77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66例、导管内癌(DCIS)8例及其他病理类型3例;非致密型乳腺103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5例、导管内癌(DCIS)7例及其他病理类型11例。致密型乳腺中乳腺癌平均直径2.3cm,明显大于非致密型乳腺中乳腺癌的平均直径(1.9cm)(P=0.011);致密型乳腺中肿块样强化的乳腺癌边缘毛刺或模糊者约71.7%(43/60),较非致密型乳腺(54.0%,47/87)更易表现为边缘不光滑(P=0.031);致密型乳腺组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级高于非致密型乳腺组(P=0.009);致密型乳腺组患者平均年龄(47.2岁)较非致密型乳腺组(60.1岁)年轻(P<0.01)。结论:致密型乳腺中乳腺癌较非致密型乳腺中的病变范围更大,乳腺癌更易表现为边缘毛糙,且在病理学上乳腺癌的病理分级更高。  相似文献   
72.
目的 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我国已成立诸多医联体,并通过云技术实现影像互通与协同诊断,但各医院影像质量控制标准和实现程度不一,导致在医联体内推行影像互通互认存在一定问题。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于5G影像云平台项目建设中形成医联体内影像质量控制,特达成此共识,旨在为建立医联体质量控制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评价单克隆抗体磁共振造影剂(chTNT-Gd-DTPA)地肿瘤定性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荷人肝癌裸鼠动物模型经腹腔注射chTNT-Gd-DTPA即刻和48h后,分别在MR、SE T1WI显示强化的情况,并与单纯注射Gd-DTPA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注射后即刻,两组间肿瘤的强化程度无差别。实验组在48h后扫描,所有肿瘤仍有轻度强化呈稍高信号,而对照组肿瘤信号恢复至增强前信号。结论 chTNT-Gd-DTPA具有导向肝癌的特性,为MRI提高肝癌诊断的特异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利用多种后处理重建方法显示人工耳蜗电极以及计数植入电极,对电极显示清晰度进行评分,探讨256层螺旋CT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影像学评估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后进行颞骨HRCT检查的患儿共计15例。扫描仪采用飞利浦256层Brilliancei CT,后处理工作站为EBW,采用螺旋扫描模式。对人工耳蜗植入侧进行回顾性小视野重建,FOV为9cm。采用Y—sharp(C)图像序列分别做垂直及平行于蜗轴轴位的斜冠状面及斜矢状面的MPR图像;采用Smooth(A)图像序列做VRT图像。在斜冠状面及斜矢状面MPR图像上进行电极显示清晰度的评估并进行电极计数。计算两位医生对电极显示清晰度评分的一致性,将CT图像电极计数与手术记录植入的电极数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两位医生对于电极显示清晰度的评价没有差别,一致性良好,t值为2.092,P=0.055〉0.05。将CT图像中电极计数与术中记录的电极个数进行配对t检验,t值1.468,P=0.164〉0.05。结论:结合横断面及多种后处理重建方法,256层螺旋CT可直观观察植入电极的形态及位置,准确评估电极在耳蜗内植入的数目.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建立模型用于预测乳腺X线摄影BI-RADS 4或5类不对称征象的恶性概率,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乳腺X线摄影检查并存在BI-RADS 4或5不对称征象的187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187例患者按照检查时间分为训练集(109例)和验证集...  相似文献   
76.
MRI鉴别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并行腋窝MR扫描的44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MRI表现,包括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ADC值、淋巴门情况、淋巴结边缘、周围脂肪间隙情况、DWI信号、强化方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等,并绘制的ROC曲线分析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ADC值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者24例(24/44,54.55%),无淋巴结转移者20例(20/44,45.45%),两者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ADC值、淋巴门是否消失、淋巴结边缘、周围脂肪间隙、DWI信号、强化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及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0.765、0.848、0.749。结论 MRI在鉴别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中有重要价值,皮质厚度大于0.54cm高度提示腋窝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77.
VEGF和VEGF-C/D与乳腺癌生长、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调节血管生成的最重要因子之一,在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EGF-C/D是淋巴管生成因子.能诱导肿瘤淋巴管的生成。本文将与乳腺癌的血管及淋巴管生成有着密切关系的VEGF、VEGF-C/D的结构、功能及其与乳腺癌的生长、转移和预后等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伪彩色图像与原钼靶片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优劣。材料和方法:随机选取43例女性乳腺病变患者进行钼靶X线检查(双侧摄片),将阳性乳腺片45张进行计算机伪彩色处理。由两位资深的放射诊断医生分别以双盲法对原片和伪彩色图像作出诊断,并将二者诊断结果分别与手术病理作对照,比较伪彩色图像和原片在边缘效应、立体感及病灶内部结构显示等3个方面的优劣。结果:伪彩色图像在边缘效应、立体感及病灶内部结构显示等3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原片(P<0.005)。而且,伪彩色图像提供了人眼阅读原片时难以分辨的病灶细节。结论:伪彩色图像在乳腺病变诊断中优于原钼靶片,对良、恶性乳腺病变的鉴别诊断和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基于胎儿MRI测量的肺体积及纵隔偏移角(MSA)预测先天性膈疝(CDH)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9月至2022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行胎儿MRI的左侧CDH胎儿。共65例, MRI检出CDH的孕周为29(26, 35)周。基于胎儿MRI图像测量胎儿实际肺体积和MSA, 并按胎龄计算实际/预期肺体积(o/eFLV)。收集患儿出生至出院相关临床数据, 并根据患儿离院时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 其中存活组54例、死亡组11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间o/eFLV和MSA的差异, 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o/eFLV和MSA预测左侧CDH预后的价值。结果存活组o/eFLV为51.5%±18.3%, 高于死亡组(27.8%±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 P<0.001)。存活组MSA为33.1°±1.2°, 小于死亡组(41.8°±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5, P<0.001)。o/eFLV预测CDH存活或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9(95%CI 0.851~0.983), 截断值为33....  相似文献   
80.
Mn(锰)是一种过渡元素,含有多个不成对电子,具有较强的顺磁性。早在1978年Lauterbur等即提出Mn可用作MRI阳性对比剂。Wolf等于1983年首先对此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以了解 Mn++增强组织弛豫率的能力。MnDPDP作为MRI对比剂是被研究的数种Mn螯合物之一,并已受到普遍关注。欧美学者在完成大量有关MnDPDP的药理学研究之后,便开始对其经静脉给药后增强MRI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本文对有关MnDPDP增强MRI实验研究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