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6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84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46篇 |
临床医学 | 86篇 |
内科学 | 54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190篇 |
综合类 | 247篇 |
预防医学 | 40篇 |
眼科学 | 11篇 |
药学 | 4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70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53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85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气管狭窄伴先心病一期纠治经验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我院收治的12例先天性气管狭窄合并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平均年龄15.75月,平均体重9.38 kg。所有病例均在浅低温或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先心病纠治术,同时行气管成形术。结果所有患儿手术均成功,其中10例采用Slide气管成形法,2例采用端端吻合法。术后并发症包括肺炎4例,气道分泌物增多5例,气道高反应4例,肉芽组织生长3例,其中2例最终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小儿先天性气管狭窄的处理仍较困难,Slide手术方法是目前处理主气管狭窄的最佳手术方式,特别适合于长段和弥漫性气管狭窄的患者。但是,先天性气管狭窄患者的治疗仍需要以气管成形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miR-483-5p在肾上腺皮质癌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483-5p和CDK15在肾上腺皮质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CCK-8增殖试验测定miR-483-5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ACC细胞侵袭性的变化。荧光素酶试验和挽救实验验证miR-483-5p与CDK15相关的分子机制。结果miR-483-5p在肾上腺皮质癌组织中高表达(2.36±1.02 vs 1.09±0.43),CDK15在肾上腺皮质癌组织中低表达(0.57±0.26 vs 1.06±0.32)。荧光素酶检测证实CDK15是miR-483-5p的直接靶点。过表达miR-483-5p可通过下调CDK15的表达促进ACC细胞的增殖(24 h:0.26±0.03 vs 0.23±0.04,48 h:0.56±0.05 vs 0.41±0.03,72 h:0.73±0.04 vs 0.59±0.03)和侵袭能力(95.78±4.66 vs 23.89±2.52)。结论miR-483-5p可通过下调CDK15的表达促进肾上腺皮质癌的发生发展,其可作为肾上腺皮质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及治疗肾上腺皮质癌的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总结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方法 回顾2004年5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72例PA/IVS患儿(婴),生后1天~5.2岁.平均(1.3±0.6)岁;三尖瓣(TV)中到重度反流58例;均行急诊或亚急诊手术.首次就诊非体外循环下单纯行BT分流术(A组)16例;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瓣切开后跨瓣补片术加或不加BT分流术(B组)33例;镶嵌治疗方法,闭式肺动脉瓣口的疏通术加或不加BT分流术(C组)22例.其中有16例已完成二期手术.结果 术后死亡10例(13.9%),其中行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流出道的疏通再加BT术者6例,镶嵌治疗者2例.术后随访,超声检查显示肺动脉瓣的跨瓣压差15~39 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23±5)mm Hg;三尖瓣反流明显改善,中度反流11例,轻到中度13例,其余均为轻度.术后随访2~5年,8例双心室修补,5例中度的三尖瓣反流加重到重度,右心室严重的发育不良者已行1 1/2心室修补,2例分别完成了单纯BDG和Fontan术.结论 PA/IVS的治疗方法中体肺动脉分流术(MBTS)是常用的姑息手术方法,首次就诊镶嵌治疗方法优于传统的体外循环方法纠治,随访三尖瓣的Z值和右心室发育情况决定双室修补、1 1/2心室或Fontan术. 相似文献
54.
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急性肺出血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围术期急性肺出血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我中心共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合并急性肺出血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1460d(373±477d),体重2.9~15.0kg(6.73±3.63kg)。患者均在气体静脉全身麻醉下经胸骨正中入路行根治手术;发生急性肺出血后,应用左心减压、高频振荡通气(HFO)、气雾吸入伊洛前列素等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结果12例急性肺出血患者中,抢救成功8例,共死亡4例;1例急性肺出血发生于术前,8例急性肺出血发生于体外循环结束后,3例发生于术后监护阶段;生存的8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5年,胸部X线片示:肺部体征良好,无明显渗出等表现。结论急性肺出血在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应明确病因,及早干预,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总结大动脉转位术(ASO)中利用"多余"的冠状动脉纽片作新主动脉根部成形的临床经验,探讨保持主动脉瓣窦的解剖形态对改善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室间隔缺损型大血管错位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110例,手术年龄为出生2d~2岁,平均年龄91.1d;体重1.79~9.50kg,平均体重4.70kg。根据不同的外科处理技术,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78例,术中采用多余的冠状动脉纽片作新的主动脉根部成形,减小新主动脉根部近心端开口的直径;B组:32例,术中剪除多余的冠状动脉纽片,主动脉吻合口近心端与远心端直径不匹配。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结果中影响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2例,总病死率为10.9%(12/110),A组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6.4%(5/78)vs.21.9%(7/32),P=0.019]。随访72例,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5年。后期死亡3例,A组1例,B组2例;5例患者再次手术。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子包括Taussig-Bing畸形(χ2=4.011,P=0.046)、合并主动脉弓病变(χ2=4.437,P=0.036)、单支冠状动脉(χ2=5.071,P=0.025)和B组患者(χ2=5.584,P=0.0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主动脉弓病变(χ2=5.681,P=0.010)和B组患者(χ2=3.987,P=0.047)是构成影响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利用"多余"的冠状动脉纽片作新的主动脉根部成形能够较好地保持新主动脉瓣窦形态,而主动脉根部的特殊解剖形态与冠状动脉灌注有重要的关系,手术病死率降低可能与术后冠状动脉灌注得到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回顾性总结手术纠治45例完全性房室隔缺损(completeatrioventriculardefect,CAVD),以期把握好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方法根据Rasteli分型:A型26例,B型2例,C型2例,过渡型15例。手术采用单片心包补片修补方法。结果手术死亡3例,死亡率6.7%。死亡原因为伴发心内严重畸形法洛四联症2例,重度肺动脉高压1例;远期死亡2例,均为二尖瓣反流并发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结论CAVD早期出现肺动脉高压,手术应在6个月~1岁内为好,术后必须定期随访,早期了解房室瓣反流情况 相似文献
57.
大动脉转换术治疗右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采用大动脉转换术治疗右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Taussin-Bing综合征)。方法:5例2-7月龄,体重4.5-6.5kg的Taussig-Bing综合征病儿经大动脉转换术纠治。其中2例因肺炎,心衰急诊手术。所有病例在深低温停循环或低流量下行室间隔缺损至肺动脉心内隧道补片方法修补和大动脉转换术方法纠治。其中1例冠状动脉畸形,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例,该例术后心功能不全,尿量少。余4例恢复良好,术后10-24d出院,结论:大动脉转换术治疗Taussig-Bing综合征,能防止术后左室流出道梗阻,避免了心外管道应用,减少了术后病死率,提高了术后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8.
便秘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症状 ,一般指便次少、排出困难或二者兼有并伴有不适如腹痛、腹胀、恶心、口苦、肛门疼痛、排便不全感、便血、心情烦躁等。但隐藏于其后的病因较复杂 ,须仔细诊断 ,慎重处理。1 病 因现代医学认为 ,便秘不外于肠道外病变、肠道本身病变以及生活习惯不良三类。1 1 肠道外病变( 1)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如脑肿瘤等 ,脊髓损伤或肿瘤等。( 2 )精神抑郁症等。( 3)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减退等。( 4 )药物性制动 ,如抗胆碱药、抗抑郁药等。1 2 肠道本身病变( 1)结肠阻寒 :肿瘤、结… 相似文献
59.
先天性心脏病儿体外循环的再氧合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高氧分压体外循环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的再氧合损伤。方法 选择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按照病种随机分成2组,第一组: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n=10);第二组:紫绀型先矢性心脏病(n=10)。体外循环均采用100%氧气预充和转流,在体外循环开始前、1min、5min和10min,分别测定颈内静脉血心肌肌钙蛋白(cTnI)、S100卢蛋白(S100)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观察临床指标。结果体外循环前,两组cTnI、S100卢和MDA含量均在正常水平,无显著差别。体外循环开始三者均明显上升,血清cTnI含量在体外循环开始1min,5min时,紫绀型组升高水平均高于非紫绀型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血清S100口含量在体外循环开始1min、5min和10min时,紫绀型组均高于非紫绀型组,5min和10min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清MDA含量在体外循环开始1min、5min和10min时,紫绀型组均高于非紫绀型组,1min、5min和10min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临床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氧分压体外循环再氧合可导致心肌和脑组织氧自由基介导的再氧合损伤;而且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再氧合损伤比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更严重。 相似文献
60.
为观察不同胎龄早产儿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免疫功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胎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 ,及维生素A每日口服 15 0 0IU ,半个月后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并与 8例足月儿比较。结果随胎龄的增大 ,外周血总T细胞、T辅助细胞和T抑制细胞的比例渐下降 ;总B细胞、NK细胞在 32周后渐上升 ,但缓慢 ,而在服VitA半个月后总B细胞、NK细胞明显上升。认为随胎龄增大、免疫功能渐完善 ,短期给予VitA能较快完善免疫功能成熟。不同胎龄早产儿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研究$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325000@黄曼丽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325000@周小坚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325000@陈均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