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摸索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的合适培养条件,为建立满足组织工程需要的尿路上皮细胞体培养体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系统,以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兔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并传代。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生长增殖状况,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来源。结果:原代第4开始有上皮样细胞自组织块边缘长出,第10-14天汇合,呈典型铺路石样外观。2代超细胞生长4-7d后汇合,未发现成纤维样细胞混杂生长。细胞可传至6代以上。细胞角蛋白AE1/AE3单抗染色各代细胞均呈阳性反应。结论:分离培养的是单一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传代能力。  相似文献   
72.
内毒素/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阴性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导致感染和中毒性休克乃至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尚无既能杀菌又能中和LPS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强对LPS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寻找新的治疗中毒性休克的途径。本研究采用双荧光抗体标记法,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LPS刺激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书)胞膜上Toll样受体(TLR)2和TLR4表达的变化,以探讨其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人β干扰素(interferon-beta,IFN-β)基因修饰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hMSC)对人前列腺癌小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构建人IFN-β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Ad-IFN-β,体外转染hMSC,使用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表达IFN-β的hMSC( IFN-β-hMSC).应用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皮下种植建立小鼠前列腺癌动物模型,将IFN-β-hMSC经尾静脉注射入小鼠模型体内,收集肿瘤和肝、肺、脾、肾等脏器作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肿瘤及各脏器中IFN-β-hMSC的分布情况.42只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IFN-β-hMSC(2×106,2×105)组;对照组:Ad-hMSC组、hMSC组、Ad-IFN-β组、重组IFN-β组、生理盐水组,每组6只.记录各组尾静脉注射后荷瘤小鼠肿瘤大小及生存期.结果 IFN-β-hMSC注射后14 d,荷瘤小鼠前列腺癌组织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中均可见DAPI标记的IFN-β-hMSC,而肝、肺、脾、肾等脏器的切片中均未见IFN-β-hMSC的存在.肿瘤质量:IFN-β-hMSC(2 × 106)治疗组(1.35±0.28)g、IFN-β-hMSC(2×105)组(1.43±0.41)g,与对照Ad-hMSC组(3.49±0.25)g、hMSC组(3.58±0.30)g、AdIFN-β组(3.30±0.24)g、重组IFN-β组(3.32±0.25)g、生理盐水组(3.32±0.47)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IFN-β-hMSC(2 × 106)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91 d、IFN-β-hMSC(2×105)组87 d,与对照Ad-hMSC组57 d、hMSC组59 d、Ad-IFN-β组62 d、重组IFN-β组61 d、生理盐水组6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N-β-hMSC在体内具有向前列腺癌微环境聚集转移的特性,且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后肌力、平衡力及空间学习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40只脑缺血2 h再灌注动物模型,再灌注24 h后对移植组(20只)移植异体BMSCs。采用抓绳实验、平衡木行走实验及水迷宫实验,在缺血再灌注后1周、2周、4周和12周时对大鼠肌力、平衡力及空间学习能力进行检测,观察BMSCs移植后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脑缺血可导致大鼠肌力、平衡力及空间学习能力下降。缺血后随再灌注时间延长,移植组与对照组大鼠肌力、平衡力及空间学习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而移植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BMSCs移植可较显著地促进脑缺血大鼠肌力、平衡力及空间学习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7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可能保护作用。方法取SD雄性大鼠骨髓,梯度离心法分离MSCs,采用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32只雌性SD大鼠建立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于缺血45min后经下腔静脉注入用DAPI标记的MSCs,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每天经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嘧啶(BrdU),并分别于术后1、2、3、4d处死大鼠,留取血标本,观察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留取肾组织,荧光显微镜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移植MSCs在肾组织中的分布及肾细胞增殖状况,并采用蓖麻血凝素(RCA)对迁移入肾脏的MSCs分化状况进行鉴定。结果术后第1、2天,移植组大鼠血清BUN水平(31.93±1.49、19.58±1.5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41.03±2.14、26.45±1.74mmol/L,P<0.05);第3、4天2组间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3天移植组大鼠血清Cr水平(77.47±4.77、57.45±2.41、44.93±3.97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2.37±3.59、67.50±2.92、53.25±2.7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增殖状况:术后第1天偶见BrdU阳性细胞,第2天2组大鼠肾组织中均可见较多BrdU阳性细胞,并随时间延长阳性细胞逐渐增多,且移植组阳性细胞数(33.71±8.50、57.60±4.88、116.29±6.99)明显多于对照组(19.67±5.20、26.88±5.89、71.71±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术后第3天肾组织内可见DAPI标记细胞,第4天DAPI标记细胞明显增多,且多数标记细胞能结合RCA。结论移植的外源性骨髓MSCs能够迁移、定居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肾组织中并分化为肾小管上皮细胞;MSCs移植可促进损伤肾组织的细胞再生,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6.
氯化镧对内毒素攻击后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氯化镧对内毒素(LPS)攻击后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通过观察氯化镧对LPS(12.5mg/kg)攻击后小鼠胸腺细胞DNA片段百分率、胸腺细胞凋亡百分率和胸腺细胞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的影响,探讨其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状况可能作用。结果 10mg/kg氯化镧能显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胸腺细胞DNA片段百分率、胸腺细胞凋亡百分率.抑制胸腺细胞的凋亡。结论 LPS攻击后,可导致小鼠胸腺细胞发生凋亡.而氯化镧对LPS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7.
背景:缺血性脑损伤后,如何减少神经细胞的死亡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脑缺血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再次缺血导致的缺血性脑损伤。阿魏酸钠亦被证实能减少脑缺血后的神经元凋亡的发生。而阿魏酸钠是否能增强脑缺血预处理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西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江西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 材料:实验于2001—05/2002—04在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雄性Wistar大鼠85只,体质量250~300g。 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四组:①非缺血对照组(10只):仅结扎双侧椎动脉而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②缺血对照组(25只):结扎双侧椎动脉48h,夹闭颈总动脉10min。③缺血预处理组(25只):结扎双侧椎动脉48h,夹闭颈总动脉2min后24h再次夹闭颈总动脉10min。④阿魏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组(25只):缺血预处理后,再次夹闭颈总动脉前30min,尾静脉注射阿魏酸钠(200mg/kg)。非缺血对照组分为再灌注后2,7d二个亚组(各5只);缺血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及阿魏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组又分为再灌注后6,12,24h,2,7d五个亚组(各5只)。各组在相应时点将大鼠断头取脑,于视交叉后2.2mm切取冠状脑片,观察阿魏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在脑缺血再灌注时对皮层和海马CAl区神经元数及凋亡细胞数的影响。 主要观察指标: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数及凋亡细胞数。 结果:实验大鼠8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脑皮层及海马CA1神经元计数:缺血7d时,缺血预处理组和阿魏酸钠+缺血预处理组高于缺血对照组(268&;#177;8.5,244&;#177;12.5,135&;#177;5.6,P〈0.01)。②大脑皮层及海马CAl区TUNEL阳性细胞计数:阿魏酸钠+缺血预处理组低于缺血预处理组和缺血对照组(12h:1.2&;#177;0.8,15.5&;#177;2.1,39.8&;#177;3.9;24h:1.8&;#177;1.6,39.3&;#177;11.8,191.3&;#177;19.1;2d:2.8&;#177;1.2,68.3&;#177;13.6,328.4&;#177;24.0,P〈0.01);缺血预处理组低于缺血对照组(P〈0.01)。 结论:缺血预处理可减少缺血区神经元凋亡细胞数,阿魏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可以进一步加强此效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8.
miR-210对血管内皮细胞VEGF-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过表达miR-210对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miR-210调控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12)。通过转染LV- miR-210-GFP重组慢病毒载体上调内皮细胞miR-210表达,实验分为miR-210过表达组(LV- miR-210-GFP)和对照组(LV-GFP)。采用real-time PCR检测miR-210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ephrin-A3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VEGF-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VEGF、VEGF 2(VEGFR 2)、Notch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R-210过表达组miR-210表达水平上调了(32.10±1.26)倍;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miR-210过表达组阳性细胞率 较对照组 明显增加(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miR-210过表达组 VEGF、VEGFR2、Notch1 mRNA分别较对照组上调了(7.40±0.67)、(2.50±0.10)、(9.70±0.72)倍,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iR-210过表达组VEGF和VEGFR2红色荧光信号均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miR-210过表达组血管内皮细胞中Notch1的蛋白表达量(4.22±0.60)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miR-210过表达可显著上调VEGF-Notch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9.
多囊肾患者家系血清miRNA-15a和miRNA-17表达水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比较miRNA-15a和miRNA-17存多囊肾患者家系中的表达水平,探讨miRNA与多囊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多囊肾患者及其家系成员与正常人血清中miRNA-15a和miRNA-17的表达水平.结果 所检测的多囊肾患者家系中已出现肾功能损害的多囊肾患者血清miRNA-15a...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移植的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在缺血性损伤脑组织中的存活、迁移及分布情况。方法分离培养人真皮来源的多能干细胞(skin-derived precursors,SKPs),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后行再灌注,于再灌注24h后将CM-DiI标记的人真皮来源的SKPs经大鼠股静脉输入动物模型体内,植入后分别在第1、3、5d处死大鼠,作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法,检测SKPs在脑缺血大鼠体内的存活、迁移及分布情况。结果在移植了SKPs后的MCAO大鼠脑组织冰冻切片中,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移植的SKPs。静脉移植的细胞主要分布在缺血灶的周围,健侧脑组织中偶见移植细胞。结论经股静脉移植的SKPs,能够在宿主缺血的脑组织中存活,并向损伤部位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