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研究11q23/MLL基因易位重排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发生率、产生融合基因的常见类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MLL双色断裂分离重排探针检测50例AL患者(49例初治,1例难治)的11q23/MLL基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表型,对于11q23/MLL基因易位重排阳性的患者,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11q23/MLL基因易位重排形成的6种常见融合基因类型.结果:6例AL有11q23/MLL基因易位重排,发生率为12%,2例为AML-M5,4例为ALL且均为B-ALL.2例11q23/MLL基因易位重排阳性的AML M5患者融合基因均为MLL/AF9,其中1例为初治,发病时左侧小腿有白血病细胞浸润,本例患者化疗1疗程获CR;1例为难治性AL患者,于第3个疗程化疗后才达CR.4例11q23/MLL基因易位重排阳性的B-ALL患者中有2例于诊断后3周内死于全身衰竭和感染,化疗未获CR,其中1例患者的融合基因为MLL/ENL,1例未扩出融合基因产物;1例于诊断后第2天因DIC脑出血死亡,未进行化疗,其融合基因为MLL/AF9;1例发病时胸椎有白血病细胞浸润,1疗程化疗后获CR,其融合基因产物未扩出.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检测AL11q23/MLL基因易位重排快速、灵敏的方法,巢式RT-PCR是检测11q23/MLL基因易位重排所产生的融合基因类型简便可行的方法;有11q23/MLL基因易位重排的AL患者临床症状凶险,预后差。  相似文献   
62.
氟达拉滨(Flud)、阿糖胞苷(Ara-C)、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成的F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完全缓解(CR)率多在50%左右,而且不良反应明显.我们应用Flud联合不同剂量Ara-C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86例,旨在探讨适合中国患者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3.
由于抑制性T淋巴细胞不仅具有CD8抗原,而且还具有组胺H2受体[1],为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CD8+细胞对造血的影响及其组胺H2受体在红系造血抑制中的作用,我们观察了再障患者CD8+细胞对正常红系爆式集落(BFUE)生长的作用以及组胺H2受体阻滞剂甲氰咪胍对此种作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 再障患者13例。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6~61岁;重型再障(SAA)Ⅰ型3例,SAAⅡ型2例,慢性再障8例,诊断均符合文献[2]标准。2 试剂 甲氰咪胍系美国Sigma公司产…  相似文献   
64.
用间歇型血细胞分离机对21个病人进行了36次血浆交换治疗.每次治疗换出的血浆起初为1L,以后增至2L左右或37.3ml/kg.换出血浆的体积应以全身原有血浆换出的百分数计算更为恰当,因为各病人的血浆量不但因体重,而且因血液的血红蛋白浓度不同而大小不同.每次治疗结束时如能使原血浆浓度按照公式计算降低65~70%,认为是很恰当的.如果病情需要,在数天之内可再重复治疗2~3次.为了降低费用,所用补充液中血浆及白蛋白等只占40~50%.血浆交换结束时,血浆强白浓度虽暂时稍降低.但未见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观察5μg/(kg·d)的rhG -CSF对20名无关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效果。方法rhG -CSF5μg/(kg·d)连续5d皮下注射,第4.5天、5.5天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分2次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结果动员第4.5天,MNC和CD34+细胞达高峰,第5.5天略有下降。第4.5天和5.5天采集产品的MNC分别为(324.3±67)×108个和(257.3±46.2)×108个,CD34+细胞数分别为(272±102)×106个和(201.5±79.4)×106个。所有受者均获满意的造血重建,而捐献者均未见明显的并发症。结论5μg/(kg·d)rhG- 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7.
检测循环中树突状细胞的前体细胞(pDC)亚群对评估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等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检测pDC设门方法。一般以Lin^-HLA^-DR^+细胞群设门。Lin^-抗体含CD3、CD19、CD14或在此基础上增加CD16、CD56。有的进一步增加了CD34^-设门。我们在建立pDC亚群检测四色荧光分析方法的过程中,逐一比较了这些设门方法。本研究探讨了以Lin^-HLA^-DR^+细胞群和以CD34^-Lin^-HLA^-DR^+细胞群设门检测脐血、外周血pDC亚群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8.
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诱发脑出血的相关原因,寻找预防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2例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的临床表现、诱发脑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治疗和预防方法。结果:32例患者中,6例抢救成功,26例死亡,病死率81.25%。16例可以找到诱发脑出血的相关原因。结论: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预后差,预防性血小板输注不能完全阻止脑出血的发生,控制和消除诱发脑出血的其他相关原因可能是减少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9.
70.
用间歇流动型血细胞分离机对21例病人进行36例次血浆交换(PE)。平均每次换出原血浆的50.3%。对其血液电解质、肾功能、血浆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相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认为 PE 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