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篇 |
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35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35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86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92.
93.
临床资料 :根据 1 995年全国传染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标准 ,在我院住院部和门诊部选择慢性乙型肝炎 83例 ,且均为病程半年以上 ,有活动病毒复制和活动性肝病证据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 43例 ,对照组 40例。 83例中年龄最大 46岁 ,最小 1 5岁 ,平均年龄 3 3 .3岁。男 3 0例 ,女 5 3例 ,病程 6个月至 5年 ,平均 2 .3年。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无显著差异 ,且有可比性 ,均为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有 IFN-αib(深圳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每次肌注 3 0 0万μ,每日 1次 ,连续应… 相似文献
94.
病毒性肝炎胆汁郁积虽血清总胆红素(TBiL)并不很高,但病程长,退黄疗效差,治疗棘手.我科1997年1月至2001年4月在常规保肝、降酶、对症基础上应用大黄(庶虫)虫丸进行退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
<正>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肝癌及相关并发症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但肝纤维化可逆转、可阻断。中医治疗方案均在肝纤维化防治中有显著的疗效优势。1.中药复方/中成药治疗肝纤维化,改善慢性肝病结局慢性肝病导致的肝纤维化可逆转。中药复方/中成药治疗能够有效阻断、逆转肝纤维化的进展,并且能够改善晚期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探讨肝硬化多层螺旋CT形态学改变,及其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规律分布的关系,为肝硬化中医证型分类量化标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126例6种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的肝脏CT形态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26例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肝脏CT分为3个类型:节段型(72例,占57.1%)、均匀型(39例,占31.0%)和结节型(15倒,占11.9%);湿热蕴结证与肝脏CT均匀型、肝气郁结加湿热蕴结讧与肝脏CT节段型具有密切相关性。结论:肝硬化多层螺旋CT形态学改变能够反映肝硬化大体病理学特征,为中医辨证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8.
柴芍六君子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柴芍六君子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疗程结束时(1a)观察HBV-YMDD变异率、HBV—DNA定量、HBeAg血清转换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5%和10oA,HBV—YMDD变异率分别为10.0%和20.0%,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柴芍六君子汤联合拉米夫定能够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降低HBV—YMDD变异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证型与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清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49例诊断为NAFLD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湿浊内停、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痰瘀互结4组间BMI、血压、肝功能、血脂及空腹血糖等方面的差异,探讨NAFLD中医证型与各因素的关系。结果:湿浊内停型、肝郁脾虚型ALT、湿热蕴结型、痰瘀互结型BMI逐渐增高。4组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值最低者均为湿浊内停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最高者为痰瘀互结组,湿浊内停组的ALT、AST与其他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血糖方面,湿热蕴结组的空腹血糖(FBG)与其他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血脂上,湿浊内停组的胆固醇(TC)与肝郁脾虚组、湿热蕴结组及痰瘀互结组比较均有差异;4组间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AFLD患者BMI指数、血压、血生化指标对其中医辨证有一定参考意义,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