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65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498篇
预防医学   208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172篇
  1篇
中国医学   200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单药治疗2岁以下婴幼儿部分性发作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岁以下婴幼儿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52例,给予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单药治疗,起始量为8—10mg/(kg·d),渐加量至20~40mg/(kg·d),随访6~18个月,进行自身对照开放性研究,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应用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治疗后,有效率及控制率分别为94.2%、84.6%,8例(15.4%)患儿发生腹泻、呕吐、纳差、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治疗婴幼儿部分性发作癫痫疗效显著,临床应用方便,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2.
胡文广 《中国医药科学》2015,(3):117-118,121
目的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及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患者采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治疗为柔红霉素组,23例患者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治疗,为去甲氧柔红霉素组。比较两组的完全缓解率、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去甲氧柔红霉素组CR 78.3%,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柔红霉素组的42.1%和47.4%(P<0.05或0.01)。结论去甲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与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比较,能够显著提高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83.
为适应未来我军渡海登岛作战需求,陆军部队开展整建制跨区域海上适应性训练。陆军部队远离营区驻地开赴陌生海域进行长时间训练,医疗保障工作主要采取依托就近军队中心医院保障的形式进行。通过对参训陆军部队医疗支援保障的实践,总结陆军部队海训医疗工作特点,探索“三结合”的医疗支援保障模式,为陆军部队圆满完成海训任务提供了坚实的医学支持。  相似文献   
84.
自噬作用被认为具有高度复杂性及环境依赖性,在有些肿瘤中表现为肿瘤抑制和促进相对立两方面影响,比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本文综述了自噬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突出自噬调节在雄激素剥夺期间的影响,讨论了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自噬作用所产生的调节效应。通过对一些研究的报道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我们认为:自噬抑制并结合抗雄激素治疗对于前列腺癌是非常有前景的新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规范化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对社区慢性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于2011年6月~2012年1月将北京市原崇文区的社区慢性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3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CBT组和对照组,CBT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规范化的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变化.结果 12周时CBT组的心理因子、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2.229,3.024; P<0.05);38周时CBT组的生活质量总分、心理因子和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2.072,2.706,2.818;P<0.05);64周时CBT组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因子、心理因子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2.208,2.055,2.647,4.109; P<0.05).结论 规范化的认知行为治疗可能显著改善社区慢性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但由于样本量小等因素尚需在社区中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除了对顾客基本信息进行详细存档之外,美容院还需要为美容师建立一份用于销售与拓客的项目档案,帮助美容师占据销售主动。本期“销售落地。推行第一人何炫广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项目档案的设立与店务管理应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脑炎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诊断为EBV脑炎继发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文献检索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2例患儿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岁8个月及8岁,均以发热、惊厥起病。2例患儿CSF提示有核细胞数增高,且以单个核细胞比例为主。1例血液变异淋巴细胞10%,同时伴血清抗EBV-衣壳抗原-IgM及CSF中EBV-DNA阳性;1例CSF病原高通量基因检测到EBV,同时CSF中EBV-DNA阳性。2例患儿分别在病程第12 d、第4 d出现精神行为异常、不自主运动、言语障碍及认知障碍,完善CSF抗NMDAR抗体分别为1∶10及1∶100,CT检查均未发现肿瘤。2例患儿通过抗癫痫药物、阿昔洛韦、人免疫球蛋白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症状均好转,但1例患儿在3个月后出现复发,使用4次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恢复。结论 EBV脑炎临床症状非特异,其诊断还需结合EBV特异性抗体及EBV-DNA等结果。EBV脑炎可继发抗NMDAR脑炎,当EBV脑炎患儿在病程中出现精神行为异常、不自主运动及认知障碍等症状时,需警惕继发抗...  相似文献   
88.
本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成功构建抗HBV PreS2 3B9mAb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基因的基础上,在389 ScFv基因中引入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克隆的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5噬菌粒中。经转染TG1  相似文献   
89.
目的筛选和鉴定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抑制性小肽。方法用重组人BLyS筛选噬菌体构象型7肽库、人工合成小肽鉴定其免疫抑制功能。结果经过筛选,得到两个阳性噬菌体克隆.人工合成的两个小肽在体外能特异性地抑制BLyS刺激细胞增生的活性。结论获得了两个能够抑制BLyS功能的小肽。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应用心肌分层应变技术评价不同心功能的尿毒症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75例尿毒症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心功能正常(LVEF≥50%)组(43例)和心功能减退(LVEF50%)组(32例),另设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先行常规心脏数据测量,然后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中的分层应变技术获取3组心尖位3个长轴切面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LS)。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正常组和心功能减退组的收缩期左房内径(LAESd)、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d)和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A)值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与对照组及心功能正常组比较,心功能减退组的LAESd、舒张期左室内径(LVDd)及LVEF减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3组患者间的LS值由心内膜下至心外膜下心肌保持梯度递减;(4)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正常组心内膜下心肌LS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减退组3层心肌LS值减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与心功能正常组比较,心功能减退组部分心肌LS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心功能的尿毒症患者左室壁3层心肌LS值受累程度不同,心肌纵向分层应变不但可以比LVEF更早发现左室收缩功能减低,还可以判断病变受累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